自拟胃糜舒方对肝胃不和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G-17的影响

来源 :青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4710859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自拟胃糜舒方对肝胃不和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G-17指标的影响,探究前方可能的治疗机理,补足现代医学治疗该病的欠缺,为中医药治疗此类型疾病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促进中医药治疗CEG的发展、进步。方法:征得伦理委员会同意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选取来青海省中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符合标准的肝胃不和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对照组32例和中药治疗组34例,前者口服枸橼酸铋钾联合雷贝拉唑,后者给予自拟胃糜舒方加减内服。治疗4周后,对两组治疗前后胃镜、安全性指标及血清PG I、PG II、PG I/PG II、G-17的变化加以统计学分析。结果:1.胃镜等级方面:治疗后治疗组胃镜0级人数15人,对照组8人;I级、II级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自拟胃糜舒方可使胃黏膜糜烂等级下降。2.胃镜疗效方面: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人数28人,无效2人;西药组总有效人数25人,无效5人,组间比较有统计差异(P<0.05),说明自拟胃糜舒方可改善胃镜疗效。3.血清因子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血清PG I、PG II差异显著,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自拟胃糜舒方可使PG I/PG II、G-17升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西药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考虑自拟胃糜舒方主要通过调控PGR、G-17使得胃黏膜糜烂范围缩小甚至糜烂面完全消失,从而达到修复胃黏膜的目的,但具体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结论:自拟胃糜舒方可修复胃糜烂黏膜,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降低PG I、PG II的值,并使PG I/PG II及G-17升高,且内服该方无损于肝肾功,值得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和工程实力在不断的提升,隧洞工程建设逐渐向复杂地质条件发展,施工风险也在不断增大。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地质情况、围岩参数复杂;二是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受到围岩蠕变特性的影响。针对以上两点问题,本文依托青海省“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工程,采用机器学习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隧洞围岩参数反演和蠕变特性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成果:(1)对岩石流变的基本概念及其所表现的五种特性进
目的:通过研究HMGB1因子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探索HMGB1在HAP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诊疗提供科学依据及新思路。方法:HAPC组选取收治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明确诊断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24例男性患者;对照组选取体检中心24例健康男性。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浆中HMGB1、VEGF-A分子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收集HAPC患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下丙泊酚的代谢差异,通过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了解海拔对丙泊酚代谢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拟进行动物实验,将大鼠随机分为高、中、低三个海拔高度下丙泊酚血药浓度组P1(海拔>3500m)、P2(2000m3500m)、B2(2000m<海拔≤3500m)、B3(海拔≤2000m)。以大鼠翻正反射消失和恢复的时间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根据纳排标准,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就诊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的T2DM患者403例,根据是否伴大血管病变分为单纯T2DM不伴大血管病变组(n=114)和T2DM伴大血管病变组(n=289)。后者又根据合并不同部位大血管病变分为T2DM伴颈动脉病变组(n=107)、T2DM伴下肢动脉病变组(n=73)、T2DM伴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病
目的:评价葡萄胎首次清宫前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比值(PLR)及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 CG)对葡萄胎后滋养细胞肿瘤的预测价值,同时探讨葡萄胎清宫后恶变为滋养细胞肿瘤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来自青海各地区就诊于青海省两家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省红十字医院)妇科的葡萄胎患者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自制量表对比颈椎JOA评分,先通过收集记录手法复位前后及后续随诊患者对两份评分表格的评分,然后对评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两份表格进行纵向分析;同时结合评分差值得出改善率、有效率,通过将两份表评分差值得出的改善率、有效率,与李克特满意度问卷量表(L-S)对比,分析患者对复位前后疗效的满意程度区间的一致性,评估寰枢椎紊乱综合征患者在手法复位前后的疗效。得出对比颈椎(JOA)评分量
目的明确miR-363-5p在体内神经损伤模型中对神经再生与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制备稳定表达miR-363-5p过表达与抑制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将其显微注射入背根神经节内,在体内上调或下调miR-363-5p表达。动物实验分组:①自体神经移植组;②miR-363-5pmimic对照组;③miR-363-5pmimic组;④miR-363-5pinhibitor对照组;⑤miR-363-5pinhi
目的:探讨EUS-FNA不同取样方式对胰腺实性病变样本质量及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就诊于我院胰腺占位病变患者,并成功进行了EUS-FNA检查。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58例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8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56.6±12.2岁。所有EUS-FNA均由同一名经验丰富内镜医生完成,根据穿刺取样方式不同将纳入患者分为干针抽吸技术组
目的:目前,颅内动脉瘤与偏头痛的关系尚存在争议,血管内介入治疗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偏头痛的影响也尚未得到证实。本研究旨在完成荟萃分析,探讨颅内动脉瘤治疗前和治疗后对偏头痛严重程度的影响。本研究可能有助于提供基准数字,以指导医生的决策过程,并有助于评估术后偏头痛的预后。方法:本研究通过计算机系统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C
目的:腹腔镜下侧腹壁悬吊术是治疗子宫脱垂的新手术。将腹腔镜下侧腹壁悬吊术(研究组)与前盆底重建术(对照组)进行临床对比。分析将腹腔镜下侧腹壁悬吊术应用于临床治疗子宫脱垂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3月就诊于青海红十字医院诊断为II-III度子宫脱垂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腹腔镜下侧腹壁悬吊术组(研究组20例)和前盆底重建术组(对照组,20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月、术后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