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和PKA/TRPV1通路机制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tl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通过火针联合加巴喷丁胶囊,与单纯加巴喷丁胶囊对照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观察:(1)火针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2)血清神经损伤诱导蛋白Ninjurin1(NINJ1)、Ninjurin2(NINJ2)水平与PHN疗效和安全性的相关性。并进一步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火针干预PHN模型大鼠的疼痛行为学改变和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 DRG)中PKA、TRPV1及其下游分子、NINJ1、NINJ2的表达水平,以探究火针治疗PHN的可能分子机制及NINJ1、NINJ2的参与机制。
  方法:
  本研究分为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两部分。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中,以PHN患者为观察对象,治疗组以火针联合加巴喷丁胶囊为干预措施,对照组为加巴喷丁胶囊口服。治疗前进行基线资料的收集,包括一般信息,主要结局指标:VAS评分,次要结局指标,包括:疼痛面积、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量表、痛觉超敏(ALL)和针刺阈值(PPT)检测,以及血清NINJ1、NINJ2水平。火针治疗为点刺疼痛部位及相应双侧夹脊穴,加巴喷丁胶囊口服采用逐日递增后维持治疗量的方式。治疗疗程为10天,治疗过程中记录患者每日加巴喷丁的用量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治疗第5天时,进行VAS评分及量表的检测。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主要结局指标、次要结局指标和血清学指标的差异,进行疗效评价,并比较加巴喷丁的总量,以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安全性评价,并对治疗前后的血清NINJ1、NINJ2水平进行组内比较和组间比较。此外,通过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寻找包括血清NINJ含量在内的影响PHN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因素及独立预测因子。
  动物实验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溶剂组(假造模组)、火针组和加巴喷丁组(均为n=9)。采用树脂毒素(RTX)腹腔注射制备PHN大鼠模型,通过每3日测定一次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判断造模成功与否。造模成功后,火针组、加巴喷丁组分别给予相应干预措施,共治疗14天,治疗期间仍每3日进行一次疼痛行为学检测。治疗结束后,使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第4-6腰椎DRG中蛋白激酶A(PKA)、辣椒素受体(TRPV1)、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谷氨酸(Glu),以及NINJ1、NINJ2的表达水平,以探究火针对PHN大鼠的疼痛行为学、PKA/TRPV1分子通路及下游的神经递质,以及NINJ1、NINJ2表达的影响,对火针的镇痛机制进行初步探究。
  结果:
  1.临床研究结果如下:
  (1)疗效比较:治疗结束后,主要结局指标组内比较,火针组、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火针组VAS评分(3.06?1.948)低于对照组(3.31?2.09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火针组总有效率90.32%高于对照组80.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火针组治疗前后VAS差值△VAS(4.55?2.16)高于对照组(4.33?1.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第5天VAS评分组间比较,火针组(5.00?1.37)低于对照组(6.06?1.7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火针组VAS评分下降≧30%、50%的天数(4.50?2.365)、(6.40?1.930)少于对照组(6.46?2.333)、(8.43?1.879),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对于次要结局指标,疼痛面积、IDPain评分、LANSS评分、痛觉超敏(ALL)人数比例、针刺阈值(PPT)降低人数比例组内比较,治疗后均低于或少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加巴喷丁总量,火针组(10935.48?1207.076)低于对照组(11483.33?1384.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方面,对于第5天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火针组(58.87?20.96 , 42.68?15.84 , 52.02?23.30)均高于对照组(46.53?18.08,33.00?17.15,37.15?2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第5天、第11天精神健康(MH),火针组(53.81?13.89, 75.74?18.70)高于对照组(43.56?19.33,66.22?19.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间社会功能(SF)评分、精神健康(MH)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即△SF、△MH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安全性比较:火针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为22.6%,低于对照组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血清学指标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NINJ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NINJ2水平均无组内差异(P>0.05)。说明血清NINJ1降低可能提示疼痛缓解。组间比较,治疗后两组间NINJ1、NINJ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检验显示,NINJ1与NINJ2具有中度相关性,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的NINJ1、NINJ2含量均与治疗后VAS评分、△VAS、疗效等级(等级1为痊愈,等级4为无效)、VAS下降≧30%时间、加巴喷丁总量等级(等级1-4,总药量递减)具有中度相关性。此外,NINJ2还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成相关性(P<0.01)。
  (4)回归分析提示,治疗前血清NINJ2含量可能为疗效等级的一个潜在预测因子,回归系数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前驱痛和NINJ2含量可能为治疗后VAS评分的潜在预测因子,回归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同理,对于VAS评分下降≧30%天数而言,干预措施、治疗前NINJ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
  2.动物实验结果如下:
  (1)RTX腹腔注射诱发了大鼠机械痛阈的下降和热痛阈的升高,并出现了机械-热痛阈的分离,与对照组相比P<0.01,证明成功构建了PHN模型。
  (2)火针作用后,PHN大鼠的机械痛阈升高、热痛阈降低,并呈持续变化趋势,与RTX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分子变化表明,RTX组的PKA、TRPV1、p-TRPV1降低,SP、CGRP、Glu、NINJ1、NINJ2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而假造模组则无类似变化。火针组同加巴喷丁组类似,PKA、TRPV1、p-TRPV1较RTX组升高,SP、CGRP、Glu、NINJ1、NINJ2较RTX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
  结论:
  综上所述,火针联合加巴喷丁胶囊能显著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疼痛症状,与单用加巴喷丁胶囊相比,提高治疗效率,节约时间成本。同时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精神、情感健康方面尤为明显。此外,明显减少药物用量,节约经济成本,能减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和可推广性。本研究发现,前驱痛的出现可能是影响疗效的一个危险因素,同时,PHN患者血清NINJ1、NINJ2含量越高,提示可能会疗效越好,疼痛缓解程度越大、速度越快,不良反应越少。且NINJ2含量可能可以作为PHN疗效的一个独立预测因子。治疗后血清NINJ降低提示疼痛缓解,可能可以作为疗效评价指标之一。火针在PHN治疗中镇痛机制的发挥可能与PKA/TRPV1通路有关,火针可以逆转RTX造模后PHN大鼠DRG中表达下降的PKA、TRPV1、p-TRPV1,并能使其下游的SP、CGRP、Glu降低,从而发挥神经保护和修复作用;而NINJ1、NINJ2也可能通过PKA/TRPV1通路参与火针的镇痛效应。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李克勤教授经验方着床汤治疗肾虚型反复种植失败的临床疗效,探讨着床汤对肾虚型反复种植失败妊娠结局的影响,总结李克勤教授治疗反复种植失败的经验。  方法:  将62例肾虚型反复种植失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移植周期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着床汤,于胚胎移植前一天开始服用,共14付。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肾虚证候变化、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持续妊娠率。并分别将治
目的:  通过对甲状腺结节患者中西医临床资料的调查,总结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中蕴含的规律。将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超声TI-RADS分级相结合,探讨证型与分级之间存在的相关联系,丰富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为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疗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  收集222例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的单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甲状腺彩超、甲状腺功能、肝功、血常规、血脂
目的:  通过随机、对照、前瞻性试验,以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督脉排针法、口服通痹灵片为对照组,观察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对生存质量影响,为中医综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提供临床证据,有利于中医药疗法在中泰两国乃至国际的推广与传播。  方法:  1.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符合纳排标准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
目的观察脑康颗粒治疗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效果,改善此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水平。本次研究使用随机对照分组的方式,共划分为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案,以便于更好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情况,以期为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障碍的治疗给予新的思路。方法受试者均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就诊(包含住院部及门诊),临床判定为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障碍,住院日期由2019年01月至2020年01月期间的病人
再灌注治疗已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标准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转归和降低病死率。现有研究发现,再灌注治疗可能会增加卒中后癫痫发作(Post-stroke seizure,PSS)和卒中后癫痫(Post-stroke epilepsy,PSE)的发生率,还有研究表明卒中后癫痫发作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不良转归相关。但目前此观点仍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通过
目的:本课题拟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观察与分析四妙丸加减配合西药治疗高尿酸血症(HUA)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对HUA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对血尿酸(SUA)水平的影响作用,为中药组方防治HUA提供初步理论支持与临床依据。方法:本病例研究简单分为对照组23人,试验组25人,共纳入48例患有HUA的患者,两组均以基础的西药非布司他治疗,试验组在西药基础治疗上联用中药组
目的:观察桂枝加附子汤加味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随机选择自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骨科门诊的患者72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桂枝加附子汤加味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在治疗时间内症状完全消失即可停止治疗,观察中医症候评分、VAS评分、JOA评分、AS
目的:观察侧卧定点踩跷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广东省中医院推拿科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SPSS20.0统计软件生成的随机数字按1:1比例随机分配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侧卧定点踩跷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斜扳法。两组治疗频率为每周2次,3周为1疗程,共观察1疗程。以基线(0周)和第3周治疗结束后为观察节点,通过对比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VA
目的:通过利用两种不同实验性大鼠心肌缺血动物模型,以辛伐他汀为阳性对照药,研究复方新塔花(由芳香新塔花、神香草、牛至三种中草药组成传统方药)对急性心肌缺血和慢性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并初步研究其机制。方法:(1)采用高脂乳剂联合注射维生素D_3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诱导慢性心肌缺血模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74只SD大鼠分为六组: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新塔花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各试验组每日上午给予
学位
目的: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发生的主要原因,并且30%~40%的1型糖尿病患者和15%~20%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目前西医对DN的发病机制认识尚不完全清楚,还不能针对病因治疗,主要以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减少蛋白尿等方面进行对症处理,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