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辆超限超载是典型的外部负效应现象,是对公路的过度使用,不但损坏公路桥梁,而且还容易引发各种交通事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成为一个令人头痛的顽疾。作为路网发达的工业城市,东莞深受其害。为此,东莞市于2004年6月正式开始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通过路面联合执法、流动巡查等措施,车辆超限超载现象有所缓解,道路运输秩序有所好转。从2008年开始,治理工作进入长效阶段。2009年以后,东莞公路货物运输总量不断攀升,车辆超限超载现象日益猖獗,给运输管理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本文以东莞市为背景,通过理论与实例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东莞的区域特点,从经济利益驱动、法律体系不完善、货运市场混乱等方面分析超限超载的成因,介绍东莞治理车辆超限超载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从中得出目前的治理方式存在执法力量不完备、执法缺乏有效监督、重执法轻管理、运输信用体系未建立等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化执法力度、完善执法监督、综合治理、建立运输行业信用体系等一系列优化超限超载管理工作的建议,以促进东莞市在深入开展治理超限超载工作,优化道路货物运输市场结构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