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亚热带、亚高山不同海拔森林的土壤种子库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qtong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项研究在云南省亚热带森林和亚高山森林中分别设置了海拔样带(2000m、2200m、2400m和2600m;3200m、3400m、3600m和3800m),探讨不同气候带土壤种子库的数量特征、物种组成结构、土壤种子库随海拔梯度和季节的动态变化、以及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相似性等科学问题,为评估森林生态系统安全阈值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1.各海拔带土壤种子的萌发速度都较快,80%的种子在60天内都完成了萌发。亚热带森林低海拔带2000m土壤种子的萌发速度最快,高海拔带土壤种子萌发速率较小;亚高山森林3400m的种子萌发速率最快。对比各区域基带海拔雨季和旱季的种子萌发速率,发现雨季的土壤种子萌发速率大于旱季,亚热带森林基带土壤种子库的萌发速率大于亚高山森林。  2.亚热带森林2000m的土壤种子密度最大,雨季为18165±1408粒m-2,旱季为6295±475粒m-2。亚高山森林雨季3400m的土壤种子密度最大,雨季和旱季分别为7380±844粒m-2和1870±157粒m-2。从季节变化来看,各海拔带旱季的土壤种子密度都要显著小于雨季的土壤种子密度。  3.亚热带森林雨季土壤种子库的4个海拔带总共萌发出80个物种,隶属于40科63属,旱季共萌发出42个物种,隶属于22科37属。亚高山森林雨季土壤种子库的4个海拔带共萌发了50个物种,隶属于25科40属,旱季为22个物种,隶属于15科20属。在亚热带森林中,海拔2000m的土壤种子库物种丰富度在雨季和旱季都是最大的,而亚高山森林的土壤种子库在雨季和旱季都是3400m的物种丰富度最大。总体来说,各海拔带土壤种子库雨季的物种丰富度均大于旱季,且亚热带森林土壤种子库的物种丰富度大于亚高山森林。  4.从生活型组成来看,亚热带森林土壤种子库的草本和灌木物种数量最多,乔木物种次之,藤本物种最少;在种子的个体数量上,亚热带森林灌木种子的数量比例最高。亚高山森林土壤种子库无论在物种或个体数量上都是草本比例最高,灌木次之,乔木很少,无藤本。在季节动态上,亚热带森林雨季和旱季土壤种子库里有34个共有种,而亚高山森林仅有13种;相对于雨季来说,两类森林在旱季土壤种子库的草本个体数量比例都增加了。  5.在亚热带森林中,土壤种子库里共出现了5种异质性成分,各海拔带旱季的异质性成分个体数量比例较雨季高。在亚高山森林土壤种子库中未发现异质性成分。总体来说,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相似性很低,亚热带森林雨季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有2个共有种,最大的S(φ)rensen相似性系数是10.53%,而在旱季则无共有种;亚高山森林的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也无共有种。
其他文献
这几年各地的中考卷频频出现考查学生提出探究问题的能力.例1如图1所示,将两手的食指放在铅笔的两端下面,尽量使铅笔保持水平,向铅笔的中部移动手指(也可以用直尺做).重复几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物理实验教学是学生接受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独特的作用和不可替代的手段,它的教育功能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关键在科技、突破在科技体制创新.建立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适应我国新阶段农业发展特点,为解决“三农”问题而进行的
物理是充满神奇的一门学科,涉及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初中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这样的学科,也是从书本中开始系统学习物理知识.虽然对这个神奇的世界充满好奇,也有着强烈的欲望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信息技术日益更新,我们的教学也越来越离不开它.信息技术不只是教师的教具,学生也能享用这门技术.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是一种新型而高效的教学方法
一、创设激发好奇心的问题情境问题与疑问是探究的起点,也是探究教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开展中学物理探究教学,必须努力创设物理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物理问题情境中不断地发现问题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积极深入地开展,信息技术课的地位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信息技术课堂的效率和形式,对如何打造高效互动的信息技术课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什么样的教
课堂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的过程.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
随着近年江苏省农区养殖业畜群结构的调整,农区草食动物饲养量增加,饲料大量短缺,草畜不平衡矛盾日趋紧张,这是当前我省农区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而大量种植优质、高产、高效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由于人的主动探索和环境浸泡而获得的,而人类通过与周围环境的“摩擦”到“无摩擦”的过程,逐步建立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建构主义有四个学习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