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动摇摆分量对高柔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book_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高柔结构是主要的设计建造结构形式,也是今后城市建设发展的趋势。传统的高柔结构抗震设计仅考虑地震动水平作用,有时还会考虑地震动竖向作用,然而大量震后结构响应研究表明,地震作用后高柔结构普遍出现摇摆倾斜现象。由于高柔结构高度较大,抗侧移刚度较小,因此地震动摇摆分量对高柔结构的影响不可忽略不计。所以,地震动摇摆分量对高柔结构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但是仍然局限于单独考虑地震动摇摆分量对高柔结构的影响,并没有与地震动水平分量以及竖向分量耦合作用。且目前对于地震动摇摆分量的提取方法,依然存在着不足,需要对其进行改进。本文将根据上述问题,提出新的地震动摇摆分量获取方法,利用有限元分析和振动台试验对地震动摇摆分量以及多维地震作用下高柔结构响应进行相应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谱比法的基本原理,地震动水平分量与竖向分量加速度傅里叶谱在低频范围内存在相似性,即两者之间走势基本一致,进一步利用时频特性更好且具有窗函数功能的小波变换替换原本的傅里叶变换,根据其阈值去噪原理,运用软件Matlab编制程序以及其小波工具箱中的小波去噪工具,从原始记录的Northridge地震波中提取出地震动摇摆分量。(2)设计一个振动台试验,根据试验参数相似原理,确定试验模型尺寸以及相关参数,输入包括小波变换方法获取的摇摆分量在内的多维地震,测得模型地震响应结果,对比各种工况结果可看出,地震动摇摆分量对高柔结构的地震响应影响较大。根据动力学原理及振动台试验结果,推导结构在地震动水平与摇摆耦合作用下的动力方程。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振动台试验模型进行建模,通过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结果对比能够验证有限元分析的准确性。(3)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建立高柔结构在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下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弹簧-阻尼器系统模拟粘弹性人工边界,并对上述Northridge地震波进行相应反演,输入至有限元软件ANSYS中,设置地震水平作用,地震水平与摇摆耦合作用两种工况,进行有限元数值计算,最终得出多维地震作用下高柔结构的动力响应以及地震动摇摆分量对高柔结构的地震响应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全面无反应性(full outline of unresponsiveness,FOUR)评分对院前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30天预后的预测价值,并与经典的GCS作比较,以评估FOUR评分的院前适用性,为该类患者的院前急救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研究,收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遂宁市中心医院院前急救的TBI患者。记录
根据钢铁协会的基本标准规定,普遍用的石油运输管材在生产过程、加工过程和使用之前都要进行整个长度管线的厚度测量,这样才能正常的投入使用。就现在而言,一般采用的超声波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红外晶体材料应用的推广,对红外晶体材料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红外激光在民用和军事方面都有着很重要的应用,而要获得红外激光必不可缺的就
已有研究采用行为实验考察了大五人格与内隐序列学习意识的相关,但未揭示其大脑机制。本研究采用resting-statef MRI技术,相关和路径分析探索人格如何通过影响静息态自发脑活
每一届世博会都是新技术、新材料、新设计思想的实验场,每一届世博会场馆的设计,都会成为未来展示设计的风向标。2020年迪拜即将召开世界博览会,本次世界博览会的主题定为“
研究背景: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是由多因素所引发的迅速和严重的肝损伤,临床上如何治疗ALF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现阶段治疗ALF最有效的方法是肝脏移植,但其受到供体短缺和手术费用高昂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常规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作为一种新兴细胞移植疗法,成为了治疗ALF的研究热点,然而,研究表明移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交通事业也有了迅猛发展,在季节性冻土区有一大批隧道正在运营或建造。季节性冻土区隧道外界的温度会随着季节的更替而发生周期性变化,在寒冷
目的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中最常被诊断出的癌症,且多数被确诊后的患者会继续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并且症状通常会持续至少一年,其中疼痛,疲劳和绝经后症状为最常见,这些症状的识别和治疗是临床面临的主要问题,因为这些症状会损害患者健康及其相关的生活质量,且可以在任何年龄发作,但通常最常见于中年女性。由于早期诊断和治疗的进步,过去几年中乳腺癌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目前针对不同亚型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中,所使用
腘动脉属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常见病变部位,累及股腘动脉病变的患者占下肢动脉病变的比例较高。血管腔内血运重建术是目前西医治疗此类疾病的主要手段。随着药物涂层球囊的出现,虽然可降低下肢血管腔内治疗后再狭窄的发生、提高目标血管通畅率,但由于腘动脉解剖结构的独特性,发生术后目标血管再狭窄、闭塞的几率较高。目前中医中药在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方面疗效较好,但针对以腘动脉病变为主患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
背景:脑缺血性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又称“脑梗死”(brain infarction),是由于大脑供血的动脉阻塞,导致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进而产生相对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其发病率占脑卒中总数的60%~80%[1]。中国卒中协会2015年首次发布的中国卒中流行报告显示[2],我国每年约新增270万新发脑血管病患者,每年约130万患者死于脑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