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be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的思想是我们国家的理论源泉,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是由人民当家做主的。党和政府做的所有决策都是为了让人民幸福。马克思公共性思想也是从人出发,研究人的价值追寻人的自由和解放,所以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对于我国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历年来,各个学者对马克思思想的研究也颇为深入,有很多著名的学者把马克思的思想从头梳理了下来。这种现状是非常可观的,也显示出了马克思在现代有很强的生机与活力。但是总体来说,专门针对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研究的内容比较少,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著作体系。所以,本文是想在梳理马克思现有原著的基础上,把马克思有关公共性思想的理论整理出来,形成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其次,把马克思公共性思想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指导我国公民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等。以及在研究我国建设的基础上,考虑马克思公共性思想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并用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来推动建立新型国际治理体系。
  根据文章的整体设计和基本内容,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重点难点和创新点处。在每一个板块中,都做出了相应的介绍。
  正文主要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理论来源及其发展历程。这一部分的内容,首先从公共性概念的界定来阐述,分析了公共性本身含义的由来以及马克思对公共性含义的界定。接着分析了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理论来源以及发展历程。理论来源主要通过对古代西方哲学家们有关公共性思想的表述加以分析,找到他们给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所提供的基础。发展历程是通过对不同的著作梳理来找出马克思公共性思想从无到有到成熟的一个过程,从而对马克思思想有一个系统的把握。
  第二部分着重阐述了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核心内容。这部分的内容,首先是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所讲的虚幻公共性,发现虚幻公共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它跟马克思真正公共性之间的区别。也从侧面论证了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正确性。接着讲到了马克思公共性的本质内涵以及目标模式就是实现真正的公共性。真正的公共性从人的层面来说,就是让每个人都能实现自由与发展。从社会层面来说,就是实现一种公共价值。从安全层面来说,主要是为了保障人们的公共安全。
  第三部分的内容分析了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内涵的三重维度。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人在马克思公共性思想里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大的。把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分为人与人的公共性维度,人与社会的共性维度,人与共同体的公共性维度这三个方向。从不同的维度来分析,人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方式以及人对不同的对象产生的不同影响。从而分析出,真正公共性的实现就是人与共同体实现积极的公共性。
  第四部分的内容介绍了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新时代启示。通过对马克思思想的研究,分析它对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公民的启示。主要从增强新时代公民的主体意识、加强新时代公民的道德建设以及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等方面概括。第二,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对于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启示,主要从服务型政府里的人的角度作为研究的出发点。详细分析了服务型政府在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指导下怎样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扩大公共服务等问题。最后讲到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对于建立新型全球治理体系的作用。通过分析马克思公共性思想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能够发现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对于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新型国际安全体系、新型全球治理体系等都有一定的帮助。所以我们可以在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指导下来考虑国际治理变革。
  结论部分通过梳理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相关著作,总结性的概括出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思想来源、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当代启示等各个方面的意义。指出马克思的思想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同时也表明马克思公共性思想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它具有很强的生机与活力。最后得出马克思公共性思想蕴含的哲理和价值非常多,值得人们花费精力去研究它,并找到它与现实世界的连接点,从而促进现实发展。
其他文献
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是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在中国的时代回响。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在我国得以运用与发展,成为了新时代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生产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本文立足新时代背景,全面把握社会主义精神生产发展实际,深入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精神生产的系列基本问题,全面探寻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精神生产的发展路径,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部分: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概述。通过对“精神”、
学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到党的自我革命,并且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他强调我们党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站在时代前列,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我们党成为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导核心。从国际形势看,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逆转,我们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经济上,逆经济全球化趋势有所上升,某些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
《中庸》云:“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曰:“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国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的重要精神力量。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大学生的诚信道德素养不仅关乎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更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然而,身处新时代的大学生,面对突如其来的社会变革和国家市场经
学位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卷轴上,爱国主义一直是凝聚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青年茁壮成长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爱国,也非常重视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对新时代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2019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学位
当今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了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进程。2021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勾勒出了我们的网络“自画像”:“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其中,40岁以下网民超过50%,学生网民最多,占比为21.0%。”我国互联网发展速度飞快,互联网普及率高,网民年龄偏低,既是
学位
西柏坡时期,中国革命进入了两种命运、两个前途决战的转折关头,我们党也肩负着带领全国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实现中国的伟大历史转折的历史新使命,在这关键阶段,就要求我们党在党性意识、自身素质、斗争精神上都必须时刻保持良好状态。为此,我党充分认识到了党性修养的重要性,针对当时在土地改革中、在解放战争中、在组织领导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注重从理论上、政治上、纪律上、作风上在全党开展广泛而又系统的党性修养实践,有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的战略工程。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的重要部署,是整体提升思政课立德树人实效性的重要
学位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通过研究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不仅可以呈现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的本意,而且有利于促进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中国化,加快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进程。  马克思立足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立场,在《共产党宣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8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法兰西内战》、《
学位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立根塑魂、正本清源,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动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习近平关于公德私德的相关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新时代发展条件下,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升,道德建设相对滞后的现状,习近平总书记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前瞻性的眼光,针对
学位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只有拥有丰富的知识和广阔的见识才能具备承担时代大任的能力。大学生的本领与担当会对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产生直接的影响,要成为新时代下德才兼备的人才,其先导是立德,具有高尚的品德才能正确的运用自己的知识、发挥自己的能力,使理论与实践得到更精准的结合。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和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德育工作的进行。“三全育人”模式作为培养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