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Ⅱ类错(牙合)磨牙及基骨横向特征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82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测量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骨性Ⅱ类患者上下颌第一磨牙及基骨的横向指标,分析各指标与垂直骨面型的相关性。提出一种基于上颌磨牙远移目标位的宽度测量方法,对比目标位与原始位置的宽度特点。材料方法成人骨性Ⅱ类(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ANB角≥5°)70例,其中男35例,女35例,平均年龄25.26±6.47岁。对照组骨性Ⅰ类患者(ANB角=1-5°)70例,其中男35例,女35例,平均年龄23.43±5.26岁。按下颌平面角(Mandibular plane angle,∠FH-MP)将实验组与对照组进分别进一步细分为低角组(∠FH-MP<22°)、均角组(∠FH-MP=22°-28。)和高角组(∠FH-MP>28°)。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数据,Mimics21.0软件测量上下颌基骨宽度、上下颌第一磨牙牙间宽度、阻抗中心间宽度、磨牙倾斜度和阻抗中心水平牙槽骨厚度。在实验组中选取轻度骨性Ⅱ类患者40例(ANB角5-8°),使用Mimics21.0软件将上颌第一磨牙远移至磨牙Ⅰ类关系目标位,测量第一磨牙目标位所在上下颌基骨宽度、牙间宽度、阻抗中心间宽度,与原始位置测得数据进行对比。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分析各组数据间差异,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下颌平面角与各指标间相关性的分析。结果1.骨性Ⅰ类病例中:高角组上颌基骨宽度、上颌第一磨牙阻抗中心间宽度小于低角组(P<0.05);高角组上下颌第一磨牙阻抗中心间宽度差小于低角组(P<0.05);高角组相较低角组上颌第一磨牙更颊倾;(P<0.05)。高角组上颌第一磨牙阻抗中心水平牙槽骨颊、舌侧厚度与总厚度小于低角组(P<0.05)。高角组下颌第一磨牙阻抗中心水平牙槽骨颊、舌侧厚度与总厚度小于均角组与低角组(P<0.05)。下颌平面角与上颌基骨宽度、上颌第一磨牙阻抗中心间宽度呈负相关(r=-0.241、-0.397,P<0.05);与上颌第一磨牙阻抗中心水平牙槽骨总厚度呈负相关(r=0.402,P<0.001)。与上颌第一磨牙颊舌向倾斜度呈正相关(r=0.257,P<0.05)2.骨性Ⅱ类病例中:高角组上下颌基骨宽度、上颌第一磨牙阻抗中心间宽度小于均角及低角组;下颌第一磨牙阻抗中心间宽度小于低角组(P<0.05);高角组上下颌第一磨牙阻抗中心间宽度差小于低角组(P<0.05);高角组相较低角组上颌第一磨牙更颊倾、下颌第一磨牙更加舌倾(P<0.05)。高角组上颌第一磨牙阻抗中心水平牙槽骨颊、舌侧厚度与总厚度小于低角组(P<0.05)。高角组下颌第一磨牙阻抗中心水平牙槽骨颊、舌侧厚度与总厚度均小于均角与低角组(P<0.05)。下颌平面角与上颌基骨宽度呈负相关(r=-0.279,P<0.05);与上颌第一磨牙阻抗中心间宽度呈负相关(r=0.468,P<0.001);上颌第一磨牙阻抗中心水平牙槽骨总厚度呈负相关(r=-0.389,P<0.001);上颌第一磨牙颊舌向倾斜度呈正相关(r=0.422,P<0.001);与下颌第一磨牙颊舌向倾斜度呈负相关(r=-0.272,P<0.05)。3.不同垂直骨面型Ⅰ类Ⅱ类病例间对比。低角组中:骨性Ⅱ类上颌第一磨牙阻抗中心间宽度、上颌磨牙间宽度、上颌第一磨牙颊倾度低于Ⅰ类组(P<0.05);Ⅱ类组上颌第一磨牙阻抗中心颊侧骨皮质厚度高于Ⅰ类组,舌侧骨皮质厚度小于Ⅰ类组(P<0.05)。均角组中:骨性Ⅱ类上颌基骨宽度、第一磨牙阻抗中心间宽度、上下颌基骨宽度差、第一磨牙阻抗中心间宽度差小于Ⅰ类组(P<0.05)。高角组中:骨性Ⅱ类上下颌磨牙间宽度、上下颌基骨宽度、上下颌第一磨牙阻抗中心间宽度均小于Ⅰ类组,上下颌基骨宽度差、第一磨牙阻抗中心间宽度差小于Ⅰ类组(P<0.05);Ⅱ类组上颌第一磨牙颊倾度高于Ⅰ类组(P<0.05)。4.基于上颌第一磨牙远移目标位宽度的测量结果:上颌磨牙目标位阻抗中心间宽度、上颌磨牙目标位基骨宽度均大于原始位置(P<0.001);上下颌目标位阻抗中心间宽度差、上下颌目标位基骨宽度差均大于原始位置测量值(P<0.001);第一磨牙远移量与上述四指标均呈正相关(r=0.537、0.361、0.774、0.498,P<0.001)。磨牙远移组上、下颌第一磨牙牙间宽度均大于原始位置(P<0.05)。结论1.骨性Ⅰ类、Ⅱ类患者的上、下颌骨宽度随着下颌平面角增加逐渐减小,上颌骨宽度不足的程度增大。对高角型患者需特别关注上下颌骨宽度是否协调。2.高角型Ⅱ类患者相对高角型Ⅰ类患者上颌骨宽度更加狭窄,上颌磨牙发生颊倾代偿使牙间宽度增加,因此临床诊断中宽度不足易被忽略。采用基于CBCT的基骨宽度测量方法结合磨牙倾斜度的分析有利于宽度不调的发现与诊断。3.随着下颌平面角增加,骨性Ⅰ类、Ⅱ类患者的上下颌第一磨牙牙槽骨厚度均减小。高角患者的治疗中应谨慎使用磨牙颊舌向倾斜代偿宽度不足。4.骨性Ⅱ类患者上颌第一磨牙远移至目标位后,其所在基骨宽度增加,宽度不调程度减小。在宽度诊断时应考虑第一磨牙目标位,避免漏诊或过度治疗。
其他文献
设E和F是Banach空间, B(E,F)表示从空间E到F的有界线性算子全体.当A∈B(E,F)具有有界的广义逆A+∈B(F,E)时, Nashed和Chen证明了一个很有用的定理:对任意满足T ? A < A+ -1的T,若使C-1(A,A+,T)TN(A) - R(A),则B = A+C?1(A,A+,T)是T的一个广义逆,且N(B) = N(A+)和R(B) = R(A+),其中C(A,A+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越来越多的办公人员在工作中开始运用包括编程在内的计算机科学技术。Python作为一门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由于Python通用性强、用途广泛而适合各行各业人员使用,因此翻译Python学习指导书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本报告基于笔者在浪潮集团实习期间所译的一本计算机科学指导书籍How to make mistakes in Pytho
本报告的翻译文本是一本名为《艺术家创业指南》(A Profitable Artist)的创业书籍。该书主要讨论了如何帮助艺术家创建并经营自己的公司。在彼得·纽马克提出的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理论指导下,译者成功克服了词汇层面与句法层面的翻译困难。在此报告中,译者首先介绍了此次翻译任务的背景与意义,然后分析了本书的语言特色。在确定本书的文本类型之后,开始翻译过程。译者详细描述了翻译的三个阶段,发现纽马克
本文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aO :Eu3+ , CaWO4 :Eu3+, CaWO4 :Dy3+三种稀土掺杂的纳米晶粉体,并对其室温发射性质进行了讨论,分析了煅烧温度、稀土掺杂浓度等因素对样品发光强度的影响,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得到的结论如下:1.使用共沉淀法成功的制备了CaO :Eu3+粉体,在室温下可观测到Eu3+离子的特征发射,分别为591nm和610nm跃迁。通过对不同煅烧温度下样品发射谱的
稀土离子由于其独特的电子层结构使得稀土离子掺杂的发光材料具有其它发光材料所不具有的许多优异性能。稀土发光材料具有发光亮度高、余辉时间长、发射光波长可调、无辐射无污染等优异性能特点,是新一代的发光材料,成为了目前国内外发光材料的研究热点。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运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在弱还原气氛下1473K合成Ba2-xMgxSiO4:Eu2+(0≤x≤1mol%)荧光粉,用发光光谱和激发光谱,X
近年来,随着中非关系持续发展,中非之间各层次、各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开展。在此背景下,国际刑警组织西非地区中心局警务能力建设活动在济南举办。中外警官除了共同探讨一系列警务安全问题外,还共同体验了中国传统书法和绘画。本报告就是基于中国传统书法和绘画课程口译实践写成的。在众多研究口译的理论中,Daniel Gil提出的精力分配模型对口译实践及其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该理论聚焦译员在口译过程中信息处理能力及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经历了桌面端地理信息系统、嵌入式地理信息系统、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发展阶段,在全新的技术革新浪潮下,新的理论与技术体系不断涌现出来,如虚拟地理环境、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等。虚拟地理环境以数据库和模型库为核心研究内容,其地学分析和地理建模理论还处于发展阶段。本文以地形建模为介入点,阐述了国外FaultFormation、MidPoint Displacement两种地形构建
卤蕨(Acrostichum aureum)和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均为水生蕨类植物,但卤蕨属于真蕨类(Ferns)植物,是生长于海岸潮汐带滩涂的咸水或半咸水植物,中华水韭则属于拟蕨类(Fern-Allies)植物,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特有种,且其因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为脆弱,已濒临灭绝,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本文选取这两种植物为试验材料,旨在通过比较它们在生活史各环节的形
自从伽罗华提出了置换子群的概念后,数学家们在它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共轭置换子群、完全条件置换子群等一系列子群的定义.并且研究了它们对有限群的可解性等影响.之后,王燕鸣引入c-正规子群的概念,并研究了它对有限群结构的种种影响.还有一些工作者在此基础上又定义了弱c-正规子群、c-可补子群等等,研究它们的可解性、幂零性等. 2007年杨高才引入一个比c-正规子群更加广泛的概念-几乎正规子群,并研究具有几乎正
多智能体图形博弈是现代控制理论的重要研究课题,已经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大量研究。对于每个智能体,一个合理的只依赖每个智能体可获得的局部信息的性能指标被定义。虽然可以通过解哈密顿-雅克比-贝尔曼(HJB)方程得到每个智能体的最优控制,但是在多智能体图形博弈中该方程组是耦合的,因此通过传统的方式解HJB方程往往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无法解决的。强化学习是机器学习的子领域,通过将强化学习和控制论相结合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