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善意取得研究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baon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崔海龙与荣耀置业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纠纷成为了首个善意取得在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纠纷中适用的经典案例。此后,最高人民法院在2011年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以下简称《公司法司法解释三》),首次以“立法”的方式规定了名义股东无权处分股权以及一股二卖的情形参照适用善意取得制度。这一司法解释出台开启了学术界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适用善意取得问题的讨论。  本文认为股权能够适用善意取得制度,而且与物权善意取得制度具有同根性,只要存在着无权处分行为发生的空间,就可以考虑股权适用善意取得的可能。如何建立股权善意取得制度以及建立何种善意取得制度做了分析和讨论。本文最终建议可参照物权善意取得的四个构成建立股权善意取得制度,而无需增添新的构成要件,只是每一构成要件的标准应从严把握。本文认为,股权善意取得制度中无权处分人应当为工商登记人、善意的标准应当采用积极观念标准、必须为合理价格且支付以及完成工商登记。  本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明确观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可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力图通过对股权性质、概念以及善意取得价值理念的探讨为全文探索股权善意取得制度打下理论基础。本文认为股权是一种人格化的私权,其财产性的属性为基础性的性质,但其非财产性也是不可缺少的。正是其人格化私权的特性,在股权流转中更容易出现股权持有者与股权所有者不一致的现象,也就存在着无权处分的可能,其交易的安全性更值得保护。本文认为股权交易中能够适用善意取得,但现有的法律规定能否为股权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提供足够的制度供给需要进一步探讨。  第二部分紧承第一部分,提出建立股权善意取得制度的前提是要明确股权变动模式。正如物权法中的善意取得建立在物权变动模式和物权公示公信的基础上一样,股权善意取得制度也应当建立在股权变动模式和公示公信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应当适用意思主义的股权变动模式,即转让协议生效后即可发生股权转让。  第三部分着重探讨股权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结合目前有争议的法条,并通过对比物权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本文认为股权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应由无权处分人须为非股东的工商登记人、善意标准应为积极观念、必须实际交付合理价格、完成工商登记四个要件构成。  第四部分主要是阐述股权善意取得的法律后果以及适用的情形,并对适用股权善意取得的两种例外做了简单分析。提出明确规定意思主义股权变动模式以及建立股权善意取得制度的建议。考虑到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的特点,建议法官在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进行善意取得时应当从严把握,不应轻易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其他文献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将背信行为入罪符合时代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这种必要性表现为我国民商事活动的空前繁荣和民商事法律对背信行为规制的不足。在经济制度日趋完
本文对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四个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旨在形成一套具有可操作性、可行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文章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合并理论与合并技术方法的选择、合并范围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分析汽车企业中技术人力资源流失的原因,浅谈人才战略选择.
为了验证奇异谱分析提取高层建筑物振动特性的有效性,采用了奇异谱分析方法处理高层建筑物GPS振动观测数据。实验发现:通过合理选择奇异值的有效成分,能够提取观测序列的主要趋势、周期、噪声,在提取信号周期、振幅和频率方面要优于小波分析。
产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能源,能源供求矛盾日益尖锐。为了满足经济飞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中国政府支持与鼓励对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并在2007年《核电中长期发展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将会使本堂课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历史学科可以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但也会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 As the saying go
社火是一种民间歌舞表演活动,在我国民间广泛存在,历时久远。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多民族文化在这里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形成了青海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青海社火受
该文参考《日本公司更生法》、美国《破产法》第11章规定和有关资料,对此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弥补中国学界对此问题研究的不足,为中国正在进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