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杨绛先生唯一一部长篇小说, 《洗澡》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了广大读者和文学评论家的关注,其英译本Baptism更是备受海内外英语读者的喜爱。本文通过对接受美学理论及其在翻译领域应用的研究及梳理,在对英语译本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笔者与其中一位译者Judith M.Amory女士的通信记录,对其翻译背景、翻译目的及合作翻译模式等问题的追踪了解,首先从词汇、句法及风格三个方面分析了英译本Baptism中的翻译特点及翻译策略的选取,其次,在宏观层面上结合接受美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从读者视野、译者视野及读者和译者视野的融合以及Baptism宏观层面的接受状况等角度对该译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在母语译者与华人学者合译的翻译模式下,译者在Baptism中通过采用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既考虑到了译文的可读性,又适度保留了原语中的社会、历史及文化等元素,充分考虑了译入语读者的期待视野及其与隐含读者的视野融合,从而很好地再现了原著写作风格并确保译文能够更好地被译入语读者所接受。 本文旨在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深入分析杨绛《洗澡》英译本Baptism的翻译策略及翻译特色,从而解释译文翻译目的、翻译策略的选择与译文读者接受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试图提供一些关于中文小说作品英译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