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麦抗条锈病相关基因TwRLR1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ell0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作为小麦属(Triticum)和黑麦属(Secale)的属间杂交种,杂种优势强,能够适应高寒气候条件,是高海拔地区进行饲料生产的优良牧草。而小黑麦在种植过程中会受到环境中许多生物胁迫,特别是喜冷凉潮湿、在高海拔地区易发的条锈病会严重影响小黑麦的产量及品质。条锈病是由小麦条形柄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该病原体对小黑麦基因型具有毒性,并不断发生变异。大量研究及实践表明,选育品质优良且抗性强的品种是防治条锈病的主要策略之一。从转录水平上系统分析小黑麦响应条锈菌侵染的信号传导通路和差异表达基因特性,并筛选和鉴定关键抗病候选基因,有助于阐明小黑麦响应条锈菌侵染的抗性分子机制,为抗条锈病小黑麦品种的合理利用、遗传改良及条锈病的持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鉴于此,本研究以2个抗条锈病存在显著差异的小黑麦品种(抗病型甘农2号和敏感型石大1号)为试验材料,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小黑麦响应强致病性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CYR34侵染的分子机制,筛选抗条锈病关键候选基因。在转录组分析的基础上克隆小黑麦RPM1-like resistance gene(Tw RLR1)基因,分析其表达模式和蛋白结构特征,并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BSMV-VIGS)对该基因进行功能分析。此外,优化小黑麦成熟胚再生体系,为小黑麦愈伤组织遗传转化及小黑麦基因功能分析奠定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对高抗(甘农2号)、高感(石大1号)两个小黑麦品种接种条锈菌生理小种CYR34,接种后10 d和20 d分别取两个品种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甘农2号小黑麦中上调(3,814个)和下调(2,581个)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显著多于石大1号小黑麦(3,335个上调,1,578个下调);接种10 d后,共鉴定出5,869个DEGs(2,655个上调,3,214个下调),与接种20 d后的DEGs无显著差异(共5,685个,2,561个上调,3,124个下调);根据韦恩图分析,两个小黑麦品种在接种后10 d和20 d共有的DEGs有2,560个,这些基因主要参与苯丙烷类生物合成、氨基酸生物合成、碳代谢、植物病原菌互作、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途径;NAC、WRKY等转录因子参与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242个DEGs被定义为植物R蛋白表达基因,其中120个注释到有特定结构域。(2)在转录组测序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关键候选基因Tw RLR1,该基因包含3075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024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Tw RLR1蛋白N端具有Rx-CC_like和NB-ARC结构域;与小麦抗病蛋白RPM1-like同源性为100%;烟草瞬时表达显示Tw RLR1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膜中;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Tw RLR1在抗、感小黑麦接种条锈菌不同时间段(0 h、24 h、48 h、72 h、96 h、120 h、240 h、480 h)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条锈菌侵染均会诱导两个品种叶片中Tw RLR1的表达,但在甘农2号小黑麦中表达水平持续高于感病品种石大1号小黑麦,并在第72 h表达水平最高;荧光定量PCR结果还表明,Tw RLR1在小黑麦根、茎、叶中均有表达,并在根中表达量最高,叶中次之,茎中表达量很低。(3)利用BSMV-VIGS技术沉默了抗条锈病品种甘农2号小黑麦中Tw RLR1后,该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接种条锈菌生理小种CYR34后,沉默植株叶片上产生了少量的孢子堆,对照处理叶片上仅产生褪绿斑,并无孢子产生,极个别叶片上零星散生着很小的夏孢子,基因沉默后反应型发生了变化,表明沉默基因Tw RLR1后,减弱了小黑麦对条锈病的抗性,推测Tw RLR1基因在小黑麦抗条锈病过程中发挥着正调控作用。(4)以条锈菌敏感型石大1号小黑麦成熟胚为外植体,分析了不同激素(2,4-D和Picloram)及浓度(1.0、1.5、2.0、2.5、3.0 mg/L)、成熟胚切割处理方式(整胚、纵切接种1/2胚、十字切接种1/4胚)对小黑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以及不同生长调节剂(6-BA、KT、NAA)配比对小黑麦胚性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优化小黑麦成熟胚再生体系,并初步研究农杆菌介导的小黑麦愈伤组织遗传转化。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两种激素诱导愈伤组织能力差异不显著,但Picloram诱导的愈伤组织质量更好;采用纵切接种1/2胚的方式处理石大1号小黑麦的成熟胚能够获得较高的出愈率和质量较好的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显著高于接种完整胚以及十字切接种1/4胚的方式;愈伤组织分化以2 mg/L的KT、3 mg/L的6-BA以及0.2 mg/L的NAA配比处理为佳。以含有p CAMBIA2300-Tw RLR1-e GFP载体的农杆菌GV3101为介导,进行小黑麦遗传转化。筛选卡那霉素适宜的选择压力结果表明,最适卡那霉素筛选浓度为低于90 mg/L,在此基础上,农杆菌介导的小黑麦愈伤组织遗传转化体系需要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其他文献
随着化石能源的消耗和日渐上升的气温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因具有高效、低污染等特性,逐渐成为备受瞩目的低碳能源供应装置。氧还原反应(ORR)和氧析出反应(OER)是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关键的电化学反应。由于这两种反应都使用了昂贵且储量有限的贵金属电催化剂(Pt/C,Ru O2),最终阻碍了其进一步商业化应用。本论文设计制备了具有价格低廉、高活性,高稳定性的ZIF-12衍生
学位
随着服装、箱包行业的蓬勃发展,拉链的需求不断增加。拉链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续产品的使用体验,在拉链的生产过程中,复杂的工序与工业生产环境会对拉链造成损伤,出厂前需要对拉链进行缺陷检测以保障产品质量。目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拉链的缺陷检测主要是依靠人工来完成的,存在效率低、人眼识别精度不够等问题。随着机器视觉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拉链缺陷检测,可以较好地提高检测的精度与速度,因此
学位
支撑斜杆与金属阻尼器相结合,构成了板件屈服耗能支撑,这种支撑利用板件屈服耗散地震能量。本文采用分级屈服金属阻尼器和中心支撑结合,组成分级屈服装配式耗能支撑。分级屈服金属阻尼器作为主要耗能部分耗散地震能量,减轻结构的地震响应,从而避免或减小主体结构发生塑性破坏。本文采用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方钢剪切板分级屈服和环形钢剪切板分级屈服两种分级屈服装配式耗能支撑的滞回性能。(1)对分级屈
学位
空气污染是当今热点环境问题,了解不同土地覆被格局与空气细颗粒污染物的相互影响,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是空气细颗粒污染物生成的前提,通过引入AERONET北京地面检测点测得的AOD数据,结合地面细颗粒污染物浓度数据,拟合分析揭示二者关系。随后运用MODIS数据反演北京地区AOD,处理Landsat数据得到2006、2012
学位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自然界储量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具有可再生、环保无毒、可降解等优势,具有代替部分合成有机材料,制备可降解、多功能材料的潜力。然而,纤维素表面富含羟基,天然亲水性强,限制了其功能化应用。因此,以纤维素为基材,构筑超疏水表面,对拓宽其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纤维素基表面超疏水微/纳米结构设计,借助原位沉淀、化学接枝等技术手段,制备了多种纤维素超疏水材料,并探究了其疏
学位
盐渍土作为地球上主要土种之一,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6.5%,大多分布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在中国境内,盐渍土大量存在于内蒙古、山西、河南、山东等19个省份。在盐渍土区域修建道路时,对盐渍土路基进行有效处理,防止盐胀、溶陷、变形、翻浆、侵蚀对路基的破坏,一直是我国道路建设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且这些盐渍土区域多位于居民区、农田中、湖畔边和森林里,因此,寻找一种高性能绿色环保型材料用于改良盐渍土路基中,是
学位
酒精性肝损伤(Alcohol-induced damage,ALD)是一种由长期或大量饮酒导致的慢性肝脏疾病,是非病毒性肝损伤的重要来源之一,因其较高的致病率和死亡率,已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难题。ALD的早期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脂肪在肝脏中堆积,随后逐渐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然而ALD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并且目前尚无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因此,预防或改善ALD依然是当今世界
学位
氧四环素(OTC)作为一种四环素类抗生素,广泛应用于家禽业和水产业,具有增加农业生产的潜力。OTC可经过地表水迁移和富集以及动物的消化吸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OTC可在人体内蓄积,诱导机体产生氧化损伤,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和免疫系统紊乱,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膳食干预途径对减轻OTC诱导的人体损伤具有重要意义。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LGG)作为一种活性的微生物,可通过平衡肠道菌群、调节肠
学位
随着乳酸菌益生功效的挖掘,乳酸菌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受到各种环境胁迫影响,比如农业工作者会频繁的接触各种农药,当这类人群服用乳酸菌时,农药残留必然会对它产生胁迫作用,抑制其细胞活性。甲拌磷曾因经济、高效、广谱而普遍使用于农作物生产或者风景园林的建设中,是有机磷农药的典型代表,因此本论文以甲拌磷为例,探究了乳酸菌对农药胁迫的响应机制,这对于农药相关工作者服用乳酸菌具有指导意义。本论文
学位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