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集料黏附性能多尺度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xue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沥青与集料间黏附作用是形成沥青混合料结构的重要因素,关系到混合料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目前,在该领域,研究人员多关注材料性质、水等因素对沥青与集料间黏附性能的影响,鲜有人对服役状态下沥青路面内部沥青-集料黏附变化情况开展研究。分析沥青与集料间黏附性能,提出新的评价方法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对沥青黏附机理的认识,有利于指导新材料的选用。本文对沥青-集料黏附性能进行了多尺度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以下几方面:
  在宏观尺度,进行了模拟动水压力作用下沥青与粗集料黏附性能试验研究。基于集料形状区分方法,借助图像处理技术,研究了粗集料不同形状对沥青-集料间黏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立体形状的粗集料与沥青黏附效果较好,扁平形状粗集料在模拟动水压力作用下表面的沥青剥落较快;对比两种模拟动水压力方法在沥青-粗集料黏附性能试验中的适用性与差异性,可优先采用快捷高效的超声波剥落法进行沥青与粗集料间黏附性能的评价。同时进行了模拟动水压力作用下,沥青在老化过程中与粗集料之间黏附性能试验,经试验结果分析,随着沥青老化程度加深,沥青与粗集料间黏附性能发生显著减弱。
  在细观尺度,基于复合材料理论,结合沥青砂浆动态剪切流变试验,进行了沥青混合料内部旧沥青流变参数反算模型与反算方法的尝试性研究,并验证了反算结果,进行了模型修正。应用修正后的反算模型,得到沥青混合料老化过程中内部旧沥青流变参数,并基于反算结果预测得到老化过程中混合料内部旧沥青与矿粉间交互作用变化规律。
  在微观尺度,借助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对老化过程中沥青表面进行了形貌扫描,得到老化沥青表面微观结构特征与粗糙度信息。沥青微观扫描图像中可观察到典型的“蜂状结构”,经相关性分析,该结构是沥青表面在微观尺度下呈现粗糙形态的主要成因。沥青老化过程中,“蜂状结构”形态的变化直接导致沥青表面形貌发生改变,表面粗糙度也随之降低。
  本文从宏观、细观、微观多尺度分析了老化过程中沥青-集料黏附性能变化规律,并在各尺度对沥青与集料间黏附性能进行了量化表征,对各尺度下黏附性能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老化过程中,宏观超声波法图像处理剥落率、基于反算混合料内部沥青流变参数的细观沥青-矿粉交互作用预测指标、沥青表面微观粗糙度数值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
其他文献
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环境纷繁复杂,交通建设迅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便捷,为区域带来发展的同时,也孕育了大量土质边坡,土质边坡稳定性问题愈加突显,减少边坡灾变引发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文献调研、理论分析、数值分析及边坡监测信息对比相结合,基于现代数学分析理论及机器学习方法对边坡的安全态势评估与预测开展研究。建立了基于位移切线角拟合方程斜率和改进位移切线角的边坡态势评估方法,采用三次埃米特插值和小波降噪的数据预处理方法以获取更多边坡真实变形信息,通过L-M算法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开展了边坡态势的预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高速公路大多建设于深厚软土地基上,由于在早期设计或施工中未对软基进行合理有效控制,加之运营后不断增加的交通量,使得软土地区相当比例的高速公路在投入运营后仍出现较大沉降,进而引发了桥头跳车病害问题,给交通运营和养护带来很大的影响。针对深厚软土地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病害问题,各高校、科研院所和设计单位展开相关的了研究与处治,但效果都并不显著,且目前传统的处治措施需要对道路进行占道施工,与运营公路面临的较大的交通压力等难以匹配。本论文以甬台温高速温州段大修EPC项目某路桥过渡段为工程实例,对该段运
我国现阶段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交通运输行业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高速公路因而必须进行大规模养护和改建扩建,养护工作任务量较为繁重。厂拌热再生技术因具有其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在国内道路工程领域应用得十分广泛,但依然日益显露出两大亟待解决的突出难题:首先是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内部RAP沥青界面再生融合定量评价指标很少;其次是RAP沥青界面再生融合度对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性并不十分清晰明确。
  本文设计试验方案对RAP沥青转移特性和界面融合效应展开一系列研究,并提出RAP沥
随着中国迅速推进城市化,建筑行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机会。建筑行业产生了大量建筑垃圾,随意倾倒和堆积,将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建筑行业和公路建设需要大量的天然石料,天然石料资源J}乏问题也日益突出,将建筑垃圾如何资源化己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由于其良好的性能在沥青路面基层中广泛应用,相关规范对于路面基层强度要求不是很高,因而将由建筑垃圾去除杂质制得的合适级配砖混再生骨料,将其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中具有可行性。本文将建筑垃圾制得的砖混再生骨料替代部分或全部天然骨料并用于路面基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突飞猛进,为人们出门通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随着高速公路里程飞跃式的增长,高速公路上日益增加的交通安全问题也引起越来越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其中振动标线,这种既担任着导向作用,又在车辆即将越界时能够发出警示的标线在高速公路安全防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虽然我国关于振动标线的具体规范较为完整,但是在查阅相关资料时发现大多数规范只给出了结论性的建议,鲜有得出这些结论过程的数据以及相关解释的文献,所以本文意在为今后在高速公路上振动标线的优化设计工作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撑,从而为今后振动
沥青路面低温施工与修复技术是目前公路发展迈向环境友好型、社会友好型的重要举措。低温施工与修复的关键技术手段是乳化沥青的性能研究,乳化沥青分为阴离子乳化沥青与阳离子乳化沥青,目前的低温施工技术主要集中在阳离子乳化沥青,或者是阳离子乳化沥青与非离子复配方向上。阳离子乳化沥青虽然有较好的性能,但阴离子乳化沥青因其具有价格上的优势,不用调整PH,对碳酸盐矿料裹附性较好,本文通过选择制备阴离子乳化沥青,通过室内试验的微观分析、力学分析等研究了乳化沥青性能影响因素及其评价新方法;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
水泥基材料作为我国大型工程建设应用最广泛的基本工程材料,具有强度高、刚度大、抗冲刷能力强、整体性好等特点,能够有效承担并传递外部荷载。但水泥基材料缺乏优异的延性和抗裂性,进而影响其使用性能和寿命,增强水泥基材料的韧性,提高其力学性能、抗裂性能和疲劳性能是材料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水泥基材料中掺入PVA纤维使其复合化,是提高材料性能的有效途径,但PVA纤维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分散均匀程度对其力学性能、抗裂性
我国幅员辽阔,大部分地区为季冻性地区,为了降低冰雪对道路运输的影响,通常采用撒布除冰盐的方式进行除冰化雪,以确保道路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但除冰盐的使用会对道路、环境、以及周边设施产生严重的破坏。
  本文采用市场上常用的氯化钠、氯化钙以及醋酸钠三种除冰盐作为侵蚀材料,同时用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以及橡胶改性沥青作为侵蚀对象,采用宏观和微观结合的实验手段,先后研究了三种盐在不同状态下融冰性能以及三种盐对沥青、集料以及和沥青混合料的影响。
  1)三种除冰盐在不同状态以及不同温度下除冰化雪
水泥混凝土层加铺沥青混合料形成的复合路面在我国已广泛使用,不仅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更提高了道路的服务水平。目前对于复合路面的设计规程与施工规范并不成熟,在实际道路使用中仍会出现断裂、坑槽等病害问题,为寻找这些问题的来源,许多道路学者从复合路面粘结层、反射裂缝、层底应力与弯沉值等方向入手进行研究,对于复合路面刚柔结合面界面力学性能方向的研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与实用价值。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和分析,对实际道路施工中易产生的影响、环境因素影响,以及路面结构自身因素影响下的复合路面界面力学性能变化和
当今各类工程建设中会用到大量混凝土。在一些严寒地区,由于温度较低混凝土表面会发生结冰现象,混凝土表面结冰会严重影响其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导致混凝土表面结冰的直接原因是水与低温的混凝土表面直接接触,因此本文引入一种超疏水涂层,将涂层涂于混凝土表面后提高混凝土的防水性和抗渗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防冰性和易除冰性。本文通过一种简单廉价的方法制备出一种超疏水涂料,并对其基本性能进行研究分析,然后将涂料喷涂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