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水解对麦草纤维结构和性能及微纤丝初步制备的影响

来源 :陕西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xiaobudian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纤维素微纤丝(cellulose microfibril,CMF)是对植物纤维原料反复进行高压均质化处理,得到的一种高度细纤维化的纤维素功能材料。本文主要以漂白麦草纤维为原料,通过分析复合纤维素酶、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在不同的水解程度下对纤维形态、结构、性能的影响,研究经不同的酶水解后纤维结构和性能变化的一般规律,旨在加强对酶水解过程中纤维原料结构和性能变化的调控,为酶预处理技术在CMF制备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促进CMF制备技术的进一步突破和工业化应用进程。首先,对酶活力进行检测,复合纤维素酶以Whatman1号滤纸为反应底物,在p H=4.8,温度50℃的条件下测得滤纸酶活力为88FPU/m L;内切葡聚糖酶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反应底物,在p H=6,温度55℃的条件下测得CMC酶活力为115CMCU/g;外切葡聚糖酶以微晶纤维素(MCC)为反应底物,在p H=4.8,温度40℃的条件下测得MCC酶活力为94MCCU/g。漂白麦草纤维经过纤维素酶水解后,纤维发生了“点蚀”、“剥皮”、“断裂”等一系列变化;随着酶用量的逐渐增大,纤维的平均长度、宽度均逐渐减小,细小纤维的含量不断增大;复合纤维素酶水解后,随着酶用量的增大,纤维的比表面积先增大后减小,酶用量在0.5FPU/g时,纤维比表面积达到最大2.26m2/g;内切葡聚糖酶水解后,随着酶用量的增大,纤维比表面积发生先增大后减小的周期性变化;外切葡聚糖酶水解后,随着酶用量的增大,纤维的比表面积逐渐减小。漂白麦草纤维经过纤维素酶水解后,纤维仍具有纤维素的基本化学结构;纤维素基本保持了天然纤维的晶型,仍以纤维素Ⅰ的晶体形态存在;纤维素聚集态结构发生了变化,复合纤维素酶水解后,随着酶用量的增加,纤维素的结晶度发生了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再降低的周期性变化,纤维素平均聚合度和平均分子质量逐渐减少;内切葡聚糖酶水解后,随着酶用量的增加,纤维素的结晶度发生了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又增大的变化,纤维素平均聚合度和平均分子质量逐渐减少,最后基本趋于稳定;外切葡聚糖酶水解后,随着酶用量的增加,纤维素的结晶度发生了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在酶用量为10MCCU/g时达到最大值56.02,纤维素平均聚合度和平均分子质量急剧下降。漂白麦草纤维经过纤维素酶水解后,纤维性能也发生一系列变化,复合纤维素酶水解后,随着酶用量的增大,纤维得率逐渐降低,浆料的打浆度逐渐升高,纤维表面的Zeta电位绝对值出现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在酶用量5FPU/g时达到最小值22.8m V,纤维保水值也发生了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在酶用量5FPU/g时达到最小值192.67%;内切葡聚糖酶水解后,随着酶用量的增大,纤维得率逐渐降低,最后趋于平稳,浆料打浆度先减小后增大,在酶用量2CMCU/g时达到最小值24oSR,纤维表面的Zeta电位绝对值出现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又减小的变化趋势,而纤维保水值出现了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又增加的变化趋势;外切葡聚糖酶水解后,随着酶用量的增大,纤维得率逐渐降低,浆料打浆度逐渐增大,纤维表面的Zeta电位绝对值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酶用量2MCCU/g时达到最大值27.2m V,而纤维保水值逐渐减小;漂白麦草纤维经纤维素酶水解后,热稳定性有一定的下降。漂白麦草纤维经酶预处理后结合高压均质机制备出了纤维素微纤丝(CMF)产品。通过初步研究发现,CMF得率很大,其直径大约在30~50nm,长度大约在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之间;CMF比表面积、阳离子需求量分别高达到39m2/g、48μmol/g,显著大于普通的植物纤维原料,并且CMF悬浮液有更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其他文献
  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小城镇亟需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只有与周边城镇联系协作,实现一体化发展,才能突破传统常规的规划思路,寻求创新的发展路径与规划策略。基于当前区域一体化的
会议
本文采用量子化学计算获得芳香羰基化合物的优化几何结构及其振动频率等,结合FT-IR和Fr-Raman实验对芳香羰基化合物的振动频率进行指认,再采用共振拉曼强度拟合技术获得芳香羰
每个图片都应该是在讲一个故事,唤起情感,像一首诗,像一个旋律。——本·海涅今天介绍的几位艺术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爱让画笔和照片组合起来,什么效果呢?一起来看吧!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面对当前大城市普遍出现的“大城市病”,小城镇作为城乡发展的纽带,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和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具有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江苏省小城镇建
会议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空间布局松散,产业能量无法聚集,传统文化遭到破坏等问题。本文针对小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生态理论,将自
会议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进行,中小城市及小城镇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城镇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起着承载城市部分功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城乡统筹等重要作用。而近郊
  本文试图通过多方面因素综合控制城乡建设发展空间,针对城乡建设发展空间建立控制体系,通过土地物理性属性分析、土地利用规划分析、城乡空间发展分析以及风貌空间控制分析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伴随着大规模人口流动,城镇化研究必定要介入人口流动研究。总体而言,在城镇化发展进程的背景下考察人口流动及解释其与区域城镇化关系的研究还较少。本
会议
  本论文从小城镇的概念入手,指出小城镇的发展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同时,它的这种特殊性也决定了它所特有的布局及形态。通过对小城镇的总体布局的思想方
  加快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是浙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决策。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