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鳖StAR基因克隆、表达及功能的初步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是一种中小型龟鳖类动物,隶属于龟鳖目,鳖科,鳖属。雄性中华鳖较雌性生长速度快,且因其裙边宽厚、营养价值高等优势而深受消费者欢迎,因此培育全雄鳖是中华鳖育种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但目前中华鳖的性别决定机制仍然存在争议。在一系列酶作用下转化合成的类固醇激素是调控脊椎动物性别分化与发育的关键因素。在类固醇激素合成过程中,类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eroidogenic acute regulatory protein,StAR)将胆固醇由线粒体外膜转运至内膜。StAR转运底物的这一过程被认为是类固醇激素合成过程中重要的限速步骤。但是关于StAR在中华鳖性别决定及性腺分化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仍需要进一步探索。本实验对中华鳖StAR基因进行全长克隆,制备多克隆抗体,对其在中华鳖各个组织器官中的表达情况、芳香化酶抑制剂处理后的表达变化进行研究并对中华鳖性腺转录组中环状RNA进行挖掘,比较精巢与卵巢间环状RNA的表达差异。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本实验通过RACE的方法克隆得到中华鳖StAR基因cDNA全长2377bp,其中包含开放阅读框(ORF)903bp,编码300个氨基酸。氨基酸多重比对结果显示中华鳖StAR与龟类相似性最高,与鸟类相似性次之,与鱼类相似性最低。qRT-PCR结果显示,StAR主要在中华鳖精巢中表达,此外在卵巢、心、脑等组织中也有表达。对不同孵化温度条件下不同发育时期的中华鳖胚胎进行检测,结果显示StAR基因表达量随胚胎发育时期呈现动态变化趋势,且不同温度下存在差异。
  2.本实验选取StAR氨基酸序列中抗原性较好的片段进行克隆,以pET-32a作为载体构建重组质粒,选择限制性酶BamHⅠ、HindⅢ进行酶切。将重组质粒pET32a-StAR导入BL21(DE3)感受态中培养,经IPTG诱导后获得多肽蛋白。目的蛋白大小约35.6ku,经SDS-PAGE凝胶电泳检验符合预期后,通过镍柱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透析并注射免疫小鼠,得到抗体血清。通过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为8.1×105,该效价符合后续实验标准。以制备的鼠多克隆抗体为一抗,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对中华鳖性腺组织中StAR蛋白表达进行定位。结果表明,StAR在卵巢的间质细胞,精巢的间质细胞、精原细胞及胞质中阳性表达。通过westernblot检测StAR在中华鳖成鳖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中华鳖StAR在精巢表达量最高,其次为卵巢和脑,与定量结果基本一致。
  3.本实验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处理雄性中华鳖并通过qRT-PCR的方法对StAR的表达量变化进行探究。结果显示,第24h精巢中两个浓度处理组StAR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皆呈显著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StAR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而七次注射结束后,低浓度处理组中华鳖精巢中StAR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高浓度处理组的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而在脑组织中,第24h及第48h时两个浓度处理组StAR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第96h两个浓度处理组之间StAR基因表达量差异显著,且随着时间推移低浓度处理组StAR基因表达量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而高浓度处理组表达量则逐渐增加。至七次注射完成,StAR基因在两个处理组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皆呈现显著差异。
  4.对中华鳖精巢及卵巢的环状RNA进行测序,检测到差异环状RNA1468个,其中雌性相对于雄性表达下调的有169个,雌性相对于雄性表达上调的有541个。GO分析显示这些差异的环状RNA主要富集在免疫过程,胞外组分,核酸结合转录分子活性等GO术语上;COG分析结果则表明这些差异环状RNA的编码基因主要聚类在转录、核酸复制重组及修复、信号传导等方面。以上结果表明StAR可能参与中华鳖性腺发育及精子生成过程并在精巢功能维持方面发挥某种作用。
其他文献
茎基腐病(Fusarium crown rot resistance,FCR)是世界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小麦生产中一种常见的土传病害。伴随着秸秆还田、节水节肥等耕作措施的推广,近年来我国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病率和严重度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目前,国内外小麦茎基腐病抗性种质资源匮乏、抗病位点和抗病基因稀缺,抗病机制不明确,严重制约着小麦抗茎基腐病遗传改良研究。关联分析是利用连锁不平衡原理
学位
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是世界范围内柑橘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其病原为韧皮部限制性难培养革兰氏阴性菌α-变形杆菌。Tol-Pal操纵子在维持细胞形态及细胞增殖过程中具有重要功能,其中的PalCLas基因在许多革兰氏阴性菌的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PalCLas基因具有PAMP活性,能引起烟草的过敏性坏死反应,导致胼胝体沉积、淀粉积累。为进一
学位
柑橘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水果,但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由真菌引起的采后病害严重危害柑橘产业,最常见的病害是由Penicilliumdigitatum引起的绿霉病和P.italicum引起的青霉菌。化学农药常被用作保鲜剂进行采后果实处理。由于杀菌剂管理严格和环境污染,人们对水果中化学残留的日益关注,使得杀菌剂的使用受到限制。近年来,生物防治已成为化学杀菌剂潜在的替代措施。本研究旨在从根际土壤和柑桔果皮中
学位
鱼类细胞系作为理想的体外研究模型,已经成为鱼类生物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各个物种不同组织特异性细胞系的分离将为该物种生理学、毒理学、病毒学、基因功能分析、种质资源保护及转基因等领域研究提供特异的、基础的、低成本的研究材料。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是鲟属鱼类中个体最大,生活纬度最南的江海洄游性鱼类,由于过度捕捞、筑坝、航运和污染等人为活动导致中华鲟数量急剧减少,已濒临灭绝。此外
学位
丰年虫是艾比湖重要的经济种类,了解和掌握艾比湖丰年虫资源开发状况对确保其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艾比湖丰年虫资源最佳可持续利用模式,旨在使得艾比湖丰年虫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论文通过三方面研究对艾比湖丰年虫生产能力与丰年虫卵资源量进行估算。一、对艾比湖丰年虫群体结构变动及生长、生殖等调查研究,了解艾比湖丰年虫的世代交替变化规律、丰年虫种群数量和丰年虫卵数量变动规律,首次通过建立数学模型
学位
南极犬牙鱼主要有小鳞犬牙鱼(Dissostichus Eleginoides)和莫氏犬牙鱼(Dissostichus Mawsoni)两个经济种,主要分布在南极及附近海域。南极犬牙鱼的资源丰富、经济价值高,被称为“白金”渔业,是南极海域渔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80%分布在CCAMLR(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委员会)的管辖范围内,其余分布在管辖区域外的海域。随着南极犬牙鱼捕捞业的快速发展,了解和掌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是富营养水体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类毒素,危害水生生物生存,并可通过食物链富集从而威胁人类健康。雨生红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由于富含具有极强抗氧化能力的虾青素而备受关注,雨生红球藻在生存状态不宜的条件下,形成红色休眠胞囊,胞内积累大量虾青素。虾青素因其具有提高抵抗力、防御细胞损伤、抑制肿瘤、清除自由基等生理功能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
学位
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可稳定性遗传的抵御外来微生物入侵的防御机制,是鱼类最基本最主要的免疫防御系统。Toll样受体是免疫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在识别病原体特定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和触发不同的抗病免疫反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髓样分化因子依赖或非依赖途径,激活下游调控分子,诱导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细胞因子的分泌,最终杀灭外来病原。淇河鲫(Qihe crucian ca
学位
脂多糖(LPS)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可直接或间接引起机体发热、代谢改变、免疫功能紊乱,多器官功能损害、休克乃至死亡等许多病理生理过程。在哺乳动物中,Toll样受体4(TLR4)是介导LPS应答的模式识别受体,TLR4/CD14信号通路是介导LPS诱导炎性反应的重要通路。然而,鱼类中缺少MD2、CD14、TRAM等重要的信号分子,其TLR4是否识别LPS仍具有争议。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
学位
山药(Dioscorea opposita)是我国重要的药食同源保健食品,因其品质优良,广受大众的喜爱。山药皮是山药加工过程中削下的皮屑,多作为废料丢弃。研究表明,山药皮与山药的主要组成成分相似,含有大量的活性物质,是一种十分具有开发潜力的资源。目前关于山药在畜禽动物上的研究已十分广泛,但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水产领域上的研究还相对较少,针对山药皮的研究更是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探究山药籽实及山药皮作为饲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