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与媒体合作开展科学传播活动的模式探究--从“资源支持”到“内容合作”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tu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与科学传播的不断发展,当下的科学传播已是多元主体的科学传播,科学共同体、媒体、政府、公众等每个传播主体都在科学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科学共同体和媒体作为科学传播的重要主体,其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当下,科学共同体和媒体之间已不再是纵深的“鸿沟”,从疏于沟通到进行良性互动,开始建立渠道以及内容的合作。
  本文从以科研机构为代表的科学共同体出发,以国立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中科院作为国立科研机构与媒体进行互动的若干模式,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作为拥有丰富科学资源的国立科研机构,中科院一直以来都致力于科学传播工作。2013年以前,中科院并没有专门的部门来管理和统筹中科院的科学传播活动。2013年传播局建立后,中科院的科学传播活动有了局级单位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并有了专门的部门负责与媒体开展的科学传播活动。在长期的实践中,中科院在与媒体开展科学传播活动方面也形成了系统化规范化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主要包括:新闻发布和新闻专题策划的传统模式以及“资源支持”和“内容合作”的综艺节目参与新模式。不同的模式下中科院与媒体的互动方式及合作领域也有所不同。传统模式主要通过科学新闻报道的方式将中科院的新近研究成果传播出去,而新模式则是通过参与娱乐化综艺节目的方式来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在新模式的探究上,本文选择了湖南卫视《我是未来》以及央视《机智过人》节目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探究了中科院在创新传播渠道方面与媒体开展科学传播活动的具体实践以及互动过程。这种通过娱乐化节目传播科学信息和知识的方式也是未来科学传播的发展趋势。
其他文献
昆曲作为世界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并延续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本研究从昆曲受众的视角出发,采取案例分析法与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昆曲所承载的文化记忆在现代家庭中的传承路径与方式,以及昆曲能否为现代家庭的成员建构起身份认同、重构家庭的亲密关系。  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研究缘起、文献综述、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部分阐述昆曲的发展历史,并通过对昆曲经典剧目
学位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着信息传播的方式。可视化的出现带来了新颖的呈现形式,也影响了人们阅读和思考的习惯。数据新闻以数据为新闻来源,以可视化为呈现方式,是这两种热潮下的产物,是顺应时代的浪潮,也是媒体内部变革的需要。  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数据新闻在新闻实践中迅速占得一席之地,可视化的呈现形式也因其利用人们对图像的快速识别能力减轻受众认知难度而备受瞩目。这种生产方式的变迁必然会在
学位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大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从纸质媒体转向了更丰富的媒介。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政府部门纷纷设立“两微一端”,以期扩大传播范围,更好地实现信息发布和民生服务功能;纸质媒体也纷纷开始向新媒体转型,尝试在多个平台,引入多种媒介,走媒体融合的道路。  在这个过程中,有的政务新媒体不断推陈出新,紧跟时下热点积极引导舆论、提供信息,在形式上也不断尝试,吸引用户关注;但与此同时,也有部
学位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网络信息超载、爆炸的时代,移动互联网技术一方面拓展了人们获取和阅读信息的可能性边界。随着中国经济成熟化,中产阶级群体不断壮大,人民总体文化消费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创作者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及视频网站等平台试水“自媒体”,大量消费者为视频、图文、音频、直播等形式多样的知识产品付费,知识付费正在成为大众生活的关注焦点。  著名自媒体吴晓波频道在知识付费行业以财经领域为细分,经过多年耕
学位
随着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二十年的大发展,大众投资者的高涨热情和专业金融素养不足的矛盾逐渐暴露,投资者教育工作亟待强化。财经媒体作为资本市场和中小投资者的链接者,在发挥投资者教育作用上具有天然优势,同时作为社会的瞭望哨、守望者,我国财经媒体理应在投资者教育这一领域承担重要的职能和责任,以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社会稳定。这不仅是媒体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也对媒体树立公信力具有更为实际的意义。  本文研究三大证
学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传播的研究文献虽然在不断增多,但是从传播效果研究出发,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播的综合性探究十分匮乏。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是一种动态的、活态的传承,最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形式主要以人为载体进行口传心授、收徒授友为主。而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被发掘于广大县域的草根文化,其本身具有层次水平较低,内容质量参差不齐,遗产
见义勇为这一传统道德观念正在受到越来越多负面因素的挑战。距离“彭宇案”的发生虽然已经过去十二年,有关当年这一案件的事实真相也早已真相大白,但自此以后有关“扶不扶”的讨论却从来没有停止,这不仅成为萦绕在国人心中的道德难题,也成为考验当下中国社会道德状况的“试金石”。自“彭宇案”后,从2006年到2018年,“小悦悦事件”、“郑州李凯强案”、“天津许云鹤案”、“淮南女大学生扶老人被讹“等等案件都先后把
社会剧烈转型的当下,社会阶级矛盾的导火索越发易被点燃。频频发生的重大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向我们展现了社会矛盾的难以把控性,这就对政府提出了相较以往更高的应对要求。因此,积极参与互联网的政务治理,是政府部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策略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政府在如何利用新媒体妥善处置网络舆情、引导网络舆论并利用互联网手段化解社会危机,以维护社会稳定和增强政府的权威性上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如何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绿色营销理念以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为出发点,将社会发展与企业发展融为一体,使企业的发展回归自然,趋于理性,然而在多年的推广中,宏观的绿色消费态度-行为仍存在缺口。再者,消费者对绿色消费领域的了解十分局限,绿色日化用品的概念时常被消费者忽略。本文从这一现象出发,以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探讨日化企业。  首先,笔者对国内外绿色消费的相关定义进行梳理,将
自詹姆斯·凯瑞集结其系列论文成果以及演讲稿资料而形成传播的文化维度研究之后,传播的仪式观就以明显区别于传递观而被广泛使用在对诸多文化现象的解读上。本文即以传播的仪式观作为理论出发点,来摸索苹果手机新品发布会这一新型的文化现象,探讨其在仪式化建构过程以及随后的传播过程中所使用的指示符号和传播特征;并考察在此基础上仪式意义生成之后,所浮现的“狂欢”现象,进一步研究现实语境下的“狂欢”与理论话语体系中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