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东煤与生物质混燃特性及循环流化床中床料团聚和灰沉积特性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sk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结构决定了煤炭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支柱型资源。准东煤预测储量高达3900亿吨,大规模开发利用准东煤有利于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但在“双碳”战略目标要求下,需要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生物质作为可再生能源,是仅次于三大化石能源的第四大能源。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有利于改善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及化石能源危机。大量理论研究及实炉运行数据表明,在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中进行煤与生物质掺烧是目前成本较低、前景较好的利用方法之一,但循环流化床燃烧高碱燃料时可能引发床料团聚和灰沉积问题,严重限制其规模化应用。基于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首先,本文在热重-红外-质谱(TG-FTIR-MS)联用系统中开展了准东煤与柳枝稷、木屑、小麦秸秆的混燃实验,总结了准东煤与生物质的混燃特性以及相关气体产物的析出特性,进行了反应动力学计算,确定了混燃过程的最佳机理函数,建立了准东煤与生物质混燃过程的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表明:(1)柳枝稷、木屑和小麦秸秆均能强化准东煤的燃烧特性,促进准东煤在低温区的放热能力,有利于燃烧前移,使其燃烧过程放热分布更均匀。(2)仅在生物质挥发分析出及燃烧阶段发现小分子可燃物(乙酸(CH3COOH)、甲酸(HCOOH)、甲醇(CH3OH)、乙醛(CH3CHO)和乙烷(CH3CH3))的析出和燃烧,这是因为上述物质为生物质热解的主要产物,一般在低温及氧气不足条件下生成。(3)简单的一级和二级反应机理函数不能正确描述样品燃烧过程。利用Coats-Redfern积分法,对常见的9种机理函数进行反应动力学计算,得到了准东煤与生物质混燃过程对应的最佳机理函数。在上述研究基础之上,在0.2t/d循环流化床燃烧实验台上进行了准东煤与柳枝稷的掺烧实验,研究了柳枝稷添加量对炉膛燃烧状况和污染物气体排放的影响,总结了掺烧过程的床料颗粒团聚和灰沉积特性,阐明了准东煤与生物质掺烧过程的碱金属迁移转化机理。研究表明:(1)柳枝稷的加入使得炉膛高度方向燃烧更加均衡,改善了炉膛高度方向的温度分布,提高了燃烧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与TG-FTIR-MS分析一致。此外,与纯燃准东煤相比,柳枝稷的加入有效降低了SO2、NO、NOx的排放浓度,并且随着柳枝稷添加量的增加,减排效果越明显。(2)在床料团聚特性方面,循环流化床掺烧过程中出现了明显床料颗粒团聚,但随着柳枝稷添加量的增加,床料团聚并未发生恶化。底渣颗粒主要由未团聚颗粒与团聚粗颗粒组成。未团聚颗粒表面形成一层富含Ca/Mg/Fe的包覆层,而团聚粗颗粒则由大量富含Na/Ca硅酸盐或硅铝酸盐的床料颗粒粘附形成。Ca/Mg/Fe粘性包覆层和低熔点Na/Ca硅酸盐或硅铝酸盐的出现,促进了床料颗粒团聚。(3)通过空冷取样探针模拟实际CFB不同位置的受热面,获得了受热面特性及受热面布置对其的影响。研究发现,炉膛顶部取样探针(1号)表面积灰均呈灰褐色均匀薄层,但两者沉积灰成分存在较大差异。与1号取样探针相比,分离器出口取样探针(2号)表面积灰更为严重,且其迎风面积灰呈明显层状分布,外层由松散细灰组成,而内层则形成致密烧结灰锥,其主要由Na/Ca/Mg硫酸盐和硅铝酸盐类低熔点物质组成。低熔点Na/Ca/Mg矿物质的富集显著增加飞灰的沉积与烧结倾向,诱导受热面沾污结渣。
其他文献
随着垃圾焚烧发电的不断发展,烟气脱酸越来越受到关注。脱酸塔内合理组织气液流动,实现气液充分混合,是提高液滴利用率,实现高效脱酸的关键。研究脱酸塔内气液分布、气液混合及液滴群蒸发特性,对指导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喷雾干燥脱酸塔内气液混合问题,采用Euler-Lagrange方法,对塔内的烟气流动和液滴群运动及蒸发进行模拟。先研究了塔内气液分布和液滴群蒸发的基本特性,建立液滴群无量纲径向位移和散布程度
学位
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大带来了严峻的能源和环境问题,严格的排放法规对内燃机技术(高效率,低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稀薄燃烧为代表的燃烧方式逐渐成为汽油机高效清洁燃烧的主要研究方向,稀薄燃烧能够有效的改善汽油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同时还能降低HC和CO排放,但汽油在稀薄极限条件下的火核形成难和火焰传播慢等问题限制了稀燃汽油机的发展。本研究将环己烷作为环烷烃的代表加入到汽油燃料替代物中,以满足燃料在稀薄工况
学位
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是太阳能规模化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其中,直接产生蒸汽(Direct Steam Generation,DSG)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具有系统结构简单,可获得较高蒸汽温度,以及投资和运营成本低等优势,具有广泛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DSG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过热汽温响应具有明显的惯性和非线性。由于太阳辐射的间歇性和随机性波动,DSG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经常性地出现工况的大幅度变动,导致集热系
学位
近年来,大量的CO2排放造成了严重的“温室效应”及引发的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发展。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问题,同时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电化学还原CO2技术因其反应速率快、可在常温常压反应等优势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时此方法能够将可再生能源中间歇式、不稳定的电能用于电化学还原,也是一种新型储能方式。目前,电化学还原CO2生成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附加价值的多碳产物是研究热点之一,其
学位
有机朗肯循环(ORC)作为一种中低品位余热利用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一次能源利用率,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ORC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系统内不凝性气体对工质的冷凝传热过程影响大,使系统输出功和热效率明显降低。目前关于不凝性气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热管、制冷、蒸汽冷凝等领域,而对ORC中不凝性气体的影响研究较少。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构建了含不凝性气体的ORC系统热力学模型和冷凝器凝结传热模型
学位
微流控芯片体积微小,比表面积高,在能量传递和物质传输方面颇具优势,因此具有样品消耗量小、反应迅速、灵敏度高、高度集成化、便于携带的特点。这使得微流控芯片在生化检测、材料合成、能源高效应用等领域极具应用前景。在生化分析和检测过程中,样品溶液浓缩处理是重要的中间环节,也是提高检测灵敏度的最佳方法。光热蒸发浓缩技术通过光照射在流体或者光热材料,产生光热效应对样品溶液进行加热,可以实现非接触式的样品浓缩,
学位
钝体结构的涡致振动是自然界和许多工程领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结构涡致振动是流体机械及动力工程设备中与安全相关的重要问题。钝体的旋转是最简单的涡致振动控制方法之一。圆柱作为海洋工程中最为常见的钝体结构,圆柱的旋转可以增强或是抑制圆柱的振动响应,因此旋转可应用于涡致振动能量收集以及振动控制。在海洋工程和深海钻探等工程领域中,暴露于海水冲刷之下的细长旋转结构可以观察到旋转圆柱的双自由度涡致振动。本文综合考
学位
CO2作为一种无毒、不可燃的自然工质,因其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和优良热物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新型发电系统和低品位余热回收中,不仅能够显著减小热力系统的体积,还能够有效提高循环热效率。超临界CO2的热物性在拟临界点(Tpc)附近随着温度变化十分剧烈,产生复杂的边界层结构,引发传热强化与恶化。传热恶化通常伴随着壁面温度的突升和传热系数的骤降,使得换热过程的不可逆损失增加,系统的循环热效率降低,且会加速管道
学位
热工过程机理复杂难以由数学模型精确地描述。此外,热工过程还常常表现出明显的迟延和惯性等特征。模糊控制方法通过把专家经验总结成模糊规则便可设计控制器,能够适用于复杂系统的过程控制。现有的模糊控制由于未对大迟延和大惯性采取有效地处理,在热工过程控制上存在局限性。采用把对象预测输出信息纳入控制决策的预测控制技术是处理大迟延和大惯性控制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如果将基于被控对象的预测输出偏差信息作为模糊控制器
学位
在能源危机与“双碳”目标的驱动下,发展清洁能源已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焦点。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作为一种储量巨大且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资源,将其能源化利用有望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重要途径。在众多能源化利用技术中,生物转化技术过程温和、环境友好,极具应用前景。然而,转化过程中所使用的传统的生物反应器存在高粘度生物质浆液混合效率低、反应器中剪切速率过大导致酶失活等一系列问题,制约了生物质的高效生物转化。因此,发展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