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胃红花黄色素通过抑制肠(GIP)-脂肪(GIPR)轴改善肥胖瘦素抵抗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ello_ju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肽(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olypeptide,GIP)是一种由小肠K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肠促胰岛素分泌肽,通过与胰岛β细胞上GIP受体(GIPR)结合,刺激餐后胰岛素的分泌。现在研究发现,GIP还是一种促肥胖激素,能够与脂肪细胞上GIPR结合,促进脂肪合成和储存,是高脂膳食摄入情况下,肥胖和瘦素抵抗发生的驱动因素。红花黄色素(saffloweryellow,SY)是传统中药红花的主要水溶性成分。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SY对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DIO)小鼠还具有减肥作用,且灌胃干预的减肥效果比腹腔注射更佳,提示SY可能主要通过胃肠道发挥减肥作用。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SY基于小肠(GIP)-脂肪(GIPR)轴的减肥和改善瘦素抵抗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本研究涉及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两部分。动物实验:C57BL/6J雄性小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9周,构建高脂膳食诱导肥胖(diet-induced obesity,DIO)小鼠模型,再随机分为 4 组(n=10/组):普通饮食对照组(SF-Saline),高脂膳食对照组(HFD-Saline),高脂膳食125mg/kg SY干预组(HFD-125mg/kg SY),高脂膳食 250mg/kg SY 干预组(HFD-250mg/kg SY)。干预组分别给予125mg/kg和250mg/kg的SY灌胃,每天一次,共12周,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实验期间:(1)每周称量2次体重并记录3次摄食量。(2)干预8周后,依次行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腹腔注射胰岛素耐量试验。(3)干预9周后,行瘦素敏感性试验。(4)干预10周后,将小鼠放入代谢笼,进行能量代谢监测。(5)干预12周后,处死小鼠,取小鼠脂肪组织和肝脏重量称重。(6)取部分附睾脂肪组织、肝脏和小肠用10%甲醛固定,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7)提取肝脏、皮下和附睾脂肪组织RNA,采用RT-qPCR方法检测脂肪组织中瘦素和GIPR及其受体后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和肝脏组织中脂肪合成和分解相关基因的mRNA水平。(8)收集血清,检测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9)收集盲肠内容物,提取DNA,行肠道菌群16S rRNA全长(V1-V9)扩增子测序。细胞实验:1.小鼠STC-1小肠内分泌细胞系:体外培养STC-1小肠内分泌细胞系,给予10、50和100mg/L SY干预12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检测GIP水平,同时观察SY对STC-1细胞中GIP及其调控因子基因的表达变化。2.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系:体外培养3T3-L1细胞系,然后诱导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给予10、50和100mg/L SY干预24h,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GIPR和瘦素及其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然后再使用1nmol/L GIPR激动剂(GIP1-30)和SY干预脂肪细胞,观察SY的上述效应是否因GIPR被激动而发生改变。3.人HepG2肝癌细胞系:体外培养HepG2肝癌细胞系,给予400μM棕榈酸(palmitic acid,PA)溶液干预12h构建“脂肪肝”体外细胞模型,10、50和100mg/L SY干预24h后,分别采用油红O染色和RT-qPCR的方法,观察SY对HepG2细胞内脂质含量以及脂肪合成、分解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动物实验结果如下:1在整体水平上:(1)125mg/kg和250mg/kg的SY灌胃干预后,DIO小鼠的摄食量分别降低至HFD-Saline组的85.0%和90.8%;体重增长量分别降低HFD-Saline组至56.0%和44.6%(P均<0.05)。(2)在OGTT和IPGTT中,与高脂膳食对照组相比,125mg/kg和250mg/kg SY干预组小鼠血糖下降更快;在IPITT中,小鼠对外源性胰岛素反应更灵敏。因此,AUC也较高脂膳食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进一步发现,125mg/kg和250mg/kg SY干预后,OGTT的AUC均较IPGTT试验明显降低,分别减少到IPGTT的85.4%和87.8%(P均<0.05)。而高脂膳食对照组中,OGTT和IPGTT的AUC无明显差异。提示,SY可能通过影响胃肠道激素的分泌改善DIO小鼠糖耐量。(3)能量代谢监测显示,125mg/kg SY干预组小鼠的能量消耗是高脂对照组小鼠的1.1倍(P<0.05)。(4)瘦素敏感性试验发现,SY干预组中,与注射生理盐水的小鼠相比,注射外源性瘦素的小鼠体重增长量和摄食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5)250 mg/kg SY干预后,DIO小鼠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2在组织水平上:(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高脂膳食对照组相比,125mg/kg和250mg/kg SY干预组小鼠小肠黏膜上皮GIP染色明显变浅,提示SY可以抑制GIP的表达。(2)H&E染色结果表明,125mg/kg和250mg/kg SY干预后,小鼠附睾脂肪细胞体积均明显变小,肝脏脂肪变性也显著减轻。(3)125mg/kgSY干预后,DIO小鼠皮下脂肪组织中GIPR的表达降低至高脂膳食对照组的51.1%,而附睾脂肪组织中的IL-6表达降低至对照组的33.7%(P均<0.05)。(4)125mg/kgSY干预后,DIO小鼠皮下脂肪组织中瘦素受体的表达增加至高脂膳食对照组的3.6倍,而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3降低至对照组的31.6%(P均<0.05)。250mg/kg SY干预后,皮下脂肪和附睾脂肪组织中瘦素受体的表达增加至HFD-saline组的3.3 倍和 2.8 倍(P均<0.05)。(5)125mg/kg 和 250mg/kg SY 干预后,DIO小鼠肝脏组织中脂肪酸合成酶(fattyacidsynthetase,FAS)的表达也分别降低至对照组的46.8%和47.5%(P均<0.05)。(6)盲肠内容物肠道菌群16S rRNA全长扩增子测序显示,SY干预可以显著增加DIO小鼠盲肠内容物中Bacteroidesacidifaciens和Bacteuroidesvulgats菌的相对丰度。细胞实验结果如下:1.小鼠STC-1小肠内分泌细胞系:(1)给予50和100mg/L的SY干预12h后,STC-1细胞培养上清液中GIP水平分别降低至对照组的72.4%和60.5%(P均<0.05)。另外,STC-1细胞中GIP的mRNA水平也分别降低至对照组的84.7%和85.7%(P均<0.05)。(2)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浓度SY干预还可以显著减少GIP转录调节因子,包括调节因子 X6(regulatory factor x6,Rfx6)、胰腺和十二指肠同源盒-1(pancreatic and duodenal homeobox 1,Pdx-1)、ISL-1 和 GATA4 等基因的表达(P均<0.05)。2.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系:(1)给予50mg/L的SY干预24h后,3T3-L1脂肪细胞中瘦素的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降低至对照组的42.7%和74%(P均<0.05);同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磷酸化水平增加,增加至对照组的1.48倍(P均<0.05)。(2)100mg/LSY干预后,GIPR的表达降低至对照组细胞的74.8%,IL-6和促进甘油三酯合成的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A desaturase 1,SCD1)的mRNA水平也分别降低至对照组的85.0%和59.6%(P均<0.05)。(3)同时使用1nmol/L GIPR激动剂(GIP1-30)和50、100mg/LSY干预24h后,3T3-L1脂肪细胞中瘦素的mRNA水平与单独使用GIP组无明显差异,提示SY抑制瘦素的作用消失。3.人HepG2肝癌细胞系:(1)给予400μMPA干预HepG2细胞12h后,油红O染色定量分析显示,细胞内脂质含量升高至对照组的1.5倍,提示“脂肪肝”体外细胞模型构建成功。10,50,100mg/L的SY干预24h后,PA造模的HepG2细胞内脂质含量分别降低至对照组细胞的的80.5%,80.5%和73.8%(P均<0.05)。(2)进一步检测发现,脂肪合成相关基因乙酰辅酶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和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等基因的mRNA水平也明显降低。研究结论:1.125mg/kg和250mg/kg SY灌胃干预对DIO小鼠均具有显著的减轻体重、抑制摄食、改善糖代谢和肝功能的作用,且125mg/kg SY的减重和改善糖脂代谢作用较250mg/kg更显著。2.SY的作用机制,一方面通过抑制GIP转录调节因子的表达,减少DIO小鼠小肠GIP的表达和分泌;另一方面通过抑制脂肪组织GIPR及其受体后信号通路,降低血清瘦素水平,最终发挥改善肥胖脂肪组织瘦素抵抗的作用。3.SY的减重和改善糖脂代谢作用还可能与恢复肠道菌群稳态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旨在验证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患者中,术前生育指数评分(Endometriosis Fertility Index,EFI)术前预测模型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自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内分泌生殖中心,因不孕症行宫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查阅、收集相关术前及术中资料,分别计算其术前EFI预测得分及术后EFI分数,计算其临床一致率及数值一致率,用加权Ka
学位
研究背景新冠病毒的爆发给全球人民的健康及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威胁,是二十一世纪新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WHO定义了五种关切变异株(Variants of Concern,VOCs),其中Alpha、Beta、Gamma和Omicron变异株均具有N501Y位点突变,501位点突变使病毒与ACE2受体的结合更紧密,导致病毒株的致病力增强。本研究将应用新冠原始毒株WH-09与具有N501Y突变的Beta
学位
目的非生长激素缺乏的矮小症患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是临床挑战,其中伴有躯干、四肢或颅面骨骼等骨骼异常相关矮小症的诊治更为困难。随着基因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矮小症的基因缺陷被逐步发现,包括编码骨胶原蛋白的基因突变,如Ⅰ,Ⅱ,Ⅸ,Ⅹ和Ⅺ型胶原缺陷常导致身材矮小和骨骼异常。本研究通过单中心队列研究,探讨伴骨骼异常矮小症患者的遗传学病因构成,评估骨胶原蛋白基因突变发生的频率,并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对重组人
学位
研究背景肿瘤转移与病人预后不良相关,是肿瘤病人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肿瘤转移作为治疗目标的重要性不能低估。在转移播散过程中,原发肿瘤的癌细胞可作为单个细胞或多个细胞侵入周围组织,入侵的癌细胞通过血管壁直接内渗(Intravasation)迁移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如果它们在剪切应力和血液中的保护性免疫细胞的作用下存活下来,它们最终可以附着在血管的内皮细胞上,在合适的位点循环癌细胞渗出(Extrav
学位
背景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为机体所需的各种血细胞,不仅具有重建造血和免疫系统的功能,而且可以跨系统向肝脏细胞、心肌细胞等方向分化,对于多种组织器官的维持、再生有着重要作用。血清剥夺反应因子(Serumdeprivation-responseprotein,SDPR),为胞膜窖调节蛋白家族成员,参与胞膜窖形成和发生。胞膜窖是信
学位
目的探索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检测正常中耳微生物的有效性,明确正常中耳腔内微生物的组成特征,为中耳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于我院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术、镫骨底板开窗术及侧颅底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20耳/18人)的中耳拭子,以无菌生理盐水的阴性对照,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样本中提取到的DNA进行测序并进行物种注释,分析正常中耳内微生物的组成特征。结果1.宏基因组测序技术于17例中耳拭子样本中检测
学位
目的:通过收集我院APS并发PE/子痫孕妇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干预措施、妊娠结局及难治性OAPS的相关诊治策略,为孕期母胎监测及管理提供临床依据,以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21年5月于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203例AP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PE/子痫的15例患者为研究组,余18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干预情况及妊娠结局,并分析难治性OAPS
学位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低剂量在高危人群早期肺癌筛查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进行早期肺癌筛查的160例高危人群的临床资料,所有纳入对象均进行低剂量多排螺旋CT (Low dose CT,LDCT)及常规剂量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图像质量、肺结节及其他病灶检查率、恶性肺结节影像征象、肺结节随访结果、CT辐射剂量。结果:低剂量多排螺旋CT检查的图像
期刊
目的:探索非诺贝特治疗难治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患者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方法:纳入64例对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应答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维持原有UDCA治疗(13~15mg·kg-1·d-1),实验组在原有UDCA治疗的基础上联用非诺贝特治疗(200mg/d)。两组受试者均规律随诊
学位
第一部分目的:建立儿童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表达检测方法,确立参考值范围,并初步探讨其在Ⅰ型干扰素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健康儿童外周血28份提取RNA并逆转录为cDNA,将得到的cDNA进行混合,然后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的方法分别检测每个样本IFIT1、IFI27、IFI44L、ISG15、SIGLEC1、RSAD2 的相对表达量,将 6 个 ISGs 的中位数作为该样本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