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液流电池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nchP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系液流电池作为电化学储能装置之一,具有设计灵活、能量和功率解耦、安全性高和成本较低的优势,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水系液流电池中,水溶性的电解质分子是整个体系的核心材料,它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电池的性能好坏。为了推进高功率密度、高能量密度和长期循环稳定的水系液流电池的发展,目前已开发的电解质分子仍然存在一些科学问题亟需解决,例如,氧化还原动动力学较慢,溶解度较低,跨膜渗透速率较快,稳定性较差等。本文主要针对水系液流电池的电解质材料,通过合理的设计、制备和表征,提高电解质分子的各方面性质,以实现高性能水系液流电池的应用。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以2,5-二羟基-3,6-二甲基-1,4-苯醌(DMBQ)电解质分子为例,通过化学结构改性和低成本催化剂两种策略有效地改善DMBQ的氧化还原动力学速率,进而提高整个液流电池的功率密度和能量效率等宏观性能。一方面,我们将DMBQ的两个甲基基团通过化学合成的手段替换为两个甲氧基,降低了分子的最高已占据分子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轨道的能量差,分子的动力学得以提升。另一方面,我们将自制的催化剂涂覆于电极表面带来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和更高的导电性,提高了分子在电极表面反应的动力学速率。通过电化学表征,这两种策略都显著降低了苯醌衍生物的氧化还原电荷转移电阻,提高了基于苯醌衍生物的水系液流电池的功率密度和能量效率;(2)采用表面活性剂增溶策略解决了甲基紫精(MV2+)在水中无法两电子可逆转移存储的科学问题。通过将MV2+和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DTAC)简单混合,MV2+两步还原后的MV0可进入表面活性剂形成的胶束中,实现在水中溶解的效果,从而有效地实现第二个电子的可逆氧化还原。循环伏安(CV)测试结果表明,MV2+和DTAC混合液的CV曲线展现出两对较为对称的氧化还原峰。同时,基于MV2+-DTAC的电池在运行过程中展现出两个充放电平台,意味着MV2+确实发生了两电子的可逆转移,证实了表面活性剂增溶的有效性;(3)采用分子结构改性策略,在紫精(MV)分子上引入含氧季胺化侧链合成了一种紫精衍生物(BTMAE-Vi),增大了电解质分子的分子体积、荷电量和分子极性,从而减小其跨膜渗透速率,同时提高分子的溶解度。当BTMAE-Vi只涉及单电子氧化还原过程时,液流电池数据显示了每圈99.996%的极高容量保留率;(4)报道了基于EuCl3的电解质分子作为水系液流电池的负极电解质。利用配位化学策略来调节Eu3+的氧化还原性质、水溶解度和稳定性,筛选出低电势、高溶解度和高稳定性的铕配合物EuDTPA。电池展现出1.56 V的高电压和99.997%/圈的高容量保留率,实现了高电压、长时间循环的水系液流电池的应用。
其他文献
相比于传统的商用石墨负极(372 mAh g-1),锂金属负极拥有其十倍的比容量(3860 mAhg-1),是支持未来更高能量密度锂电池体系最有希望的负极候选材料之一。然而,实现基于金属锂负极的锂金属电池商业化应用,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例如,金属锂在电化学沉积时,表面生长的锂枝晶极易刺穿隔膜引起内短路,严重影响了锂金属电池的安全性;此外,在循环过程中,锂金属巨大体积变化会导致剧烈的界面波动,
学位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中眩晕疾病的分布特征及规律,探讨并分析肿瘤患者眩晕的常见病因,减少临床误诊及漏诊,为进一步提高肿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采用普查方法,调查2020年3月至2020年9月就诊于我院肿瘤科的1 273例患者,共收集124例眩晕的肿瘤患者,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辅助检查分析明确眩晕病因,并分析疾病特征及规律。结果:肿瘤患者的眩晕
期刊
以生物质资源为原料合成高性能的生物基材料及其单体是一项十分具有前景的研究方向,同样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其中,糠醛(FAL)以及5-羟甲基糠醛(5-HMF)可由生物质资源转化制得,它们被视为生物质呋喃类平台分子,通过对它们的催化转化,可合成多种生物基材料单体,如单呋喃类材料单体、双呋喃类材料单体、内酯类材料单体、脂肪族二元醇和脂肪族二元酸等材料单体。尽管目前基于糠醛和5-羟甲基糠醛为原
学位
目的:观察评价颈性眩晕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灸治疗的有效性及临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选取120例颈性眩晕临床病例,均于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收治,根据数字抽取法予以随机分组,对照组(60例)施行常规治疗,与观察组(60例)施行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有效评估。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然更高,具有显著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的颈肩痛程度、眩晕
期刊
文章以“连接体模型中的机械能守恒问题”为例,在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引导下,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整合、分析设计,对学生情况和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围绕大概念的核心问题教学模式的四个环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反思提升—运用反馈”实施课堂教学,探索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
期刊
目的:评价前庭外周性眩晕患者前庭康复的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6月北京康复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确诊的前庭外周性眩晕患者153例(其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47例,梅尼埃病38例,突发性聋伴眩晕26例,前庭性偏头痛23例,前庭神经炎19例),随机按照2∶1样本量匹配,试验组103例患者采用前庭康复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50例仅口服药物治疗。分别在开始治疗时、治疗4周时和
期刊
随着化石能源日渐消耗造成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寻找化石燃料的替代品已引发全球高度关注。太阳能凭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分布广泛的特点成为化石燃料理想的替代品。开发光催化材料实现太阳能到化学能的高效转换,可以有效地存储太阳能作为可持续能源载体(如氢气),应对目前的环境和能源问题。在各种光催化材料中,聚合物氮化碳(polymer carbon nitride,简称PCN)作为一种新型半导体聚合
学位
全球化石燃料的不断消耗,推动了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的迅速发展,以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电池作为一种高能量、高功率的储能体系,在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存储方面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中,锂离子、铅酸、液流、钠硫等可充电电池体系虽然有望被应用于大规模储能,但是它们仍存在着许多不足,比如锂离子电池和钠硫电池的低安全性、铅酸电池的短寿命以及液流电池的高成本。因此,开发具有长寿命、高安全和低成本的新型可
学位
随着中国提出要在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的峰值,清洁能源的进一步发展利用已是当务之急。近年来,利用半导体光催化剂来吸收光能,进而通过催化水分解产氢、二氧化碳还原和生物质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燃料和化学品等反应将光能转化存储为化学能已经成为研究热点。硫化镉量子点是一种优秀的半导体光吸收材料,具有合适的能带位置、优异的可见光吸收能力、巨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表面可调节位点和极高的消光系数等一系列优点,被广泛应用
学位
偏头痛相关性眩晕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包括前庭性偏头痛和良性阵发性眩晕,但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本研究基于偏头痛发病机制所涉及的三叉神经血管系统的反复激活可能引起前庭功能损伤,以及前庭性偏头痛头痛与眩晕发作顺序不同的临床特点,探讨偏头痛相关性眩晕的发生机制并综述其治疗进展,以为临床预防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