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五种土地经营模式分析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ygtw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地经营制度的伟大创造。随着国内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地农民积极探索新的土地经营模式,多样化案例不断出现,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发展进入新阶段。在新的改革大趋势下,怎样对农民自发创造的各种土地经营模式进行合理分类?怎样把握这些模式的产权制度基础和特征?如何对不同模式的管理效能和土地经营效率进行评价?如何对这些模式的长期前景进行预期分析?这些问题非常重要,国内外学界已经积累了不少文献,但系统性的比较研究目前还是一个薄弱环节。根据大量田野调查和理论思考,按照产权制度和产权特征,可以把目前国内多样化色彩的农村土地经营活动分成五种基本模式,即小农经营模式、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合作经营模式、公司经营模式和集体经营模式。在此基础上,根据产权理论和地租理论,构建了一个由结构激励、经营效益和交易成本构成的土地经营产权效率分析方法,对五种土地经营模式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揭示五种模式运行的利弊和制约它们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最后提出可行性和可能性的改进思路、意见。通过分析比较,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每种土地经营模式都不存在绝对的优势。小农经营模式的政治型交易成本和管理型交易成本都偏低,市场型交易成本不定;生产力有所发展,但空间有限;通常情况下能保持较高的土地产出率和资本收益率,但资本收益总额空间有限。如果要在较小规模土地上获得较高收益,小农应使土地非粮化,从事经济作物种植。以松江家庭农场为代表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取得了较高水平的生产力发展和土地产出率,从而保证了粮食安全,但是其政治型交易成本和管理型交易成本都偏高,资本收益率偏低。中等资本收益总额的获得是靠较高的财政补贴维持的。合作经营模式能够带来较高水平的生产力发展、较高的土地产出率、较高的资本收益率和中等资本收益总额,但是其政治型交易成本和管理型交易成本都偏高。乡村经济精英和外来资本主体在合作经营模式中占主导地位,一定程度上体现资本与劳动雇佣关系。公司经营模式在所有经营模式中能比较快地促进生产力发展,获得的资本收益总额空间也较大,但是其政治型交易成本和管理型交易成本相对较高,市场型交易成本比较特殊,土地产出率和资本收益率都比较低,导致种植环节利润微薄。集体经营模式能带来较高水平的生产力发展、资本收益率、资本收益总额和其它社会效益,市场型交易成本偏低,但是其政治型交易成本和管理型交易成本偏高。同时,集体经营模式下耕地出现非粮化,以经济作物种植为主。第二,一定区间内土地经营规模与地租呈现正比关系,地租进而影响资本收益率和资本收益总额的高低。土地经营规模与地租之间呈现以下基本关系:在较小经营规模范围内,地租保持不变,而且较低;超出一定规模,地租会逐渐上涨达到上限值;之后不管经营规模多大,地租可能都保持在上限值。种植经济作物的土地地租下限值要高于粮食作物的地租下限值,而且在相对较小规模上就开始上涨。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前提下,农村土地经营中存在地租越高、资本收益率越低的基本趋势,地租挤压利润空间的现象比较普遍。地租达到上限值时,资本收益率为零,行政干预也阻挡不住地租的上涨。因而,土地经营规模与资本收益总额并不是一直成正比关系。与经营规模扩张相伴随的是总成本的增加、管理型交易成本的增加以及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增加,加之地租挤压利润,农村土地经营资本总收益存在一个上限值。通常情况下,种植经济作物达到资本收益总额上限值的经营规模要小于粮食作物资本收益总额上限值的经营规模。第三,每种土地经营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都存在关键制约因素。农业收入与非农业收入差距较大和农业生产成本上升较快是所有土地经营模式面临的两个共性问题。除此之外,小农经营模式的可持续性受资本收益总额制约。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商品化迫使小规模土地经营难以支撑家庭生计,在城镇或非农行业难以就业的劳动力、土地经营产品种类调整和其它收入支撑小农经营模式。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可持续性受地租和规模扩大引起的管理型交易成本制约。松江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成功离不开较高的政府财政补贴。地租影响资本收益率的高低。如果家庭农场要获得更高的资本收益总额,可以扩大土地经营规模,但会面临随之增长的管理型交易成本。合作经营模式的可持续性受成员异质化及其引起的管理型交易成本制约。合作社理论要求合作社应是一个成员同质化比较明显的组织,但是中国实践中的合作社是一个复合体,小农、家庭农场、村集体和公司都可能居于其中,他们借助这个平台各取所需。合作社领办主体必须能够克服成员异质化的负面影响和其引起的管理型交易成本。公司经营模式的可持续性受地租和管理型交易成本制约。公司经营模式流转而来的土地地租较高,还要应对长期雇佣人员的激励与监督难题。集体经营模式的可持续性受股份型收益分配和管理型交易成本制约。一旦经营失败,土地经营效益不能支付地租和股份型收益,那么集体合作社则可能解散。合作社管理人员所获得的收入和长期务工人员相当,比之前单干时更少。对合作社管理人员的激励与管理成本较高。第四,可以从四个方面改进农村土地经营模式。一是平衡农村土地经营多元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小农、家庭农场、合作社和公司在土地经营中保持独立的生产经营决策权、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但是在整个产业链中进行合作,各自能获得比不合作更高的资本收益。这种合作要有一种恰当的利益平衡机制。二是完善适合不同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每种土地经营模式都不太可能把所有的市场型交易内化为管理型交易,都或多或少需要一定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过多内化市场型交易都可能存在成本过高和机械设备使用率不高等问题。因而,需要完善适合不同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包括公司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和集体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三是适时引导“家庭农场+合作社”土地经营模式的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土地经营模式的发展具备两个现实条件,即生产力发展水平与资本收益总额需求大幅提升,乡村生产和生活呈现分离趋势。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及其相互作用产生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具体而言,农村土地经营模式发生变迁,要求上层建筑或者说政府职能也要相应地做出调整。政府职能应由补贴型转向服务型,包括以下具体方面:加大农业基础设施资本投入,改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式,降低“家庭农场+合作社”土地经营模式的生产成本;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降低“家庭农场+合作社”土地经营模式的管理型交易成本和市场型交易成本;在普惠金融、新技术应用和产品加工销售方面给予“家庭农场+合作社”土地经营模式更多的支持与指导,提高其资本收益率。四是尊重农民选择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自主权。认识农民类型多样性对农村土地经营模式选择的客观影响,发挥区域内规划服务对农村土地经营模式选择的积极作用。用土地经营产权效率对当前中国农村土地经营进行五种模式的概括并对其管理效能和土地经营效率进行全面比较分析,可能是比较冒险的尝试,希望藉此尝试,能够对推进中国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深入研究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其他文献
自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提出人工智能概念以来,人工智能已经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并几经寒冬和复兴。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兴起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下,人工智能又一次迎来了发展热潮。人们对人工智能充满了满腔热情和浓厚兴趣,甚至已经在讨论我们是否正在迈向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的“奇点”时代。人工智能的理论建立在抽象的哲学思考之上,其本质就是让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人工智
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引入长链疏水单体DAB和刚性疏水单体Ars,采用自由基水溶液聚合得到耐温型疏水缔合聚合高分子PAS,使用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表征PAS分子结构并观察分子链的聚集状态,使用热重仪测试聚合高分子的耐热性,RS6000流变仪测试PAS的流变性能并与常规疏水缔合聚合物对比。结果表明:PAS干粉372℃失重50%,具有良好耐热性;聚合高分子
沸石分子筛是以硅铝元素为主体构成的结晶性多孔材料,其内部的孔道均匀规整,常用于离子交换、气体的吸附分离以及择形催化。SSZ-39是一种具有AEI结构的硅铝酸盐分子筛,在NH3-SCR和MTO等反应中表现出优秀的催化性能,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其合成需要以昂贵的哌啶盐为模板剂,经昂贵的Y型沸石分子筛水热转晶得到。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发了晶种辅助的非转晶法合成SSZ-39路线,但仍需要使用SSZ-39
为激活存货动产的融资担保功能、优化信贷融资担保结构、拓展物流增值业务,近年来,银行金融机构、物流公司和生产经营型企业联合开发出存货动产担保信贷融资的创新模式——动产动态质押。自理论而言,动产动态质押克服了动产静态质押、动产浮动抵押和仓单质押的规则缺陷,融聚了三者的制度优势,兼顾了质物流动性与质权担保力。然而,一方面,创新之融资模式亦为相对脆弱之模式,自2013年至今6年时间里,动产动态质押纠纷猛增
碳钢材料作为一种广泛的工程材料,在航天、建筑、机械制造、工农业生产等诸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全球范围内的金属材料腐蚀问题日益严峻,不仅给我国社会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而且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甚至造成各种灾难性事故等。因此,采取适当的措施抑制金属材料腐蚀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在众多防护手段中,涂层保护法由于其制备方法简单、稳定性强、成本低廉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防护方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工业实力的综合体现,故障诊断技术是航空发动机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也是衡量其先进性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航空发动机结构复杂、系统集成度高,服役环境恶劣、工作状态多变,加之测试条件苛刻、信号信噪比低等因素,其故障诊断挑战度大,诊断质量不易保证。本文从气路分析与性能评价、机械系统故障诊断和多参量信息融合三个方面对国内外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技术进行梳理,剖析存在的主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所面临的生活和精神压力日益增大,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状态也越来越重视。这为瑜伽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打造一个在行业内有影响力的瑜伽联盟品牌也是适时而起。瑜伽联盟需要管理旗下瑜伽场馆,旗下各瑜伽场馆需要管理会员及课程、教室、教练等各项相关业务。因此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在于设计并开发一个适用于瑜伽联盟的会员管理系统,促进瑜伽联盟的信息化建设,为瑜伽场馆节约人力物力成本,提升市
鉴于托盘实际运用中存在的托盘回收困难、多服务中心需求分布不均衡、迂回、空盘和重复运输并存、多次装卸搬运等问题,建立托盘共用系统是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之一。在我国推行托盘共享共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尚缺乏共识性的托盘共享共用技术方法,论文基于多车场路径规划组合优化问题,将托盘共享共用问题转化为托盘再分派条件下多托盘服务中心路径规划问题,为流通领域推广托盘共享共用提供决策依据和模型参考,以提高托盘循环利用
海参作为海珍品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功能活性,是重要的海洋资源。海参多肽通常以海参为原料经蛋白酶酶解、分离纯化而制得。近年来人们对海参活性肽的研究力度不断增大,海参肽的活性功能也已经被大量研究证实。研究表明,人体摄入的蛋白质经消化道酶作用后,主要是以低聚肽的形式被吸收,小分子低聚肽比氨基酸更容易被吸收利用,在人体代谢方面表现出更重要的生物活性。此外,海参多肽己经被证实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降血压、降血
近年来,随着机器人技术在现代工业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被应用到装配线上,实现了装配线的高度自动化,使装配线更具有柔性。双边装配线以其具有缩短线长度,减少装配时间以及提高夹具共享率等优点,在汽车等制造企业被广泛应用。采用机器人装配产品,一方面可以替代操作人员在危险或者可能危害身体健康的环境中工作。另一方面,使用机器人替代工人操作任务能够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装配质量,同时可以便于实现装配线智能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