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285窟《五百强盗成佛图》绘画空间研究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anggui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修建于西魏大统四年至五年之间,是莫高窟现存最早纪年洞窟,亦是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艺术水准最高的洞窟,其南壁的故事画最具代表性,本文从南壁壁画《五百强盗成佛图》出发,以绘画空间为切入点,并综合图像学、美术史和佛教史,以及相关的艺术理论,对《五百强盗成佛图》画面中图像的空间构成与绘画空间的表现方法,以及此幅壁画精神空间的表现进行分析和探讨。从古至今,空间一直是众多哲学家的探索命题,不管是哲学还是美学都取得了相应的成就。而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在固定的平面范围内通过对不同元素的位置安排塑造画面空间,给观者带来特殊的观看体验。这是特定文化背景和时代环境下的空间表达,也体现了古代画师们在早期绘画领域对空间的探索意识。除了对真实空间的再现,绘画更应该追寻的是精神空间。通过对中国古代壁画绘画空间的思考,来解决绘画创作中对画面空间的表现和实践。通过借鉴和吸收所总结的绘画空间表现在今后的创作中加以运用,并在绘画创作中展示对敦煌壁画独特的表现形式。
其他文献
本篇论文主要是以大卫霍克尼的《浪子历程》系列版画作品为研究,从画面构成,内容叙述,形式表达,技法研究等方面来逐一分析此系列作品。大卫霍克尼本人的自传类书目有不少,是以通过其创作者自身来阐述说明其作品。例如:DAVID HOCKNEY的MY EARLY YEARS等的书,而其中一些也已经被中国的学者翻译后成书的,如《我的观看之道》等。同时以霍克尼为研究对象的从他者角度来分析研究的书籍文献也非常之多。
学位
大多数版画家在做版画时,常以唯一的印制样本效果为目标,印出几张或者几十张相同的版画。我认为,他们往往忽视了“版”的复数性运用。这是大多数版画家们做版画的固有状态,是一种惯性的思维。但我觉得复数性在今天,一定可以在新的观念下有所作为,为此我带着这些问题试着挖掘复数性在创作上的可能。本文第一章节从简述复数性版画的背景开始出发,主要通过论述版画属性演变的三个阶段来梳理版画的复数性进化的脉络,分别是复制的
学位
伊萨克·伊里奇·列维坦用自己的一生对大自然的风景进行了优美的诠释。作为一个摆脱了18世纪经典绘画风格的风景画家,他用更多的笔墨表达出自己对于风景画的独到理解。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诗意上的创新和简洁的美。谈列维坦的作品就是谈用绘画来表现大自然的诗意与魅力,谈自然美的迷人之处和它动人心弦的情态。列维坦的画也为我们了解俄罗斯生活中的平凡景象打开了许多新的天地,丰富了我们对自然的理解,提升了我们
学位
吴门画派对明代绘画影响深远,尤其是其中文人画的风气,也影响了当时版画的创作。十竹斋主人胡正言(1584年-1674年)属于当时金陵文人圈,他所处的环境与交友圈决定其刊刻的《十竹斋画谱》与《十竹斋笺谱》主要受众对象是文人雅士。从内容上来看《十竹斋画谱》注重诗画结合,所选择的题材也为文人常画对象,如墨兰、墨竹、墨梅等。从印制技术上来说,《十竹斋画谱》是在版画史中较早使用饾版与掸色技术。使用饾版印刷在印
学位
本文通过对水印木刻的写实语言进行探索和研究,以实践的经验结合理论的知识,讲述作者本人对水印木刻的心得体会。经过长期的刀、板、纸上的实验研究,作者掌握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水印木刻的写实技法的创作流程,并在我们——当然首先是作者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得以实现。本文主要采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广泛吸收学习前辈优秀的水印木刻技法理论,经过借鉴、批判、吸收其中的营养价值,辅以大量的实践图像,形成自己的创作
学位
19世纪的法国,历史画创作依然占据着最崇高的地位,安格尔最重要的老师雅克·路易·大卫便以历史画创作而名垂青史。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新古典主义最为耀眼的旗手——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及其《荷马礼赞》。安格尔以肖像画闻名遐迩,在今人看来似乎顺理成章。然而,如果我们把视角退回到那个时代,肖像画家这个身份对他来说似乎是一种“事与愿违”的荣誉,安格尔本人始终心怀一个理想——成为一名伟大的历史画家。本文试
学位
目的 探讨面孔审美外显和内隐加工的神经机制的异同。方法 对24项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行激活似然估计的元分析,检测了健康成年人在面孔审美加工相关任务中的大脑激活。研究首先通过独立的激活似然估计元分析分别识别面孔审美外显和内隐加工的大脑激活区域,后进行联合分析、差异分析,以评估两种加工之间共同的和独特的神经活动。结果 独立的激活似然估计元分析结果显示,面孔审美外显加工激活了前扣带回,面孔审美内隐加工激
期刊
吉姆·戴恩最早在六十年代的美国从“流行艺术”的通道进入大众视野,尽管早期他与纽约画派来往密切,也进行过“偶发艺术”等“激进”的尝试,但他却在往后艺术道路的探索过程中离流行艺术越来越远,而最终回归到他个人源于内心的艺术追求。吉姆·戴恩大量的作品当中,素描是一直贯穿于他日常创作的自发的营造,尤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吉姆·戴恩直接写生创作了许多人像、植物、古代雕塑等素描作品,这批素描极具视觉表现力。素
学位
本文对于当代艺术中存在的仪式结构思维进行了溯源性质的解读。总文分为隐喻、仪式与神;结构性的仪式框架;仪式结构与当代艺术三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作为下一个部分的铺垫。第一部分:隐喻、仪式与神,分析了仪式思维中重要一个环节——隐喻,以及其在仪式中引申出的相关环节。第二部分:结构性的仪式框架,把仪式的过程和流程可视化为图标形式,总结出其中的构成元素以及其存在的必要性。第三部分:结构性的仪式框架,承接上文的
学位
凯绥·珂勒惠支是德国重要的艺术家,其作品带有无产阶级色彩被鲁迅先生引入中国而广为人知。本文是从珂勒惠支的《织工》组画入手,第一章分析该组画中诸如形式语言、构图特征之类的图像信息;第二章研究珂勒惠支早期石版与铜版技法的特征,临摹《织工》组画中的《穷苦》,根据原作与临摹后的效果对比来分析珂勒惠支创作《织工》组画时所面临的挑战,并从制作者和实践者的视角出发尽可能还原当初的制作工艺,分析珂勒惠支印刷时的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