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razy Journey of Self—realizatioN-A Study on the Insane Women Images in Doris Lessing's Fic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vi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丽丝·莱辛是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也被认为是英国继伍尔夫之后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虽然莱辛的创作题材十分广泛,但女性成长问题却始终是她关注的重心。莱辛笔下的大多数女性,在寻找内心完整自我的精神之旅中,几乎都经历过一段迷失自我的疯狂期,有的走向了彻底疯癫和死亡,有的则成功地走出了崩溃并迎来精神上的新生。然而,正如莱辛1971年再版《金色笔记》序言中所述:“人们精神崩溃时也是一个自我医治,一个内在自我释放矛盾,消除分裂的过程”(Lessing,1971:2)。因此,本文将选取莱辛早、中、晚期三个不同小说创作阶段主要代表作品中那些身份、年龄、生活状态、性情都不尽相同的疯狂女性形象,对其笔下疯女人这一群体进行整体研究。论文中所涉及的这些疯狂女性主人公形象依次为:《野草在歌唱》中的玛丽.特纳,《金色笔记》中的安娜.伍尔夫,《天黑前的夏天》中的凯特.布朗,《简.萨默斯日记》中的简.萨默斯,《又来了,爱情》中的萨拉.德拉姆,以及短篇小说《十九号房间》中的苏珊.罗林斯。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小说可以被看成是莱辛笔下女性寻找完整自我的纵向整体结合,通过对莱辛不同小说创作阶段主要代表作品中这些典型疯狂女性形象进行整体研究,也可以使读者看到莱辛作品中女性自我探讨的整个面貌。
   莱辛笔下这些疯狂女性形象寻找内心完整自我之旅与荣格原型理论中所涉及的个人心理个性化过程正好契合。在荣格看来,一个人寻找内心完整自我的过程就是其心理个性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将依次面对可能出现的以下四种原型,即:人格面具、阴影、阿尼玛和阿尼姆斯、自性。荣格认为,个人心理个性化过程的目的就是要人们通过“正确认识显示在自己生活中的人格面具、阴影、阿尼玛和阿尼姆斯、自性等原型”(Lessing,2003:291),达到认识和实现自我这一人生最终目的。本文对莱辛笔下疯女人形象的整体研究将立足于文本,以荣格心理学理论中所涉及的个人心理个性化过程中依次遭遇的四个原型为全文的理论框架,通过这种结合相关理论层层递进论述人物形象的方式,探讨莱辛笔下那些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生活境遇的女人在寻找内心完整自我的心理个性化之旅上,如何在内在自我矛盾和分裂带来的精神上的巨大压抑痛苦之下,一步一步经历人格分裂和内心崩溃,以至走向彻底疯狂、死亡或新生。
   通过对莱辛笔下这些疯狂女性形象的分析,不仅可以清晰呈现莱辛对现代西方社会生活中女性精神状态和生存危机的关注,也可以看出她对人性的探索和思考,尤其是人性如何在压力和压抑之下走向极端,警示现代女性该如何在个性化之旅中保持和实现完整自我。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现代旅游开发伊始,纳家户村落诠释着“塞上回族文化旅游名城”的宏大意义。本文以旅游开发为背景,以“纳家户村落”为案例,探究“纳家户村落”这一文本的意义多元性。作者首先运用批判话语分析的方法,深入讨论了“塞上回族文化旅游名城”如何构成了庞大的知识体系,并使得“纳家户村落”的多元本土意义边缘化,甚至失声。其次,在这一宏大意义建构的基础上,运用谱系学的方法,不但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塞上回族文化旅游名城”的
期刊
随着中国同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和商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与发展,法律翻译这一基础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如今中文法律文本的英译工作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在看到丰硕成果的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正视法律文本英译工作中存在的个中问题,如版本杂乱,往往一部中文法律对应多种英译本,并且质量良莠不齐,这易造成知识混淆和误解等不利后果。  本文作者特从尤金·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出发,选取《中华人民共
学位
期刊
期刊
期刊
作为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倍受欢迎的女作家,伊丽莎白·盖斯凯尔夫人及其作品在英国文学史中却较少被提及,对她的研究著作也不多见。一方面这或许是由于同时期著名作家众多,另一方面也或许是由于文学批评潮流在近一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化中的不断变换焦点,从现代主义到女性主义的几十年间,以写作英国工业社会人物风貌为主的盖斯凯尔夫人作品在各时期的评论声中渐渐被遗忘。但是,作为英国维多利亚文学伟大遗产的一部分,盖斯凯尔夫人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