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新时代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前提条件。由此可见,城镇化建设一直被政府所关注。但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因此,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选择正确的投融资模式迫在眉睫。现阶段融资模式的局限性逐渐暴露,BOT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随即提出,政府资金紧张问题随即解决,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市政领域、促进投资,带动经济发展。但是BOT投资模式也存在着很多不可控制的风险。基于BOT投资模式的重要性,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学术价值和政策参考价值。文章分为5章,各章相互独立,却又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第1章为导论,对本文研究问题的背景、意义进行了分析阐述,并对本文写作过程中所参考的文献进行了分类综述,并从三个方面入手,分别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目前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难以加速发展的原因以及改变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的角度等。作为全文的研究基础内容,本章还介绍了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为下文的阐述做好铺垫。第2章研究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状况、融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用1978年到2012年基础设施投资额的数据,以及其所占GDP的比例来说明我国目前基础设施建设的状况。我们发现,我国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不多,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占GDP的比重和其占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比重远远还没有达到国际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相当落后。其次,用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规模进行分析,得出的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2015-2020年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巨大,投资金额远远不能满足融资需求,长期的供不应求,严重制约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初步研究,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对其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还对目前我国的融资渠道进行了分析。最后,介绍了BOT最基本的情况,以及BOT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第3章对我国BOT模式的特点以及BOT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其次,对我国两个BOT项目的现实应用进行分析,BOT模式已经在我国各行业都已经开始成功地展开,并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上卓有成效,显示出极大的发展潜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应。最后,还通过BOT模式与其他融资模式的对比分析,得出BOT模式的适用范围、条件、优势以及劣势,在现实应用中,要更加注意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所处经济环境的准确运用。第4章主要分析了BOT模式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以南京地铁二期工程BOT项目和成都自来水BOT项目为例,介绍项目建设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南京地铁二期工程由于是BT项目,风险相对较小;而成都自来水BOT项目通过风险由谁最能控制.就由谁来承担的方式,不仅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还通过中外双方合理地分担融资的风险,降低了项目风险,获得了较好的投资回报。第5章本文的结论以及政策建议部分。基于前文的研究基础,本文从5个方面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BOT模式提出建议,以期对后续的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本文创新之处在于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细化分析,还结合了计量分析模型,从实证角度分析融资现状以及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方面真正存在的问题。同时运用案例对BOT项目风险进行分析,证明BOT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运用的可行性。当然,由于研究范围比较广,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所以无法在每个细节都能进行详细的阐述。在案例分析中,由于资料来源的获取条件有限,只能选择部分行业进行研究分析,所以会存在一些误差,代表性不够强。在实证分析中,由于受所选样本数据来源的可获得性的影响,只能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选择部分数据作为代表,所以可能会存在偏差,这也是本文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