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发电保护和微网保护的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gjun1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等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分布式发电(DG)和微网给电力系统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影响,其中DG和微网对电力系统保护的影响是一个重要方面。DG和微网的接入对电力系统保护造成了哪些影响?电网保护如何应对DG和微网的接入?微网内部的保护如何配置?这些都是DG和微网走向成熟应用前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系统地开展了关于分布式发电保护和交直流微网保护的研究,主要内容为:   并网DG在电网故障情形下的输出特性是分析分布式发电保护和微网保护的基础。本文归纳了目前DG的主流电气结构,得出了四种典型的DG电气模型,即同步发电机、异步发电机、双馈发电机和变换器,并分析了其短路故障特性。针对交流微网面向中低压配网的特点,分析了交流微网的组网结构,剖析了交流微网中有功无功和电压功角的关系,并指出其内在机理。   分析了分布式发电保护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将配电网划分为未实施馈线自动化、实施重合器模式馈线自动化和实施馈线终端单元(FTU)模式馈线自动化三类,从这三个角度展开分析DG接入对配电网保护的影响。对于未实施馈线自动化的线路,分析了DG对电流保护和距离保护的影响;对实施重合器模式馈线自动化的线路,分析了重合器与熔断器配合、重合器与分段器配合、重合器与重合分段器配合以及重合器与重合器配合等几种馈线结构中DG接入的影响;对实施FTU模式馈线自动化的线路,分析了集中处理模式和馈线差动模式结构中DG接入的影响。根据分析得出了DG对配网保护影响的几个普遍性结论,针对这些结论分析了分布式发电保护的策略,将分布式发电保护与微网保护联系起来,并进一步提出了本文的DG和微网的电网接入策略。   宏观上将交流微网保护策略划分为不依赖通信和依赖通信两种。提出了通过设计微网网络拓扑使微网保护不依赖通信的思路。从电力系统中已有的双向潮流接线拓扑出发,提取出环网、多端线路和开关站三种拓扑结构用于微网网络拓扑的设计,分析了这三种拓扑结构下微网的保护配置。针对微网结构的特点建立了微网的图模型,提出了微网分割区域的概念,将微网划分为配网区域、配送区域、混合区域、DG区域和负荷区域。当保护可以依赖通信时,提出了基于微网图模型的边方向变化量保护原理以及和电流方向保护算法。为简化基于图模型的微网保护,进一步提出了微网网架与DG分离的微网纵联保护。通过对并网交流微网的仿真,验证了边方向变化量保护以及和电流方向保护的有效性。   从工程实际出发讨论了构建直流微网的可行性,得出了在特定负荷区域建立低压直流微网较为可行的结论。分析了直流微网应采取的接线形式、直流微网内的故障类型和直流微网应采取的保护策略,认为直流微网的保护应以不再依赖通信为宜。与交流微网保护相似,分别从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和基于图模型的网络化微网保护角度出发分析了直流微网的保护。   分析了网络化微网保护系统中的数据通信、时钟同步和数字设备等关键技术。从信息模型和通信服务两方面归纳了IEC61850标准的技术要点。提出了微网站的概念,分析了微网站的功能分层结构,建立了微网保护系统的IEC61850信息模型。对比分析了全球定位系统(GPS)、简单网络时间协议(SNTP)和IEEE1588三种时钟同步技术的区别,认为采用IEEE1588作为微网站内的时钟同步技术最为合理。在变电站IEEE1588应用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微网站内IEEE1588的应用策略。从系统整体上设计了网络化微网保护系统,硬件上设计了保护系统中的MTU、微网保护装置和IEEE1588对时装置,软件上对几个含CPU的模块进行了宏观设计。
其他文献
集团与下属公司在会计信息传递上的不及时或不对称,造成即使一些失控情况发生,而集团公司也无法及时获取信息快速解决,给新形势下的集团财务管理带来挑战.鲁西集团通过实施统
该论文研究了从衰败竹林采集的天然竹黄子座中,分离纯化得到的一株丝状真菌,命名为Cn.该菌在麦芽汁琼脂平皿培养基中生长良好.菌落初期为丝绒状,白色;老熟后为毡状,鲜红色.外
该文对驼绒藜属4种植物进行了器官形态学及解剖学、胚胎发育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4种材料幼苗期和营养生长期的生长状况均是华北驼绒藜、心叶驼绒藜比驼绒藜、北美驼
CRF01_AE是HIV-1第一个流行重组型毒株,起初被称为“E亚型”,主要是在泰国及其周边的东南亚和东亚国家流行。虽然根据HIV命名方案的提议,CRF01_AE中的“E亚型”片段在严格意义上
该论文对多种接枝纤维进行交换与吸附的性能测定,并将强酸型阳离子交换纤维和强酸弱碱型两性离子交换纤维应用于混合氨基酸的分离.在混合氨基酸的分离中,不但对不同种类、性
芳香胺-N-乙酰基转移酶(ArylamineN-acetyltransferases,NATs; EC2.3.1.5)是一种从细菌到人类中均保守存在的多态性异生物质代谢酶,催化乙酰基团从乙酰辅酶A(Acetyl-coenzyme A,A
论文选择吉林省白河林业局劲松林场为实验地,基于坡度、坡向、和海拔三个因子,提出了各生态因子的划分标准,共划分为10类ELT.同时,研制并描述了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手段在吉
燃料电池由于其环保、高效、低噪声等突出特点,正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分布式电站等方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更是凭借其在响应速度、能源利用效率和碳排放等诸多方面的独特优势,成为一类极具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发电方式。先进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建模与控制技术作为PEMFC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对于深入的理解PEMFC具体
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持续、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医院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作为一种独特的经济形式已经全面融入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经济的发展洪流中,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
该研究构建了两个植物表达载体(即含三个抗虫基因的载体pKC-3和含四个抗真菌蛋白基因的载体pRAX35,均为农杆菌双元载体).基因枪法将三个抗虫基因(PinⅡ、B.tCyrIA、GNA分别由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