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就业质量与在校表现的相关性分析--以某高职院校为例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man110_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千万家庭的希望和幸福,事关大学生的发展和未来,事关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大众的教育,高校的扩招圆了众多家庭的大学梦,使数百万的青年学生能够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受到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影响,我国职业教育近年来的受重视程度逐渐增加,就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高等教育工作当中,已有半数为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高职院校不断扩招的同时,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且逐渐备受关注。检验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最直接的标准就是该校的“产品”即毕业生质量,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较强,同时还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以及灵活的应用性,受到各大用人单位的欢迎。但随着现今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就业形势变得日益严峻,在全球经济化、金融危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每年有百万毕业生进入市场。现如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的关注重点,关注他们的就业质量不应只关注“量”即就业率,而应更注重“质”即他们的工作环境、社会保障以及薪酬福利等。
  本文主要以盐城某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其拥有特色办学历史和方法,办学定位就是服务地方经济,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培育和输送相应人才。因而,它有着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在文化的继承、传播及交流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一所学校要想能够长久地发展,就必须认清自己的定位,找到适合自己走的路,用自己的方法,坚持“人无我有,你有我优,你弱我强、你强我特强”的办学思路。
  笔者从自身工作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利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获得相关数据,在导师指导、同事及朋友的协助下,利用数据统计软件对相应毕业生初次就业质量和在校表现等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并有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研究水平的制约,搜集的数据不够全面,还有许多研究没有得到更好的分析,本文希望通过导师的指导及自己的努力,能够更深层次的分析,更好的掌握就业质量,为高校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财务重述现象在世界范围内经历了从出现到频发再到愈演愈烈的过程。财务重述的本质,是对前期财务报告中的差错或模糊信息进行更正或者补充,从而加强会计信息质量,以减缓公司内外部的信息不对称,维护投资者权益。然而,重述公告的出现同时也意味着公司前期财务报告质量受损、会计信息的可信度较低,不仅扰乱了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环境,也损害了投资者信心。财务重述的根源是公司治理出现问题所以未能发现财务
社会科学自19世纪起从自然科学中分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从诞生之日起便肩负着研究人类社会现象和发展规律的重要使命。而高校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高校社会科学教师自然成为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载体。因此,本研究创新性的初次探究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问题,以概念界定、实证调研、比较研究、体系构建等四方面作为研究内容,并综合运用深度访谈、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以及关键绩效指标和层次分析等研
学位
全球范围的“遗产运动”、文化多样性保护以及文化转型等实践都将诉求指向文化传承发展,中国更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下开始推进和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本体上处处可见中华传统文化踪迹,在历史洪流和当下社会进程中处处体现影响经济、社会和文化各层面的现实价值和普世属性。因此研究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传承发展问题,尤其立足于现
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非常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和物质基础。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和人口增长的过程中,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不断降低、生态遭到破坏,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耕地系统安全遭受严重威胁。耕地系统安全包括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三方面,其中数量是基础,足够数量的耕地才能满足我国13亿人口的巨大需求;质量是根本,有质量的耕地才能提供各类安全的农产品;生态是保障,处于良好生态
学位
“就业是最好的保障”,是社会保障的一个公认原则。对于残疾人来说,就业不仅是获取收入,维持生存的必要手段,也是残疾人融入社会,获得与健全人同等权利的重要途径。残疾人与普通人一样,作为平等的社会成员应该享有各项权益。  目前,残疾人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残疾人就业总量偏低且不稳定,就业率不高,经济收入也难以维持生存,也反映了残疾人就业保障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漏洞,按比例就业比重偏低、缺乏其他社会主体支持、
学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未来的世界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作为推动知识经济发展、促进技术进步的主要范式,已成为促进地区竞争力形成的重要战略决策。城市是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其创新能力直接关乎国家综合竞争力。然而,国内外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内涵、结构、测度体系、空间分布、成长动力和政策效应等问题的关注较少,实证研究更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规划制度所呈现的央地事权划分及其规划绩效上的种种现象,有必要从治理结构的层次加以理解。尽管已有研究关注到土地规划治理中的央地政府行为及其具体过程,但是通过集权与分权的理论视角考察土地规划治理模式的研究仍相对缺乏。本文在借鉴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沿着国家治理的研究思路,提出“集权下分权”的模式是理解中国土地规划如何运行的重要制度安排,在实证上提供了地方分权化策略正向影响土地规划管理绩
近年来,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潮正在全球兴起。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欧盟的“容克投资计划”以及美国的基础设施重振计划等,再次向世人彰显了基础设施对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性,是人类社会运转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然而,基础设施并非“有百利而无一害”,其同样会带来各种生态、经济与社会问题,比如栖息地破坏、挤占资金资源、引发社会冲突等,这都是其“副作用”的另一面。尤其是在当前国际社会有关生态环境
2013年,国家提出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工作力度,以更严格更好的制度形式来对不动产进行统一登记,从而贯彻执行物权法相关规定,确保不动产交易不受风险干预,切实维护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财产权,并于2016年推出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明确指出,确权登记工作适用范围涵盖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及有关地面建筑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农村不动产主要指土地、森林、水面、房屋等定着物。农村不动产登记信息涵
目前,国内学者对土地发展权的认知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甚至存在对立、冲突、混乱的情况,在我国现行的制度体系与框架下,土地发展权市场的功能和定位也并不明晰。本文比较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发展权形式及特点,分析和论证了英美法系发展权在我国不同视域下的对应形式,并借鉴两大法系国家(地区)发展权转移的理论及经验,探索我国土地发展权转移机制设计的原理与技术路径,为将发展权市场引入我国土地用途管制框架中提供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