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叶榕隐头果内寄生真菌的多样性及其来源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0418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菌是一类化能异养(chemoheterotrophy)生物,其种类繁多,在生态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每一种生态的小生境里都能够发现真菌。榕属植物作为热带雨林地区的一个关键类群,是热带植物区系有花植物中最大的木本属之一。因而研究榕树上的真菌群落对于拓展榕树和真菌方面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榕树是被子植物中唯一形成隐头花序(隐头果、榕果)的类群,在隐头花序内外存在着榕小蜂、螨虫、线虫、蚂蚁等多种动物,必然也会有真菌存在。本研究选取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最为常见的一种雌雄异株榕树一对叶榕作为研究材料,通过套袋防止榕小蜂传粉(caprification)、真菌的分离培养、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手段,研究了对叶榕隐头花序内寄生真菌的多样性及其传播方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花前期的37个雌性榕果和66个雄性榕果,分离结果显示无寄生真菌;因缺乏蜂源而凋落的25个雌性榕果和30个雄性榕果,分离结果显示无寄生真菌;因套袋阻止了传粉小蜂传粉而凋落的26个雌性榕果和37个雄性榕果,分离结果显示无寄生真菌;总而言之,在传粉小蜂进入榕果内传粉之前,榕果内的小花上是无寄生真菌的。   2.25个处于雌花期并且有传粉榕小蜂进入的榕果中,3个处于雌花初期,传粉小蜂被夹死在苞片中,没有能够到达榕果果腔内为其传粉和产卵,分离结果显示无寄生真菌;其余的22个,苞片完全松动,传粉榕小蜂顺利进入榕果果腔内传粉、产卵。分离结果显示,几乎每个榕果内都存在寄生真菌,榕果内超过一半的小花上都能分离得到真菌;间花期的59个雄性榕果和40个雌性榕果,分离结果显示,几乎全部的榕果内都存在真菌,榕果内50%以上的小花上都存在真菌。总而言之,被传粉小蜂授过粉的榕果内几乎都存在寄生真菌。   3.综合1和2两部分实验结果得出,对叶榕隐头果内的寄生真菌主要是由传粉榕小蜂为其传粉时携带进入的。   4.对第2部分试验中获得的寄生真菌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并挑出54个典型菌株进行ITS测序,得到单向序列83条,归类为6组序列,并挑取16条代表性的序列进行反向测序。经序列拼接,blast比对,所获真菌菌株分属于以下五个种属:Fusarium solani,Fusarium moniliforme,Mucor sp.,Bionectria Ochroleuca和Penicillium sp.。
其他文献
羊毛硫细菌素(lantibiotics)是由革兰氏阳性菌的核糖体合成并经过翻译后修饰加工的一类抗菌肽。BovicinHJ50是本实验室分离得到的牛链球菌HJ50(StreptococcusborisHJ50)所产
学位
多孔硅具有与IC工艺相容,比表面积大,微结构可控并能被多种材料修饰的特点,因此基于多孔硅的化学气体传感器逐步在引丰收了人们的关注.该文研究了多孔硅以及基于多孔硅的化学
本研究对中国薹草属黑穗薹草组SectionRacemosaeG.Don.及外类群冻原薹草组SectionFrigidae共20种2变神采用40个形态特征进行了数量分类研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黑穗薹草组应
学位
随着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已经步入了一个数码时代。建立在其基础上的嵌入式系统已经广泛地渗透到科研、工程、军事、商业、文化、艺术和娱乐等人们生活的方方面
该文主要致力于研究基于Internet的超混沌加密系统及其应用,其中包括了连续混沌系统和离散混沌映射系统.混沌同步技术、混沌调制技术和各种混沌通信方案是当今世界的前沿课题
传统培养方法从环境中只能获得1%左右的微生物,极大限制了人类对微生物遗传资源的有效利用。现代生物科技以及严峻的能源危机对新型工业用酶的需求日益旺盛,极大的促进了新型开
脉冲功率技术是由于国防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技术,并在基础研究、环境保护、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光电导开关是脉冲功率系统中的关键器件,其性能直
我国耕地土壤普遍缺磷,施用磷肥成为维持农业生产的必要措施。但由于磷在土壤中易被固定而失去对作物的有效性,磷肥的当季作物利用率普遍较低。红壤是广泛分布于我国亚热带区
学位
本研究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盐藻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酶基因DvGGPS的克隆和功能鉴定   盐藻是已知的最耐盐的真核生物之一,其最适盐浓度为1-2M NaCl,但是在接
学位
逻辑综合是数字电路设计中极为重要的环节,而工艺映射是完成这个环节最为重要的一步.该文对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1、以往,检测变量对称通过判断两个相关布尔函数的BDD图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