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kok Lee“‘科学、技术与环境’哲学思想”述评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ticlist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科学、技术与环境”为主题,旨在澄清科学、技术与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
   本文以英国学者Keekok Lee的思想为基础,对她的思想进行介绍和评价。Lee在《自然物与人工物》和《哲学与基因革命》两本著作中,对“科学、技术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本文在阅读Lee的上述两本著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知识,对她的观点进行分析与总结。最终对“科学、技术与环境”之间存在何种关系这一问题进行解答。
   Lee认为现代科学与现代技术从产生之初,就体现了对自然进行控制的目标。19世纪中期后,现代科学与现代技术紧密结合,并且不断向“深”层次发展,出现了“深科学”与“深技术”。深科学的代表是分子遗传学,深技术的代表是转基因技术。转基因生物的产生使得有机生命体转变为生命类人工物,从而使自然物全面变成人工物。而且转基因技术取代了自然进化过程,使人类成为造物主,形成对自然的彻底控制,导致自然终结。
   由此,本文得出以下观点:首先,科学与技术共同造成了环境问题。现代科学通过去除自然的主体价值,使自然物成为人类手中的质料。现代技术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改造、控制自然。人工物做为技术的物质化体现,实现了对自然的最终控制。因此,科学、技术以及作为技术结果的人工物共同构成了对自然系统性的控制。其次,深科学、深技术、人工物的人工性与环境问题的程度具有一一对应关系。“深科学”与“深技术”是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深科学对物质的认识层次有多深,深技术对物质的控制程度就有多深,相应的,人工物的人工性程度就有多深,从而人类对自然的控制就有多深。
   因此,科学与技术共同造成了环境问题,形成对自然的控制。并且随着科学与技术的不断“深”向发展,人类对自然的控制程度也越来越深。
其他文献
瓦解意识主体,确立身体-主体,进而把身体-主体塑造成为说话主体,这是梅洛-庞蒂哲学的主要目标。学界对他的主体观的这个发展过程及其存在论思想进行过许多探讨,研究成果颇多,但对语言问题在梅洛-庞蒂主体观转换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意义的研究较为缺乏,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尝试性的研究。  本文认为,语言问题是贯穿梅洛-庞蒂主体观发展过程的重要环节,并以此为出发点,把“瓦解意识主体,确立身体-主体”作为主题论述
学位
当哲学家庆贺他们已经告别现代、步入后现代的时候,主体不仅已经“声名狼藉”,而且在语言哲学的影响下主体的范式业已被穷尽。面对主体被宣告死亡之后的空缺我们不寒而栗,难道夕晖之后真的朝霞不再了吗?对自我的形上关切,促使我们不断地向主体自身发展的历史回返,以此探寻自我发展的契机。显然,自我非近代哲学的独创,自古希腊发端时起,哲学就将自身的命运与人系缚在一起。虽然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一直把视线集聚在自身之外
学位
本文从价值哲学角度研究专利正当性问题。通过对正当性与合法性、合理性、道德上的善和正义关系的考察发现,行为和制度的正当性应以伦理原则为判据。即行为和制度被判定为正当的必要条件是符合伦理原则。通过对专利初衷和专利历史的考查,发现“专利异化”贯穿于专利的诞生、传播、国际化和全球化过程。通过对专利哲学辩护的批判发现辩护方所依据的是伦理学功利原则,反驳方则依据正义原则,据张华夏教授的理论,只符合功利原则,而
学位
《动物庄园》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政治寓言小说,它以诙谐幽默、极具讽刺的叙述方式展现了极权统治下的话语生态。本文拟结合英国另一位思想家特里·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理论,通过对《动物庄园》中叙述语言所表征的意识形态性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通过探讨小说中如何利用极权统治操控话语的手段来揭示语言与权力之间所存在的共生关系;二是结合小说中事例分析说明话语权是如何成为意识形态的;三是试图说明
学位
《道德经》短小精悍,虽五千言,却微言大义。自其问世以来,对中西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自19世纪中期第一个英译本诞生至今已有一百多个英译本出版,各种版本精彩纷呈,各有千秋。本文基于格式塔理论探究亚瑟·韦利(ArthurWaley)和辜正坤的《道德经》英译本的诗学接受。  格式塔理论强调知觉经验和行为的完整性,主张以格式塔的整体观来研究心理认知现象。文学文本是一个具有完形整体性的格式塔意象。译者通过其
学位
技术向工程转化的公共风险是指发明出来的技术变成可供消费者使用的产品或服务时可能给公众带来的危险。它有不确定性、难以计算性、相对性、普遍性等特征,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它产生的根源在于技术向工程转化的复杂性和人们思维方法的简单性的矛盾。  治理是应对技术向工程转化公共风险的有效方法。政府、企业、利益相关者、专家、公众等都是治理的主体。系统地提出了治理的四个机制:预防原则、公众参与、公共协商、责任分配。
计算机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技发明,它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重大变革和深刻影响绝不亚于18世纪的蒸汽机和19世纪的电动机。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制造出来迄今不过短短60多年的时间,现在,计算机和网络正在迅速地、不可逆转地改变着这个世界,计算机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入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计算机的发展不仅自身蕴含着科学技术,也成为其他科学技术进行传播乃至于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工具。因此,有必要对计算机科学技术的
学位
20世纪60年代末,英国大气科学家拉伍洛克提出盖娅假说。早期,盖娅假说遭到传统科学界的排斥,被认为是不成熟的科学理论,这并没有影响盖娅假说的发展。随着大量能够支持盖娅假说的证据的发现,盖娅理论已经被科学家们所接受。在此期间,受国际环保运动的影响,盖娅理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文首先对盖娅理论的提出及其发展史进行回顾,随后在对国内外有关盖娅理论研究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盖娅是什么进
学位
机床工业是国家机械装备制造业的核心,它的行业技术水平高低与一个国家制造工业的兴衰息息相关。中国正处在机床工业发展的上升期,机床技术创新能力方面的欠缺大大制约了行业发展速度,总结德国、日本两国机床技术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为中国所参照和借鉴,力求能够尽快缩短我们国家在机床技术创新水平方面德、日等发达国家的距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机床强国。  以往有许多专家和学者对德国、日本、中国的机床工业和行业技术创新
学位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与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之间的联合行为,尤其是以企业为知识需求方、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知识供给方的合作关系。产学研合作是企业获得外部知识的一种重要形式。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党的十七大提出,把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重要任务。  产学研结合模式多种,其中共建实体模式是产学研结合最紧密、最有效的方式,共建实体模式对于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