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主体·语言·说话主体——梅洛-庞蒂主体观转换的语言之维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ttrthjf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瓦解意识主体,确立身体-主体,进而把身体-主体塑造成为说话主体,这是梅洛-庞蒂哲学的主要目标。学界对他的主体观的这个发展过程及其存在论思想进行过许多探讨,研究成果颇多,但对语言问题在梅洛-庞蒂主体观转换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意义的研究较为缺乏,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尝试性的研究。
   本文认为,语言问题是贯穿梅洛-庞蒂主体观发展过程的重要环节,并以此为出发点,把“瓦解意识主体,确立身体-主体”作为主题论述的重要的理论背景,考察了梅洛-庞蒂主体观的转换,着重探讨了从“身体-主体”到“说话主体”的转换过程中的语言之维,强调了他的“语言现象学”理论在改造主体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早期的梅洛-庞蒂通过突出“身体”,消除了意识主体的超然性,让虚无、漂浮的意识主体降临到了此在世界,“身体”被赋予了主体的地位,成为了在世存在的“身体-主体”,构筑了自己的“身体现象学”。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不是笛卡尔的“我思”、胡塞尔的“先验自我”,更不是笛卡尔式的身心二元的身体,而是身心统一的一个整体,它直接参与意义的生成。
   后期,梅洛-庞蒂发现,“身体-主体”虽然不在意识的内部,但始终与意识的内部有着某种关联,没有摆脱内在性。于是,通过把“身体”升华为“肉身”,使“身体-主体”彻底摆脱了对意识的依赖,确立了“身体-主体”的客观性基础。从此,梅洛-庞蒂哲学思考的重心已不在主体上,而落在了主体外部的世界上,使他从现象学转向了存在论。
   在从现象学转向存在论的过程中,梅洛-庞蒂遇到了语言问题,更确切地说是言语问题。言语表现人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的活生生的真实的生存关系。梅洛-庞蒂首先通过现象学还原,确立了语言的存在地位,然后经过对胡塞尔晚期语言观和索绪尔语言思想的批判性解读,结合自己的“身体现象学”,提出了独特的言语的主体间性理论,即“语言现象学”理论。言语在梅洛-庞蒂的“语言现象学”中占核心地位,具有普遍性。言语“将我们转变为他者、将他者转变为我们”,“言语取消了我与非我之间的界限”。这种言语在梅洛-庞蒂的语言现象学中被称为“身体”。从言语即身体这个角度看,言语理所当然就是“说话主体”,“说话主体”的主体间性是通过言语实现的。
   从“身体-主体”到“说话主体”的转换过程中,梅洛-庞蒂的“语言现象学”理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考察梅洛-庞蒂如何通过突出“身体”的地位,瓦解意识主体,确立身体-主体的。该部分是本文主题论述的重要的理论背景。
   梅洛-庞蒂把在笛卡尔和胡塞尔那里成为意识对象和意向对象的“身体”作为了改造主体的理论依据。他认为,不应把意识设想为一个有构成能力的意识和一个纯粹自为的存在,而应把它设想为一个身体的意识,行为的主体,在世界上存在或生存,并主张心灵应下降到身体中,身体也应进入到心灵中,直接把主体问题与身体问题联系在了一起。梅洛-庞蒂强调的身体不是笛卡尔式的身心二元的身体,也不是胡塞尔的意向对象,而是身心统一的一个整体。这一身体已经不是笛卡尔的“我思”、胡塞尔的“先验自我”,它是“现象身体”、“匿名的身体”,身体具有意向性,它直接参与意义的生成。笛卡尔和胡塞尔的“我”被梅洛-庞蒂改造成了既思维又有生命的存在,“我思故我在”的结构也变成了“我在故我思”。主体的性质改变了,身体被赋予了主体的地位,成为了在世存在的“身体-主体”,实现了从“意识主体”到“身体-主体”的转换。
   随着哲学思考的继续,梅洛-庞蒂发现,“身体-主体”仍有一些绝对性的痕迹,有犯笛卡尔的“我思”、胡塞尔式的先验性错误的可能性。也就是说,“身体-主体”虽然不在意识的内部,但始终与意识的内部有着某种关联。于是,到了后期,梅洛-庞蒂通过把“身体”升华为“肉身”,使“身体-主体”彻底摆脱了先验、意识和理性。他所说的肉身是“所有光明之源的世界”,这个世界不是“我”,而是存在于“我”之外的世界。这个世界已经不是笛卡尔和胡塞尔式的使我和他人的思维得以一致的“主体间性的世界”,这个世界存在于我的思想之外,也存在于他人的思想之外。从此,梅洛-庞蒂哲学思考的重心从主体转向了主体外部的世界。主体和主体外部世界的位置的颠倒,使梅洛-庞蒂从现象学转向了存在论。但是,存在论转向并不意味着梅洛-庞蒂否定“身体-主体”,相反,这是对“身体-主体”的强调、深化和升华。“身体-主体”作为对意识主体和先验自我的改造的产物仍然有效。这是本文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三部分主要阐述语言在梅洛-庞蒂哲学思考中的地位。语言问题是梅洛-庞蒂从现象学转向存在论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他的“语言现象学”理论的出发点。如果说梅洛-庞蒂早期通过身心统一的“身体-主体”瓦解了意识主体和先验主体,使主体进入到了生存领域,那么语言问题则表现了人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的活生生的真实的生存关系。梅洛-庞蒂首先通过现象学还原,赋予了语言以存在地位,并用“肉”的存在消除了我与他人、我与世界、身体与语言之间的矛盾。在他看来,“肉”是一个大宇宙,所有的生命体、事件都是肉的一部分,这一宇宙就在诸肉的离合聚散的生命的逻辑之中。在“肉”中,身体与语言交织在一起,获得同一性。
   第四部分主要考察梅洛-庞蒂“语言现象学”理论的形成以及“身体-主体”通过“语言现象学”转变为“说话主体”的过程。
   身体和语言是梅洛-庞蒂哲学的重要主题,二者有密切的关系。他认为,身体是一种自然表达的能力,身体把某种运动本质转变为声音,把一个词语的发音方式展开在有声现象中,把一种运动的意向投射在实际的动作中。因此,身体行为(身体姿势)本身就是表达(言说),身体行为的沟通或理解是通过我的意向和他人的动作、我的动作和在他人行为中显现的意向的相互关系中实现的。也就是说,身体行为的实现过程就是意义的表达过程,意义或言语的生成是以身体间的交流,即身体间性为基础的。表达是以语言为条件的,于是,身体-主体变成了能指,成为了“说话主体”。“说话主体”与“意识主体”不同,它不处在语言世界之外,而存在于语言世界之中。我们面对的不是通过意识主体,而是通过语言的主导作用而构成的世界——符号的世界,它是由语言构成的语言的自律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主体不是先验的存在,而是符号的存在,即主体是文化的、社会的主体。
   在符号世界中,交际使我和他人、发话人和受话人得以共存,这种共存不会引发二者之间的对立或还原,反而形成“同一性”,自我与他人是“同一”的不同形态。在交际过程中,这种“同一性”就是语言,语言造就了自我、他人、发话人和受话人,语言与说话主体有密切的关系。在梅洛-庞蒂看来,语言就是言语。由于“自我-他人”的双重关系,言语在梅洛-庞蒂那里具有了普遍性。由于“语言涉及我们,迂回地通达我们,吸引我们,牵引我们,将我们转变为他者、将他者转变为我们;因为言语取消了我的与非我的之间的界限”,被我的言语循环的思维,从主观的“我”的思维变成了主体间性的“我们”的思维。这是梅洛-庞蒂提出的独特的言语的主体间性理论,也是他的“语言现象学”理论。言语可以成为我的言语,也可以成为他人的言语,这种言语在梅洛-庞蒂的“语言现象学”中被称为“身体”——言语即身体。身体或言语即可以成为自我、他人,也可以成为世界。言语为我们开启了一切,使一切成为了可能。也就是说,因为我们拥有了身体,而不是意识,因为我们可以言说,而不是可以思维,我们才得以生活在世界上。从言语即身体这个角度看,言语理所当然就是“说话主体”,说话主体的主体性是通过语言实践(言语)实现的。在文化世界中,言语不是固定的,它处在语言、世界、他人的多变的社会中,因此,“说话主体”的主体性也是多形态的、不断变化的。“说话主体”不是运用和操控语言的支配者,它在意义活动体系的变化中不断地与其它符号进行连接,并通过与他人的关系,不断生成—消失,同一—分裂。这样的主体是接受了象征、文化、历史的主体,是在文化世界中愉快地生活的真正的主体。
   梅洛-庞蒂对语言(或言语)的理解是从现象学角度出发的。现象学注重直观、体验、生命。从意识主体到身体-主体,再到说话主体,梅洛-庞蒂最终塑造的说话主体是“语言现象学”维度下的说话主体,它不仅是“肉”,同时也是言语的、文化的、经验的活生生的存在。在梅洛-庞蒂的“语言现象学”中,身体与语言(或言语)是一体化的。这种现象学与语言学的联姻也决定了梅洛-庞蒂对传统主体观的消解与其他哲学家和语言学家比起来更有自己的特色,这对语言学以及语言哲学来说也是一种突破。
   本文认为,只有了解了梅洛-庞蒂“语言现象学”的实质,才能真正理解其主体观转换的实质,但是反过来,也只有在其主体观转换的背景下才能为其“语言现象学”找到真正的定位。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其他文献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一方面,经济体制的转轨充分解放了生产力,创造出日益丰富的社会财富;另一方面,在社会生活的多层面上公正问题也日渐凸显出来,成为制约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尤其引入注目的是,社会公正问题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在国内,都已成为现实生活中及理论界聚焦的热点问题之一。  在世界范围内,全球化浪潮使得各国间尤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日渐拉大。在经济上,发达国家占据了世界经济
学位
本论文研究《纽伦堡法典》、《赫尔辛基宣言》和《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国际伦理准则》产生和修订的历史背景,梳理准则修订过程中各种伦理准则的内涵的演变和修订过程中探讨的主要伦理问题,探讨三部准则的特点、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准则演变过程中伦理思考方式的变化。  本文的研究主要采用了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在对国际生命伦理准则演变的历史的梳理过程中,对准则演变背后的伦理思想、伦理视角和伦理视野进行分析,阐释准则演
近年来,科学传播的研究日渐活跃,它在现代传播学研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科学传播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并不仅仅在于创造吸引公众的科学活动项目,还在于其传播效果是长期的、甚至是影响个人本性的。科学传播瞄准了增进公众的科学意识、理解、素养和文化,它使公众能够获得一种对科学的兴趣,一种谈论的信心和一种从事科学事业的愿望,而且也提供技能、媒介、活动和对话使普通公众、媒体人员和科学从业者更有效地互动。科学
学位
近年来,汽车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伴随着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能源威胁等问题衍生而来。该项技术的发展战略关系到国家汽车产业、能源安全、交通事业等多个方面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在国际间受到高度关注。技术创新成为了汽车新能源事业发展的核心,也是国内外汽车企业在其未来发展中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的攻关点。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美国、日本、欧洲为代表的工业发达国家和以巴西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开始在混合动力技术、纯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曾指出:“如果考虑到宗教对人类有什么意义,科学的实质是什么,我们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历史未来的方向取决于现代人如何看待科学与宗教的关系。”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历来是西方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科学,使人们可以借助精确观察和逻辑推理来控制和改造自然环境;宗教,使人们可以借助直觉的力量赋予生活意义。因此,在现代西方社会中,科学与宗教本质上是两种支配性的力量,在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形成上各自都
当前,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日益严重化,学术不端行为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程度上,都呈整体上升趋势。这种现象不仅影响到了研究生的自身发展、降低了研究生的社会公众形象,而且为我国未来科学事业的发展埋下了祸根。  为了有效地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保证科学技术健康、有序、高效、持续地发展。学术界已经开始了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探讨和研究。但是对学者、教师、科研工作者的学术不端行为研究较多,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高屋建瓴地概括出保证国家竞争力需要知识进步和人才储备。科学研究在国家发展中的突出地位。这对我国科研队伍建设,反思科研激励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校教师的职称制度以制度化的形式促使研究成为一种科研人员的职业,以学术活动作为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追求。包括岗位层级、科研工作考核、学衔授予等激励手段。首先,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供相应的科研环境,促进科研成果产出。
学位
当代法国著名思想家鲍德里亚是后现代主义阵营的中心人物之一。作为后现代主义激进而极端立场的代表,他以新奇、多元的理论视角描述了当代的社会状况,对传统理论提出了强烈的质疑和批判,从而在文化、艺术、媒介、政治等领域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同时,作为一名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理论家,鲍德里亚的早期著作以符号学的方法补充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在1973年发表《生产之镜》之后,鲍德里亚理论立场开始
学位
毕摩教是彝族传统的原始宗教,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对彝人的生活行为、价值观念产生深刻的影响,至今仍以活态的形态保留在小凉山一带的彝民生活习俗当中。毕摩教是彝族毕摩文化的核心部分,与华夏文化有着同源异流的密切关系,具有浓厚的学术价值。在彝族毕摩文化当中,毕摩仪式作为一种巫医治疗占据着彝人几乎全部的生活实践。  人类上古时代,医巫同源一体,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医学逐渐从巫术当中分离出来,与巫术各成体系
学位
现代性问题是以宗教及哲学作为其精神内核和深层根基的西方文化在20世纪遭遇到的一个根本的理论问题。从历史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旨趣出发去探究西方现代性的初始渊源、发展脉络和生成机制既是现代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现代性理论关键性的研究方向。其中宗教与现代性起源和兴起的关系问题,尤其是新教与现代性之间的紧密关系一直是现代性理论的热点议题和关注重心。众所周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哲学三大思潮及其运动构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