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局部皮温与相关炎症指标变化趋势

来源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初次单侧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无并发症的术膝关节局部皮肤温度与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elin-6,IL-6)、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的变化趋势。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于青岛市市立医院初次行单侧TKA术的患者78名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手术前1天、手术后1、3、6、9、12天及术后1、2、3、6、9、12个月时测量其术膝及对侧健膝关节局部皮肤温度。术前及术后1、3、6、9、12天、1月、2月、3个月采集空腹血液样本,检测其CRP、IL-6、ESR浓度。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3、6、9、12天及术后1,2,3,6月术膝皮温显著高于术前及健膝(P<0.05),术后9个月,12个月时术膝关节皮肤温度与术前及健侧皮温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1天双膝平均温差达到峰值,并在随后9个月逐渐下降,术膝皮温在术后9个月时恢复至健膝水平。术后1、3、6、9天血液中IL-6浓度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12天血液中IL-6浓度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1、3、6、9、12天血液中CRP浓度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1月恢复至术前水平,IL-6与CRP均在术后1天达到峰值;术后1、3、6、9、12天及术后1月ESR显著高于术前(P<0.05),至术后2月恢复至术前水平,ESR于术后第6天达到峰值。结论在无并发症发生的TKA术后,术膝皮温、CRP、IL-6及ESR在术后存在正常的波动,均于术后不同程度升高并随着时间逐渐下降至恢复正常。可以通过检测皮温变化评估局部炎性反应的程度并对早期感染有一定监测作用。在没有其他明显术后感染迹象及血液指标变化的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不必担心术膝关节局部温度的升高的情况。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MSCTA及其后处理技术对右肺下叶静脉进行系统性分析,探讨右下肺静脉(RLL)属支的分布特征、汇合模式分型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7月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行MSCTA检查的100例健康成人的影像资料,男54例,女46例,年龄24~86(58.9±13.54)岁。将MSCTA原始图像传到Philips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容积再现(VR)和多平面重组(MPR
研究目的脑血栓为常见病、多发病,目前研究发现CYP2C19基因与脑血栓的发病有关,但该基因与家族聚集性脑血栓的关系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检测在中国汉族家族聚集性脑血栓患者(A组)、散发性脑血栓患者(B组)以及正常对照组(C组)中的CYP2C19基因以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探讨CYP2C19基因与家族聚集性脑血栓的关系,为家族聚集性脑血栓的精准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研究内容与方法2018年01月01日
目的通过对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与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ated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G-MPI)所测心功能指标间相关性的研究,探讨G-MPI联合血常规指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以指导临床。资料与方法对2011年6月~2018年12月在我院临床诊断为急性
目的:在胃癌根治性胃切除术中,同种异体输血(ABT)有时是不可避免的。这项回顾性分析的目的是调查围手术期输血与胃癌术后感染之间的关联,重点关注输血时刻,输血量和白细胞含量对术后的影响,为降低术后感染等并发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964例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等一般情况;收集围手术期输血情况及术
目的: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疾病,给个人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严重危害着人类身心健康。脑卒中约80%为缺血性脑卒中,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约存在50%的同一侧颅外段颈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AS)是其重要的病理基础。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人类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有了较深入认识,但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仍缺乏对其理想的干预措施。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的研究中,关于其遗传易感性的研究
目的通过颅脑CT灌注(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 imaging,CTP)显像技术来分析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患者行颅内外血管重建术治疗后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比较手术前及手术后MMD患者的脑灌注指数,分析颅内外血管重建术对MMD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情况以及评价手术疗效。同时研究术后出现的严重并发症-过度灌注综合征(hyperperf
研究背景:汗孔角化症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慢性进行性、角化不全性皮肤病,面颈部、四肢等为好发部位。皮损以边缘堤状隆起,中央处皮肤正常或轻度萎缩为特征。其组织病理学特征表现为鸡眼样板。目前汗孔角化症的治疗主要有外用5-氟尿嘧啶、液氮冷冻、CO2激光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例如治疗后患处可出现瘢痕、色素沉着及减退等症状,而且恢复时间较长,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复发等情况
目的:通过对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2014年9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行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PELD)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PELD术后短期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然后总结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搜集2014年9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我院并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行PELD手术治疗的病历资料,按照病例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将符合条件的患者作为
目的:分析改良型股方肌肌骨瓣移植术和传统肌骨瓣移植术在治疗Fi CatⅡ期股骨头坏死相关的效果;主要的探讨对象就是两种手术在时间以及手术中出血量的不同,而且会跟踪观察手术后的相关临床相关信息,把手术前和手术后的相关临床以及相关医学资料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术后生存率等方面来比较治疗Fi CatⅡ期股骨头坏死两种不同方式的效果。方法: 把我院在2016年9月到2018年10月间患有该病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