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E/甲醇双燃料发动机缸内甲醇自燃的仿真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ccc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基燃料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和甲醇作为内燃机替代燃料,因含氧量较高且性能优异,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由于两种燃料性质截然不同,一种以缸内直喷PODE引燃进气道预混甲醇的双燃料燃烧模式逐渐备受关注,可以实现缸内低温预混燃烧,有效改善发动机燃烧过程和排放特性。在大负荷下,PODE/甲醇双燃料燃烧模式面临着甲醇自燃而导致爆震产生的风险,发动机运行负荷范围难以进一步拓展,这类异常自燃现象发生的边界条件以及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缺乏系统研究。本文通过台架试验研究了PODE/甲醇双燃料燃烧特性和甲醇自燃的边界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数值模拟了热力学参数对缸内甲醇自燃特性的影响以及甲醇自燃对双燃料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高负荷下,甲醇比例提高使双燃料模式的滞燃期逐渐延长,最大缸内压力和放热率上升,缸内燃烧过程得到优化,有效热效率在甲醇比例40%(M40)的轻微爆震工况下提升至42.1%。在中低负荷下,较大的甲醇比例使得燃烧始点(CA10)和燃烧放热重心(CA50)严重推迟,缸内燃烧过程变得不稳定;在小负荷M40的部分失火工况下,有效热效率降低至23.2%,有效燃油消耗率增加至556.1 g/(kW·h)。喷油时刻和进气温度显著影响双燃料缸内燃烧过程,随着喷油时刻的推迟,CA10和CA50逐渐滞后且两者循环变动率在较晚喷油时刻下增大,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发生严重恶化;当喷油时刻为-0.5℃A ATDC时,有效热效率下降至35.6%;随着进气温度的升高,滞燃期缩短,缸内压力峰值和放热率峰值也逐渐上升,有效热效率提高,当进气温度超过60℃时,甲醇在上止点附近发生提前自燃现象。(2)相较于进气压力,进气温度是影响甲醇自燃的关键因素。随着进气温度的升高,甲醇自燃时刻逐渐提前,缸内压力峰值和缸内温度峰值也逐渐增加,自燃强度和爆震强度增加。当甲醇当量比从0.03上升至0.19时,甲醇自燃始点逐渐提前,缸内压力峰值和缸内温度峰值急剧上升,伴随着甲醇氧化过程中OH自由基生成量的增加,放热率峰值也显著上升,自燃强度和爆震强度增加。在进气温度120℃、进气压力2.1 bar和甲醇当量比0.19条件下,甲醇在-5℃A ATDC处发生自燃现象,振动强度RI高达11.3 MW/m~2,缸内发生爆震现象。(3)在双燃料燃烧模式下,甲醇自燃显著提高了PODE燃烧前的缸内压力和温度。随着甲醇比例的增加,燃烧压力峰值逐渐上升,缸内高温区域减少,同时CA50逐渐提前,燃烧持续期缩短。甲醇提前自燃使得CO和HC排放显著增加,NOx排放整体呈下降趋势,C2H2和C2H4排放也增加。适度甲醇自燃使得双燃料发动机更加经济和高效。与纯PODE燃烧工况相比,在甲醇比例为51.95%条件下双燃料甲醇自燃工况的缸内压力峰值上升了0.5 MPa,CA50相位提前至4.2℃A ATDC,CO和HC排放分别增加了2.1倍和9.4倍,NO排放量降低了43.9%,有效热效率可以达到46.2%。
其他文献
激光动态柔性微成形技术(μLDFF)结合了高应变率成形和柔性微成形技术的优点,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能够保证工件的成形效率,尤其适合高强度材料复杂特征微零件的生产,在实际生产中有着广阔的前景。由于微成形中尺寸效应的存在,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塑性流动影响着微成形件的成形质量,特别是在加工工件厚度与其晶粒尺寸相当时,微成形件的成形精度及表面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这制约了激光动态柔性微成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提出
相关搜索是数据挖掘研究领域中一个经典的主题,其具体任务是在知识图谱中搜索与查询实体最为相关的答案实体。对于用户来说,将其查询需求规范化地表达成相关性查询较为困难,因此现有的方法一般是基于用户提供的样例答案实体来推断出查询语义所对应的元路径。然而,真实的用户往往只能提供很少的样例,甚至在交互开始的时候无法给出任何样例(也称为冷启动问题),这也限制了现有方法的有效应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迭代
研究目的:基于循证构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中低体温预防方案,并通过类实验研究检验其科学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提供科学、规范、持续的预防方案,降低低体温和寒战的发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研究方法:1.基于循证通过文献回顾与科研小组成员商议确定检索式和纳排标准,检索国内外各大数据库获取相关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和各类原始研究,根据纳排标准进行筛选;使用2016版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
研究目的:应用微创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基本型及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患者,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在此基础上,对于术后疗效好的患者临床病历数据建立数据库,利用人工智能手段分析,初步建立微创间歇性外斜视手术的人工智能手术量设计辅助系统。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基本型及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斜视度20-85PD)矫正手术前后的临床数据。手术方式是微创小切口,关键步骤是彻底分离节制韧带及肌间膜
氯酚(CPs)化合物是高毒和难处理的污染物,对人体安全和环境安全有极大的危害,2,4,6-三氯酚(2,4,6-TCP)是氯酚中毒性较强且不易去除的物质。本文以2,4,6-TCP为研究对象,利用改性的凝胶和微球为载体负载零价纳米铁/镍双金属,对其进行去除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以PNIPAM凝胶为第一聚合物通过添加第二单体或第二聚合物制备了4种改性的PNIPAM/PHEMA、PNIPAM/PAEMA
学位
基于电流体动力学现象发展的静电喷雾是一种形式简单,易于调控的雾化技术,具有以超低能耗获得大量微/纳米级液滴群的独特优势,可显著改善液体的雾化性能,提高多相流动的传热传质效率,其在微/纳米颗粒或薄膜制备、生物制药、微型燃烧、喷雾冷却、空间微动力推进等领域的应用价值日益凸显。关于静电喷雾的研究大都聚焦于所谓的锥射流模式,但要想通过稳定锥射流雾化获得单分散性良好的微/纳米级液滴,就必须控制供应流量在极小
锂硫(Li-S)电池作为新型二次电池具有比容量高、环境友好、原材料储量丰富、成本低等优势引起了国际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是下一代储能器件的理想选择。但其在面临商业化时仍存在活性物质导电性极差、反应前后的“体积效应”、反应中间产物的“穿梭效应”及锂枝晶生长等制约瓶颈。针对以上问题,对Li-S电池隔膜改性展开研究,高效提升电池电化学性能。金属有机框架(MOFs)作为一类新型纳米多孔材料,由于它拥有比表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新疆第一大栽培牧草,其对新疆草牧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起着重要作用。新疆春秋气温低且不稳定,夏季高温炎热,因此,温度胁迫严重限制了新疆紫花苜蓿产业的发展。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更是农牧作物产量的基础,但高等植物光合作用对环境胁迫非常敏感。紫花苜蓿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遭遇的高温或低温胁迫严重影响苜蓿叶片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紫花苜蓿的生长发育及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认知的不断加深,复杂网络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兴趣.我们研究了与细分图相关的几种不同的构图方式.第二章是在多重细分图的基础上做线图的操作,构造了迭代的多重细分线图.第三章是对多重细分图中新顶点之间,以不同的方式连接它们,构造了异源或同源的多重细分图.第四章是在第三章的构图基础上对异源的双重细分图做迭代操作,得到了迭代的异源双重细分图.我们计算了这几种图形的拉普拉斯矩阵特征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