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伦理视角审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异质文化在文学交流中碰撞、交融、冲突时,译者往往很难摆脱自身文化传统、思维模式、语言表达方式等的影响,很容易按照自己熟知的一切来解读原文,因而不可避免会产生文化误读。不可否认,文化误读导致了原文信息不同程度的缺失和扭曲,也正因此而常被简单定性为“错译”并遭到诟病。作为翻译研究者,有必要跳出译作与原作二元对立的封闭、静态的体系,进入语境、历史或文化等宏观动态的境地对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现象进行更为深入地探究,以发现其产生的深层原因及影响。译者作为翻译的主动行为人在翻译活动中应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翻译伦理应运而生,翻译伦理观为文化误读的研究提供了动态的、客观的、多维度视角,从而帮助作者更全面、更公正、更深入地审视文化误读现象。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现象为研究对象,结合林纾的翻译实例,借用翻译伦理思想和切斯特曼的翻译伦理模式阐释文化误读现象产生的原因、影响及译者的操控策略和遵从的模式,并在理性、客观地审视文化误读现象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伦理规范,对译者职责和伦理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促进跨文化间的交流与沟通。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翻译伦理理论对于规范和指导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现象具有广泛、强大的阐释力,为客观、理性、公正的审视文化误读现象提供了理据;(2)文化误读现象映射出译者对不同伦理模式的遵从,体现了译者伦理观的动态变化,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角度来看,研究文化误读具有积极的意义;(3)任何翻译伦理原则的确立都需要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翻译的终极目标——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为依据,这既是跨文化交流的内在需要,也是对译者职责提出的更高要求,同时丰富了翻译伦理的内涵。
其他文献
巴马作为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之一,人们长寿的原因除了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外,还有一系列与生命相关的长寿文化,补粮习俗就是其中之一。补粮习俗是巴马老年人战胜疾病、实现延年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临床上常见的疑难病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 AID)。该病病因至今不明,可能与遗传、内分泌、
城市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载体,而产业结构升级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SSM模型,对2000—2014年间辽宁14个地级市三次产业结构优劣和竞争力大小进行比较分析,结
<正>泰安市本级与下辖肥城市被确定为全省行政类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中央编办和省编办的指导帮助下,锐意探索创新,精准施策发力,高标准完成了试点任
以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侵染甜菜抗、感丛根病品种为研究体系,在甜菜苗期采用western boltting检测BNYVV在甜菜根部的含量,研究甜菜茉莉酸(jasmonate,JA)合成途径关键酶脂
目的观察激动Notch信号途径抗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心肌细胞分为4组:常氧+OP9-GFP(OP9为稳转细胞系; GFP:green f
<正>如何才能提高古诗教学效率,使古诗课堂教学焕发生机和活力,使诗人创造的艺术形象完整且正确地留在学生的头脑中呢?为此,笔者由画入诗,诗画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方面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联系进一步加强,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必须充分了解各国的法律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在此过程中法律翻译发挥着重要作
当今世界,大数据加速向传统产业渗透,已经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在生产、管理、经营、决策等环节产生深刻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对社会生活、经济运行、公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D(CTSD)能否增强胃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及其机理,从而为临床胃癌的化疗开辟一条新路径。[方法]通过慢病毒将CTSD及其酶活性失活突变体231N稳定整合到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