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无为思想论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ng1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子的无为思想作为道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历来众多学者对其含义方面所做研究很多。与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结合说明其作用的也很多。一般用自然无为来说明无为的含义,但如何为才是自然的却尚有发掘的空间。特别是和如今社会发展结合进行发掘,对于无为就是要求我们为社会做贡献以推动社会发展这一点,可以做进一步研究。对于将无为的作用推向更高层面,作为社会发展的最大推动力之一的观点,也尚有研究的可能性。所以在立足老子原文的基础上,可以尝试从这两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章中从当时的社会因素以及老子本人两个因素出发,探讨了无为思想产生的缘由,得出了社会动乱这个社会因素以及楚人思想背景、史官身份这两个个人因素促成了无为思想的产生。之后从无为的字面含义出发,先得出无为是对有为的否定。在老子那时,有为的含义是不应当为,如此无为的字面含义就是应当为,否定了无为就是不为这一点。应当为意味着我们的作为要有价值、有意义,但这样的为依然不具有唯一性,为了寻找唯一性,需要探讨无为的深层含义。结合老子原文,从无为的主体圣人出发,结合圣人所效法的道,引申出更深一层的自然,得出无为的深层含义是顺自然而为。为了将顺自然而为落实到个人发展上,通过对自然的理解,以及自然与道、圣人间存在的共同点的探讨。得出了认识自我、无私以及功遂身退三个对理解顺自然而为很有帮助的词语。认识自我表示发现并坚持做自认为应当做的事,无私表示做事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这两者在无为就是绝对成功的思路指引下,加入追求成功的因素,得出了无为就是需要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为社会做贡献这个含义,这种贡献是一种绝对的应当。功遂身退与这个含义一致,于是得出了功遂身退就是顺自然而为的表现,就是无为。在第二章中探讨了无为的作用。对个人作用方面,通过无为可以使个人充分认识到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那样才能事事成功,从不成功到成功。无为要求我们消除私欲,能够使我们成功之后面对外来挑战而不败,一直保持成功。无为可以提升我们的品德,磨练我们的心性,培养我们的独立人格。如此,我们每个人都不断接近老子的圣人标准。无为对个人的作用符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对社会作用方面,通过无为可以促进实现一个更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民白化的社会。无为使个人都向圣人迈进时,也将推动社会向绝对理想的社会发展。对国家作用方面,结合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通过无为可以促进国家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整个国家在无为的推动下向着绝对理想的状态发展。由此发现,实现无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对万物作用方面,通过无为可以促使人们与宇宙万物和谐共处,使万物都能够生存得更好,我们的生存环境也将更好。在第三章中探讨了无为的实现。从老子原文得出总途径:为道日损。从为道日损出发,得出首先要为学日益。通过学习知识后经历发现自我、实现自我以及忘却自我三个步骤。结合冯友兰的人生四重境界论,首先需要的是学习知识充实自己,对一切都有所了解。以此来发现自我,从自然境界发展到功利境界。然后坚持按自我意志追求成功,实现自我,巩固功利境界。这两步其实是为道日损的潜在前提为学日益的实现。最后忘却自我,逐渐向道德境界乃至更高的天地境界发展,才是日损的不断增加。这三个步骤与认识自我、追求成功和无私这三个方面相对应,实现的就是之前无为含义探讨时得出的一个词:功遂身退。同时这三个步骤也构成了为道日损这个总步骤,日益的积累只是为了日损。日损就是为社会做出真正的贡献,而不是做自认为贡献的贡献。最终的贡献,必须是实践证明为贡献的社会贡献,才能称之为真正的贡献。这样,无为就真正实现了。
其他文献
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 ),生于1929年,先后在德国哥廷根大学、瑞士苏黎士大学、德国波恩大学学习哲学、心理学、历史学、经济学等。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法兰
以克新13号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旱作模式下测定出苗后60~90d块茎不同部位糖类物质的含量,研究马铃薯块茎形成过程中不同部位糖类物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糖类在
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有关于“救世主”的思想和教义。救世主思想是一种源于苦难,着眼于盼望的神学观念。这一思想实际上是能够放在现代性矢量时间维度的。近代之后,这一
论文立足中国经典诠释传统和诠释实践,借鉴西方诠释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审视《易传》对《易经》的诠释问题,厘清《易传》诠释《易经》的最初面貌、根本目的、方法体例、实践价值
概念是语言、思维的基本单元,概念的运用触及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概念对我们生活既然有着如此深广的影响,那么概念的哲学研究这个课题也就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然而这个
二战以来,人类一方面享受物质文明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人类社会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一些理论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生态学联合起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形
僧肇以性住不迁说与不真即空之理构筑其独特的形而上学。其学术之渊源一为龙树的性空幻有说,一为郭象的独化论。性住不迁明时间与实在,不真即空理约本体与现象。大略以假名存有
在一个法治日渐成为强势话语系统而道德价值受到损坏的世界,虽然道德已不再像古典世界一样直接意味着幸福,法治的状况对我们的生活有直接的影响,但道德贫乏的生活却肯定不是美好
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促使玉米种子产业驶入了国际快车道,竞争日趋激烈,中国的玉米种子产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契机.
传统真理观在符合说的意义上来理解真理,仅将真理观局限于认识论的视域。但它却面临着来自感觉经验和理论逻辑两个方面的诘难,诘难使传统真理观陷入理论困境,同样,用此种真理观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