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周边环境公共空间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errr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的校园规划一直是规划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近几年高校扩招,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办学规模日益扩大,高校与周边环境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以往的大部分研究都是围绕高校校园内部空间展开的,这显然是不够全面的。经过对武汉高校进行多次实地考察,最后将焦点投到被广大研究者忽略的高校周边区域。关于高校周边环境公共空间的研究并不是要将校园空间与城市空间割裂开来研究,而旨在把边缘区域作为高校与城市空间的融合地带,这个公共区域是校园内部规划空间的延伸,也可为在高校周边生活的城市居民的重要活动场所,更是高校及社区环境的过渡空间。高校的社会属性决定高校周边环境应是优美、恬静的,教学秩序井然,同时高校也是社会文化导向的先锋者,但是现实中的情况并非如此,高校周边的环境经常会出现令人难以忍受的脏、乱、差,杂乱的环境影响高校校内的教学秩序。现在国内的高校不论从校门形式还是周边环境的规划来看,都缺乏文化内涵,只是追求高、大、宽的大尺度以及高额的投资建设。面对这样的矛盾,对于高校周边环境的研究已经不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以高校周边环境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从校园规划、城市公共空间、空间形态、环境心理等方面出发,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展开对高校周边环境的研究,将高校周边环境公共空间划分为边缘空间和入口空间两个部分展开讨论。本文创新之处在于运用系统理论探讨优化高校周边环境公共空间的方法和策略。系统理论可以视为一种设计方法,通过空间的组织、造型的变化、色彩的统一、材质的运用,以视觉设计为主导,并结合城市规划、环境行为学、城市色彩等形成的适合于现阶段高校周边环境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法。这一设计方法倡导统一性与多样性保持平衡的空间组织原则,从封闭型到半开放型再到边界消失的空间围合方式,设计过程中各种元素保持平衡、节奏,合理运用比例、尺寸、色彩,达到视觉上最合理的组合,从而消除视觉紧张因素,最终达到引导行为规范的目的。高校周边环境公共空间是承载高校师生以及城市居民的共享物质空间,人的活动是产生空间的源泉,而空间的品质对人的活动也产生影响。高校周边环境公共空间正处在日益变化过程中,它需要更广范围、更深层面地适应人们活动的需求,即空间的大众化;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的紧密结合,协调发展,即空间环境生态化;打破生硬的不同空间之间的边界分割,加强高校与城市空间的渗透和沟通,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空间组合,即高校周边环境公共空间的立体化。论文中需要达到的基本研究目的是能够通过对高校周边环境公共空间现状研究和形成原因的分析,有创新的运用系统理论,以人性化设计,建设文化环境,倡导色彩融合等设计思想为指导,寻找出一种全新的针对高校周边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策略,为高校周边环境公共空间向着更健康、更人性化、更符合武汉这样一个大都市的需要的方向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其他文献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无论是心源性还是非心源性
发行福利彩票是国家弥补政府财政赤字对社会福利事业支出的重要手段,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这一方式筹集社会资金,用于老弱病残、救灾等领域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水资源可利用量是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分析流域及河流水系可被河道外消耗利用的水资源量,对流域水系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总体控制,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研究具有
<正>缺铁性贫血(IDA)是体内用来合成血红蛋白(Hb)的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而形成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尽管IDA的病因已广为人知,预防与控制药物是廉价而有效
本文采用模拟测试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不同吸附平衡压力、不同解吸温度条件下对晋城成庄矿3号煤层煤样瓦斯解吸过程进行了模拟测试。研究考察了温度和平衡压力对瓦斯解
智能天线技术的采用在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预计将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在频谱的利用上,建立成本最小化的新型无线网络,优化服务质量和智能天线技术密不可分。为了克服传统无线通
为了给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进一步勘探决策提供油气运移方面的依据,根据对该油田延长组原油的中性含氮化合物研究探讨油气运移问题。结果表明,原油的中性含氮化合物在平面和
随着国际货物运输量的增长,港口的规模逐渐扩大,船舶到港频率也不断增加,船舶到港后一般不能马上靠泊,需要在锚地锚泊一段时间,因此,这就出现了大量的锚地需求。然而锚地的建
随着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日趋密切,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的关键性因素。近年来,培养国民的科学素养成为许多国家科学教育改革的根本目
以国际组织围绕全球变化问题执行的一系列与水循环相关的研究计划为背景,总结了近40年来陆地-大气间水循环研究的重要成果,并探讨了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水循环需要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