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生英语写作词块研究--中国学生与本族语学生的对比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liwer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块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有助于简化语言处理过程,因此能更好地帮助英语学习者提高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近年来,对于词块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对于词块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探究英语学习者以及本族语者使用词块情况;阐述儿童以及成人掌握词块的重要性;词块使用与学习者口语、书面语水平的关系等。然而,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词块使用情况的研究一般局限于探究某一水平的学生的词块使用情况,几乎没有对不同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词块的发展变化方面的研究,以及中国不同水平学习者与国外学生存在哪些差异的研究。
  因此,本文以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为基础,英语本族语语料库为参考,尝试探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词块使用方面,从低水平到高水平学习者的异同和变化情况,以及与英语本族语学习者进行对比,旨在研究以下问题:第一,在词块使用类别和频率方面,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有何特点及异同?第二,在词块使用密度和丰富度方面,不同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有何特点及异同?第三,在词块使用类别与频率、密度与丰富度方面,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相比有何特点及异同?
  本文选取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LEC)中的三个子语料库(St2,S t4,St6)和LOCNESS分别作为学习者语料库和参考语料库。利用检索工具AntConc对四个语料库中的四类词块(聚合词、惯用表达式、短语限制语、句子框架)分别进行检索。检索结果由SPSS软件处理后进行数据分析。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
  第一,在词块的使用类别和频率上,不同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中国低水平学习者和中等水平学习者无显著差异,而低、中水平分别与高等水平学习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此外,英语本族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也存在显著差异。第二,在词块使用密度和丰富度方面,不同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之间,以及与英语本族语者之间存在差异。
  针对研究结果,本文还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教学建议。首先,应在英语教学中强调词块的概念及重要性,以此来帮助学生加强对英语词块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语料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具来提升学生习得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与本族语使用者在词块使用方面的差异。最后,注重在教材等学习资料中增加英语词块的输入,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认知和了解英语词块。
其他文献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话剧传人中国,与中国传统戏剧碰撞、冲突、交融,产生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改良新剧。改良新剧是中国戏剧与西方话剧共同孕育的产物,是传统戏剧和时代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作为古典戏剧向现代话剧过渡的戏剧形式,它具有西方戏剧的艺术特征,亦未脱传统戏剧之窠臼,同时也掺杂着时代环境所投射的非艺术因素。本文以清末民初(1910-1918)期刊杂志登载的新剧剧本及新剧艺人忆述的演剧脚本为研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安徽大学藏战国楚简《诗经》与传世本《毛诗》对读产生的异文,必要时参考《毛诗》的不同版本、三家诗、其他文献引诗,以及出土文献所见《诗经》。  全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章为绪论,分为三个小节:《诗经》异文研究现状、安大简《诗经》异文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用来介绍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本文的研究意义和方法,以及本文研究主题的文献综述。  第二章为本文主体,分为六个小节《周南》、
学位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一个关键的历史转型阶段。对于俄罗斯来说,它是彰显文化欣欣向荣的白银时代,又是民主革命前的酝酿时期;对于世界而言,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准备阶段,也是艺术思潮激烈碰撞和步入现代化的时期。别尔嘉耶夫关于入及其命运的哲学思想就在这样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开始形成,最终建构出一种具体而真实的形而上学。他关于自由的存在主义哲学以基督教为基石,与个体人格密切相关,表现为自由与客体化奴役,也就
学位
本篇论文以《孟子》《庄子》《荀子》为例,对战国时期诸子散文中的问对进行研究,全文主要内容包含了绪论以及正文四章。绪论部分对文中所涉及的研究概念和范围进行界定,包括问对与问对体概念、研究范围选择、问对的研究现状以及《孟子》《庄子》《荀子》的前期研究成果。第一章对《孟子》中的问对进行研究,首先对孟子其人及《孟子》的著述进行了界定和相关考证,其次对《孟子》中的问对做分类分柝包括孟子与弟子的问对、孟子与诸
印裔英籍作家V·S·奈保尔(V.S.Naipaul,1932-2018)是典型的跨界生存作家。他喜爱以文学之眼考察第三世界,然后以探索式写作予以呈现,这类作品大都体现了客观纪实和主观建构兼各的非虚构写作风格。这其中的代表作《非洲的假面剧》(The Masque of Africa,2010)依托他本人的非洲旅行经历,于他返回英国后通过艺术建构创作完成。作品以作家的第一视角向读者再现了解殖民后有关非
学位
伯纳德·马拉默德是二十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犹太作家之一。他被誉为最具有犹太性的美国犹太作家。其作品主要体现以下几个主题:受难与救赎、道德与责任、爱与性。在他的众多作品中,《修配工》获得了美国图书奖和普利策文学奖,并得到了国内外很多学者的青睐。从现有资料显示,国内外研究界把《修配工》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人物形象研究、精神救赎、原型批评等方面。本文试从格雷马斯的叙事符号学,即从表层结构、深层结构角度解读《
十九世纪的文学作品中,《简·爱》称得上是文学史上一部佳作,也是中国读者最为熟悉的作品之一,它成功地塑造了一名为了争取平等地位的坚强女性。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由李霁野先生第一次将其翻译为中文至今已有一百多个英译本(包括全译本,节译本,编译本,中英对照本),《简·爱》也被列入中国中小学生必读经典书目之一。正是因为译文的流畅优美,才收到中国读者的推崇与喜欢。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很多学者开始从事《简·爱》的译
学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英语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培养了大批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外语人才。中国的英语教育主要通过国家外语课程来实现,而外语教材正是外语课程的主要载体。外语教材的沿革能够反映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外语教学发生的巨大变化。因此,外语教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澳大利亚社会学家Karl Maton(2014)的五维度合法化语码理论为英语教材的分析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在这五个维度里,专门性与语
学位
自译指作者翻译自己作品的行为,是一种特殊的翻译形态。与普通译者不同,自译者一般都擅长两种及以上的语言,其身份大多是作家、诗人、学者等。中国也有一些优秀的自译作家,包括林语堂、张爱玲、萧乾、白先勇等。中国语境下的自译研究也有一定的历史,主要以语言、文学视角的个案研究为主,偏重自译策略研究,对自译的本质,特别是在翻译伦理与翻译效果等方面的研究关注较少。自译,作为一种与他译对立的翻译形态,必然有其特殊性
学位
作为一部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发表于1850年的小说《红字》塑造了海斯特·白兰这样一位因通奸罪而示众并产下罪恶之女珠儿的女性人物形象。受到清教主义的压制和超验主义的启发的影响,纳撒尼尔·霍桑将他矛盾的思想融合到小说的人物和情节创作中。在如同桎梏束缚的文化中,小说仍显露出反对清教社会和等级制度的笑和狂欢精神。 纵观前人研究成果,虽然有许多学者已经对《红字》中的清教主义、象征主义和人物形象等多方面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