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手术学习曲线的临床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0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本研究通过分析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手术患者在神经外科医师不同手术量阶段的手术时长与手术效果,来探讨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手术在医师不同手术量阶段的手术时长与手术效果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得出的关系论证及描述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手术的学习曲线。以期通过对此手术学习曲线的研究,为提升学习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手术的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 法]通过对2018年至2019年在昆明医科大学神经外科我组筛选并接受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手术的5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的条件为年龄在18-75岁之间,无鼻腔及垂体瘤手术史,垂体瘤体积为10-50mm并且Knosp法分级≤3级的垂体瘤患者(通过限制肿瘤大小及侵袭程度来尽可能避免手术数据之间偏差过大)。将患者按手术日期行时间顺序排列,然后平均分为人数相等的前期手术组和后期手术组,对患者人口统计数据、肿瘤类型(大小、侵袭性、分型)、手术时间、并发症(脑脊液漏、尿崩症及手术相关鼻出血)和肿瘤大体全切率(即各组肿瘤大体全切人数占各组总人数的比例)进行分析。再将按时间顺序排列好的患者以6人为一组均分为9组。通过取平均值绘制线形图的方法观察手术时长和手术量阶段之间的关系。以手术时长作为反应术者及其团队工作效率的指标。以并发症发生率和术中肿瘤切除率来反应手术的效果(间接反应术者技能的成熟度)。并纳入人口统计数据及肿瘤类型,观察此两项是否对手术时长有一定影响。通过研究各手术时期的手术时长与并发症发生率和肿瘤切除率的相关性,以期探寻其中是否具有规律可循。[结 果]参与研究的各组之间在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侵袭性和分型上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前期手术组和后期手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SD)分别为151.48min(34.28)和75.74min(9.62),在统计学上有意义。九分组绘图中可见C组到F组之间呈现出“陡峭的”趋势,在D-E组间最为显著。而在F组之后进入了一个相对平台期。在并发症方面,脑脊液漏在各个时期的分组中均有存在,前期组5例,后期组4例。术后尿崩患者数量分别为前期4例和后期1例。各组之间的脑脊液漏及术后尿崩的数据在统计学上无意义。上述脑脊液漏及尿崩症状在患者出院前均治愈并未再复发。手术相关性鼻出血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38),术中和术后鼻出血的患者在前期各有2例,后期无发生。在肿瘤大体全切率方面,两组的肿瘤大体全切率无统计学意义(P=0.362)。其中前期手术组的肿瘤大体全切率为66.7%,后期手术组为77.8%。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肿瘤大小和侵袭程度对肿瘤大体全切率的影响显示,肿瘤大体全切率与肿瘤侵袭程度显著相关,而与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结 论]通过本研究结果发现,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手术存在“陡峭的”学习曲线,在27(±3)台手术时学习效率达到最高。而在约36台手术后进入相对平台期,达到学习曲线终点。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鼻出血在经历学习曲线后发生率明显下降。虽然脑脊液漏和尿崩症在统计学上无明显意义,但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两者的发生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因此这并不足以说明随着学习经验的充实不会降低这两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在肿瘤大体全切率方面,后期手术组肿瘤大体全切率较前期有所改善,但并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研究样本不够大,以及术者在垂体瘤治疗方面经验丰富有关。鉴于我组的学习曲线研究结果,我们将分析讨论其对安全性、有效性和亚专科必要性相关的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学术写作研究的发展,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研究者不仅要客观阐述研究发现,还应该恰当地表达其观点。为了让国内博士更恰当地使用学术立场语块,本文探究了国内外博士生在摘
目的:检测前列腺癌患者血浆中miRNA-103a-3p和let-7f-5p的表达水平,并深入剖析其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参数间的联系,探讨这两种miRNAs在前列腺癌的发生、进展、侵袭及转移等进
由于传统的基于区域的部分容积效应改善方法在对失智症患者的动脉自旋标记图像改善过程中引入了像素点最近邻域内其他的像素点信息,可能会导致改善结果过度模糊,且严重缺失大脑组织结构细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像素点信息的部分容积效应改善方法,不额外引入其他像素点信息,只基于单像素点本身信息进行部分容积效应改善,避免了传统的基于区域的改善方法的缺陷。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实现由结构性磁共振成像推衍得到动脉自旋
目的:评估和比较角膜标记的SMILE手术、未角膜标记的SMILE手术和波前像差引导的FS-LASIK手术矫正中高度近视散光的临床效果,为提高角膜基质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更多的临
目的对腭咽部肌肉、肌纤维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更好地指导腭裂修复中的肌肉重建,理解腭裂病理语音的形成。资料和方法无人认领的1具诊断为Ⅱ度腭裂的28周流产胎儿尸体,截取头部眶底平面至口角-下颌角平面之间部分,4%甲醛固定8小时,3,75%碘碘化钾浸泡染色7天,进行微型CT(Micro-CT)扫描,并根据扫描所得DICOM图像描绘肌纤维,重建肌肉解剖结构的三维模型。结果由Micro-CT扫描扫描图像及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患者TRAF6的表达情况,分析该分子标志物与胃癌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关系,同时评价中药“和胃解毒汤”在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期间的辅助治疗疗效,以及对于TRAF6
随着人工智能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普及,知识的获取和传递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由欧盟联合研究中心撰写的政策科学报告《人工智能对学习、教学和教育的影响及其对未来政策的挑战
目的: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CLP)患儿在唇裂修复前常伴有明显的鼻畸形。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方式探讨术前矫治技术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鼻畸形的治疗效果。方
目的1通过对比直接抽吸取栓与支架取栓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以评估直
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膑兵法》,不仅为研究战国兵书思想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支撑,而且是我们探究上古汉语的珍贵语料。本文择取《孙膑兵法》名词作为研究对象,对它进行穷尽性统计和分析,试图揭示战国时代汉语词汇的构词方式特点,探究上古汉语名词语义与句法功能的对应关系,借名词系统管窥《孙膑兵法》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同与异。论文内容包含以下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阐明简本《孙膑兵法》及其研究成果、上古汉语名词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