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文化批判和文化消费入手,揭示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对于上述理论的结构上的分析,对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作一个较为新颖和完整的讨论。文化消费并没有带来相应的文化进步,而是营造了一种虚假繁荣的文化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缺乏批判的公众连同内容空泛的文化一道为文化工业作了最好的注解。哈贝马斯恰恰是以历史的、近乎于实证的眼光来审视公共领域的变迁过程,文化批判也正是在结构转型的过程中一步步走向了文化消费。哈贝马斯没有延续黑格尔将公共领域作为伦理精神发展的中间环节的思路,而是借用了黑格尔和汉娜阿伦特的三分方法,将公共领域、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力作为一个共时存在的三个领域,并对这三个领域进行辩证的分析和探讨。本文在这里依据哈贝马斯的文本对公共领域与其他两个领域的界限作了一个简要的划分。 笔者认为,公共领域的自由和开放的特质导致了后期结构与功能的巨大转变。在商品交换和再生产领域在私人领域中进行时,公众作为批判的主题保持着相对的对立性,此时产生了文化批判的公共领域并逐步有了政治批判的要求。但是,当私人领域无法满足市场扩大的需要时,资本就通过公共领域这一渠道为公共权力机关所掌握。在文化上就体现为文化工业对批判性文化的消解,文化俯身屈就受众群体。而公众丧失了批判性与反思性,同时公共领域也开始面临瓦解的困境。那个外在于公共权力机关的反思的也随之公众消失了。正是看到这样的一种危机,才促使哈贝马斯对于资本主义合法性危机持久而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