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纺织品贸易网络结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中央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624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与东盟纺织品贸易不断发展,要进一步推动双边贸易,剖析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纺织品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就要了解中国—东盟自贸区纺织品的贸易状况以及各国在贸易网络中的地位与重要程度,多方面分析影响中国和东盟纺织品贸易发展的多重因素。因此借助联合国统计署的贸易数据库(UN-COMTRADE)2000-2020年的贸易数据,从进出口贸易额和产品结构角度分析中国和东盟纺织品贸易的现状与规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通过网络关系分析以及网络聚类分析探究纺织品贸易的网络格局演变,观察中国—东盟纺织品贸易关系。在上述基础上,通过QAP实证分析影响贸易网络演变的因素。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和东盟纺织品贸易量总体呈增长态势且纺织品贸易结构在发生变化。第二,从网络结构和网络密度方面来看,中国和东盟纺织品贸易联系越来越紧密,另外,网络复杂度也显著增加,中国与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四国纺织品贸易联系相对密切。第三,经济发展水平会促进贸易联系的发生但经济规模对纺织品贸易的促进效果在逐渐减小;外资直接净流入的差距可能会抑制中国-东盟纺织品贸易联系的发生;人口数量差值对纺织品建立贸易联系和贸易额的影响十分显著;地理是否相邻对纺织品贸易关系影响不大且共同语言对贸易的影响逐渐消失。综合来看,中国在双边贸易往来中具有核心优势,可以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但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仍存在进步空间。因此,本文建议:第一,政府深入推进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第二,深化RCEP框架下纺织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第三,加大对越南投资力度;第四,加强纺织业投资,打造中国纺织品牌;第五,培育壮大纺织业行业领袖;第六,加强人才培养和人才交流;第七,合理规划发展纺织业产业集群。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在此前的研究文献中,分析多立足于竞争与互补关系,本文在社会网络分析定量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考虑到产业结构及比较优势,分析中国与东盟国家多边纺织业上下游产品贸易特征,分析其动态变化;第二,在探讨中国与东盟的纺织品贸易时,大部分学者都是基于图表数据等展示,但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拓扑图将数据进行可视化,后运用QAP回归方法,分析中国-东盟纺织品贸易网络的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可以更加明显的表现出中国与东盟纺织品贸易的变化与发展。
其他文献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我国面对国内改革任务繁重和国际产业链受创带来的双重挑战而做出的重要战略选择,其目的是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和创新链,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锻铸产业链韧性,同时推进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保障我国产业链稳定和产业安全。黄河几字弯地区是黄河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发展几字弯地区产业链、加强产业链抵御风险能力是顺应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和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学位
2015年中国提出了“制造强国”战略的首个十年纲领即中国制造2025,其中绿色发展是主要方向,也是推动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走绿色化发展道路的重要理念。经济社会的进步离不开良好生态环境的驱动,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到了碳达峰以及碳中和的概念。双碳目标的提出意味着我国追求的是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旨在统筹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对绿色经济日趋重视。而绿色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绿色技术的
学位
当前国际分工深化,产品内分工使得产品生产跨国分解,全球价值链分布广泛,成为主要的国际贸易形式,而贸易协定的贸易创造和转移效应会直接影响着价值链分工格局。作为政策工具,贸易协定能够有效降低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签订深度贸易协定可以显著地减少中间品跨境交易成本、降低国际贸易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带来的隐性成本,促进国际生产分工的深化发展。但近年来,逆全球化思潮兴起,全球贸易合作趋向区域化,区域贸易协定数量激
学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近些年很多优秀的中国企业逐渐融入国际市场。国际化发展是企业经营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且关键的战略,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成长机遇,海外业务规模扩张是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因此近些年对企业海外绩效提升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走入国际市场的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和挑战,因此需要更加严格和先进的公司治理制度。企业高管作为决策层,决定了整个企业的战略方向,高层管理团队的背景、特征等对
学位
“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中国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该目标事关未来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态建设调整,是绿色升级的必由之路。但是,中国高度依赖化石能源,在绿色革命中必然会受到冲击,所以,中国提出碳减排目标,并实施了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因为加入了宏观经济因素、社会能源消耗因素与自然环境因素,被认为是衡量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指标。因此,从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出发,研究
学位
在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战略任务的大背景下,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输出地和生态功能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目前仍然存在着生态环境破坏、技术发展落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黄河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也不容忽视。信息化利用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黄河流域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动力。本文首先明确信息化与绿色
学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现象愈演愈烈,二氧化碳排放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率先提出“双碳”目标,积极持续推进碳减排进程,为其他国家树立榜样。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长期以重化工业为主导产业,生态环境保护不到位,流域污染严重、碳排放较高。由于碳排放存在空间流动性,会因为城市内部经济往来、技术扩散、贸易往来等生产要素的相互流转而产生空间流动,进而在城市内部
学位
随着新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其中绿色发展着重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国民也开始对自然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等有更高的要求,在国际贸易方面应更加注重绿色贸易的价值。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等多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第一次强调了绿色贸易,并建立了具体措施,明确绿色贸易的重要性。在我国,使用能源的效率为33%左右,发达国家能源利用效率在42%左右,每单位产值的能耗比世界水平高
学位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正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稀土产业效率的提升及其路径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稀土资源在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制造业高端转型发展有极大影响。目前全球轻稀土进入多元供应格局,中重稀土仍主要由我国供给,但由于其他国家强化对自有矿山稀土资源的开采,我国丰富的稀土矿产量占全球比重逐步下滑。中国在稀土冶炼分离领域领先其他国家,在后端稀土永磁领域位于世界先进
学位
我国财务信息化正向数字化阶段发展,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商业运用也正向用户型商业智能转变,以新华保险省级销售分公司来看,虽然大部分分公司已经实现财务省级共享,但财务信息化水平仍然较低,存在财务工作实际与经营需求的差距较大,财务分析对决策支持作用有限,发掘业务数据价值的难度较大,财务数据处理工具落后等问题,成为财务数字化转型中急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尝试从财务信息化发展趋势出发,结合X保险省级销售分公司特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