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标随机最优控制问题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k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统一处理连续时间问题和离散时间问题,1988年,Hilger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创建了TimeScales(以下称为时标)理论。在此之后,时标理论凭借其优良的时间结构特性及广阔的应用前景,得到了人们的持续关注及深入研究。
  现实中有许多过程的时间变量既不是经典的连续时间,也不是均匀离散时间,例如,一个由电阻、电容及自感线圈所组成的简单串联电路,当电容以固定频率作周期闭合时,电路中电流的变化率正好可以用时标上的导数来描述。时标理论所定义的时间尺度适用范围更广,可行性更强,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同时,实际控制系统都带有随机因素,在很多情况下,这些因素不可忽略。因此,研究时标框架下的随机最优控制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处理时间变量结构复杂的问题。
  本文首次较为深入和系统地在时标体系下研究随机△-微分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相比于经典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情形,时标最优控制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统一建立包含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情形在内的最优控制理论,从而避免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之间的重复性研究以及更好地了解这两类不同系统之间的区别及联系,而且对实际优化问题中遇到的时间尺度既包含连续时间区间又包含离散时间孤立点集的动力控制系统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我们主要研究了两类随机最优控制问题,一类是时标随机线性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分别研究了随机线性二次最优控制问题和平均场型随机线性二次最优控制问题。另一类是时标非线性随机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建立了动态规划原理和最大值原理。关于本文的主要内容,概要如下:
  第一章,主要就本论文所涉及问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内容展开深入介绍。
  第二章,主要介绍时标理论体系的有关内容,为后面研究内容做数学准备。
  第三章,由时标随机线性控制系统出发,探讨二次型代价泛函的最优控制问题。为解决此问题,在时标体系下建立了关于随机过程的乘积法则,且通过完全平方方法引入Riccati△-微分方程(R△E)及一个辅助的线性方程,在一定条件下,给出了最优控制的线性反馈形式。受此启发,进一步研究了时标平均场随机线性二次最优控制问题。相较于已有的时标最优控制问题所不同的是,控制系统及代价泛函中均包含状态和控制的期望项。针对状态方程,用迭代法证明了其解的存在唯一性。通过耦合R△Es的解,给出了该问题最优控制的反馈表达形式。另外,我们对R△Es解的存在唯一性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R△Es可解性的充要条件。
  第四章,我们研究了随机非线性△-微分系统最优控制问题的动态规划原理。为解决该问题,在时标体系下给出了复合函数链式导数的定义并建立了多元函数的链式法则。以此为基础,重建了关于时标随机过程的伊藤公式,进而借助伊藤公式得到随机最优控制问题的最优性原理和值函数满足的Hamilton-Jacobi-Bellman(HJB)方程。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得到的HJB方程比以往研究中出现的相关HJB方程,在形式上要更加复杂,其是一个带期望的二阶偏△-微分方程,原因是离散点出现的时间间断导致此方程包含期望。进一步,将所得时标动态规划原理的结果应用在时标随机线性二次最优控制问题的研究中。
  第五章,考虑了两类时标随机非线性控制系统,并分别给出了对应的最大值原理。一类是随机△-微分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在假设控制域是凸集的情况下,通过乘积法则建立对偶关系,从而推导出伴随方程的合适形式,进一步利用变分法并给出时标最优控制问题的最大值原理。其结果退化到离散时间情形下,形式上与传统离散时间情形的结果并不一致,针对这种不一致现象,我们分析并证明了两种结果的等价性。此外,给出了所得时标随机最大值原理在时标随机线性二次最优控制问题中的应用。另一类是受控系统由一个带有条件期望的随机△-微分方程(S△E)给出。我们先由迭代法给出了此类S△E解的存在唯一性,相较于已有的此类方程的结果,我们研究的方程包含更复杂的条件期望项。用凸变分方法给出了控制系统的变分方程以及一些相关估计,这就使得我们可以推导出变分不等式。随后,利用对偶关系给出了变分不等式其等价形式的伴随方程,借助变分不等式的等价形式及其等价形式的伴随方程,本文就得到了最优控制满足的必要条件-最大值原理,其结果退化到离散时间情形下,也是一个新的结果。
  第六章,我们将得到的理论结果应用于金融数学问题和季节性种群模型。在金融数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投资策略的构建,其中均值-方差投资组合模型是一类被广泛研究的投资策略。对经典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的均值-方差投资组合模型,重构在时标体系下的模型。季节性蚊虫数量的变化规律兼具连续和离散特征,因此在时标体系下建立蚊虫种群密度的控制模型。结果显示,在休眠期开始时施加脉冲控制能够减少来年蚊虫的种群密度。
其他文献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将我国建成教育强国和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并且要在十四五期间实现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明显提升。基于对如何提高发展效益和改善发展质量的思考,我们依托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教育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机制。  教育投入是支撑一个国家发展极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投资,是科教兴国的物质基础。在当前我国,财政教育投入是教育投入的主要方式,在教育投入中占有极大比重。它是地方
学位
建设创新型强国是我国始终坚持的发展之路。现如今国内经济面临转型升级,国际关系日益复杂、摩擦不断,这更要求我们必须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与核心技术,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部分企业把追求经济利益作为开展企业活动的唯一目的,甚至不惜一切代价谋求利润,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社会资源被浪费、员工权益被侵犯等现象时有发生。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够建立良好的社会声誉,有利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但由于抗风险能力较差,其融资比较困难。新三板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平台,并积极改善它们的融资环境,探索并实施了分层制度、混合的交易制度等。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从分层管理的视角来考察,当企业的交易制度由做市商改为集合竞价交易后对其融资效率的影响。  本文首先整理了与融资效率、分层制度、交易制度有关的国内外文献,分析了集合竞价影响企业融资效率的机制,并据此提出三个研究假设;接着
学位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以及金融创新的深入发展,互联网金融正逐步取代传统金融,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P2P网络借贷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极具代表性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其凭借便捷、高效、成本低的独特优势迅速获得了大众的认可,在行业发展初期,P2P网贷行业出现爆发式增长,但是高增长也伴随着高风险,国内相关体制机制的不健全等因素都为行业“爆雷”埋下了伏笔。特别是2016年以来,行业负面消息不断,严重影响我国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我国将文化产业确定为战略性支柱产业,而技术效率和文化创新是推动文化产业繁荣的保证。有关统计显示: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年收入86624亿元,比上年增长7.0%。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逐年提高,在2004年时为2.15%,而这一数值到2018年提高到4.30%。而且文化产业对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
学位
随着全球范围内经济一体化的日益深化以及我国开放型政策的不断实施,中国与世界上其他经济体间的经贸领域合作愈来愈宽泛。股票市场作为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存在,也会受到其他经济体股票市场波动的干扰。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的股票市场经过了几十载的发展进程,有对外开放、人民币汇率改革、股权分置改革等一系列金融政策的实施,也有金融危机、次贷危机和股灾等一系列冲击的发生。中国的股票市场从不成熟到日益完善,从封闭
学位
近几年经济发展中,我国展现出了日益明显的“脱实向虚”金融化态势,其在微双角度的体现在于企业金融化趋势的发展。即由于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向金融资产投资领域展开尝试,为获取更高的利润率,加快了从实体业务向金融以及房地产市场转变的资产配置步伐,从而使得大量产业资本从最初的实体部门偏离,流入到虚拟经济领域。而与此同时,企业研发创新投入增长率逐年降低,企业的创新绩效也呈现出下滑态势。  为引导企业资金回归实体
早在上世纪末,金融学领域对IPO抑价研究的种子就已萌芽,并且在很长时间内都是该领域的热门话题。纵观我国股票市场,“新股不败”的神话还在延续,但这种现象通常带有明显的投机倾向,不利于新股发行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正常运行,也会给规范的市场管理机制和公平高效的市场交易环境带来冲击。  互联网“搭台”,新闻媒体“唱戏”,新闻媒体作为信息中介的“戏份”也越来越足。搭上互联网快车之后,新闻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如虎添
学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提出要振兴实体经济发展,而要达成这项目标的关键在于促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实现“虚实结合”,保障制造业与金融业的均衡发展,这样一方面可以引导资金流向“实处”、使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可以更有效地配置资源、实现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价值,避免资金空转、实现经济健康良好运行。基于此,本文意在分析中国35个大中城市制造业与金融业协同集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揭示各
学位
现阶段我国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一方面,总量压力较重,由于我国人口总量巨大,每年新增求职人员数量远超于新增职位供给,再加上2020年以来疫情冲击,大量企业发展受到不利影响,对劳动力的需求随之减少,供过于求,居民就业更加困难。另一方面结构性矛盾突出,缺乏技能型人才。在此就业形势下,身负家庭和社会双重压力的女性,面临的就业状况更加不利,只从消除就业性别歧视角度对缓解女性就业难题并不十分有效。金融与数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