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作用下软弱夹层对隧道结构的影响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受到线路走向的限制,隧道在穿越岩性差异大的岩体时,地震荷载会使得隧道结构受力复杂化,因此对穿越软弱夹层的隧道进行地震动力响应规律的研究至关重要。论文依托于重庆市某铁路隧道,研究了软弱夹层处衬砌的地震动力响应规律,并探讨了不同软弱夹层倾角、不同软弱夹层厚度以及考虑软弱夹层弹性模量变化下,隧道结构的地震动力响应情况,通过分析衬砌拱顶、拱腰、拱脚以及拱底位置的加速度、位移、主应力及内力等数据,得到衬砌的动力响应规律以及衬砌结构的安全系数,为穿越软弱夹层隧道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地震波进行频谱分析及基线校正处理,得到用于数值模拟的合理地震波,并建立了穿越软弱夹层隧道的三维模型,对衬砌的加速度、速度、位移和应力进行分析,发现软弱夹层会放大隧道结构的地震动力响应,越靠近软弱夹层,衬砌的位移和应力越大。(2)建立了不同软弱夹层倾角、不同软弱夹层厚度的整体三维模型,得到了地震作用下隧道衬砌的加速度、位移及主应力随软弱夹层倾角和厚度的变化规律,发现随着软弱夹层倾角的减小或厚度的增加,衬砌的位移和应力不断增大;研究了软弱夹层弹性模量的变化对隧道结构的地震响应影响,发现当软弱夹层与围岩的弹性模量相差越大,衬砌加速度的放大效应越显著,结构的位移和应力越大。(3)依据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破坏时的强度校核方法,计算得出不同软弱夹层倾角、不同软弱夹层厚度以及不同软弱夹层弹性模量下,衬砌各关键部位的安全系数变化规律,发现随着软弱夹层倾角的减小或厚度的增加,衬砌安全系数降低;软弱夹层弹性模量越大,衬砌安全系数越高。并通过计算得出安全系数不满足规范规定的工况,以便在实际工程施工时进行加固处理。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不断提升,计划经济时期所形成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经济发展需求,表现为目标混乱、管理模式单一等问题。新时期,事业单位在开展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时需从转变职能等方面出发,找准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方向,结合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改革措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具有着较好的力学特性、耐久性以及行车舒适性,从而近年来成为我国主要的公路路面类型。但随着日益增加的大流量交通、车辆重载超载等问题出现,造成许多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开裂、车辙、破损等病害,其运行安全面临着严峻考验。其中车辙相较于其他病害造成沥青路面的损坏更大、发生率及维修难度更高,对路面交通运输安全运行造成直接威胁。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影响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因素出发
桥梁转体施工方法具有施工速度快、不中断已有线路的运行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桥梁平转施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球铰制造精度的控制、悬臂梁的受力分析、转体施工监控等方面,但对复杂状态下的转体牵引力计算、转体过程结构响应分析以及转体过程安全性分析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以万家沟大桥项目为依托工程,采用理论分析及实桥试验的研究方法,开展了转体结构牵引力算法研究、转体结构称重试验及数据分析、转体过程仿真分析及转
枢纽节点作为城市交通的咽喉,在交通发展过程中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可否认的是枢纽的建设对于城市发展尤其是建设地周边范围的发展有着极大地带动作用。随着我国交通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单一枢纽所能提供的交通承载有限,综合型枢纽才能极大地满足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同时枢纽带来的交通问题也不断增加。原本为了居民方便选取城市中心区、交通流量大区域建设枢纽的思想开始被质疑,越来越多的学者及交通专家提出枢纽外迁
堤坝管涌及其通道的形成、发展形态具有较强的随机性、隐蔽性和快速性,为给堤坝的长期稳定性监测与灾后抢险提供决策依据,有必要对堤坝管涌的演化过程进行信息跟踪与状态识别。鉴于电场参数对该过程中土石复合介质的含水率变化较为敏感,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土石堤坝管涌演化进程中的电场动态响应特征及临界阀值研究”(51879017),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土石堤坝管涌演化进程中三维电场特征动态变化规律进行深
排水沥青路面相比于普通的密级配沥青路面能够快速排出路面积水、提高行车安全性、降低噪音等优点,非常适用于我国南方多雨地区。然而排水沥青路面由于其空隙率较大,路面中的水分也更容易进入路面结构使其发生损坏。因此本文通过使用RST高粘改性剂制备的高粘改性沥青作为胶结料设计了PAC-13排水沥青混合料,设计了水-温循环损伤试验以分析排水沥青混合料在水-温耦合作用下的路用性能变化及其损伤特性。本文通过加热剪切
这些年国内外学者对钢桥面铺装的研究方向主要分为对铺装材料的研究和力学分析两大类,都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但钢桥铺装的几种病害仍时常发生,其中防水粘结层是铺装结构最薄弱的部分,防水粘结层的功能失效进而导致的脱层、推移病害是困扰研究人员多年的问题。尤其对于带有大纵坡的钢桥铺装结构的力学分析,现有的研究还不够完善。以往的研究往往没有考虑汽车在纵坡路段的行驶行为和平坡路段的差别,为了更接近实际情况,本文考虑了
智能车辆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道路交通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其运动控制是实现智能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智能车辆运动控制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与应用价值。本文针对智能车辆运动控制方法展开研究,建立车辆横纵向运动综合控制系统。根据控制方案分析,采用分解式运动控制方式,分别设计横向和纵向控制系统,通过协调控制横向和纵向控制系统构建综合控制框架。因此,需分别建立用于横、纵向控制系统的车辆
随着我国公路维修的里程数日渐增多,铣刨回收的废旧沥青路面材料(RAP)基数不断增大,势必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而RAP的循环利用既能满足公路养护原材料的需求,减少维修成本,又可降低环境污染,因此我国当下对于公路再生技术越发重视。但是现今许多再生搅拌站因不满足国家环保生产、绿色交通的战略目标,面临关、停的局面。对此提出再生沥青混合料绿色化、工厂化生产的转型理念。依托实体工程对再生工厂生产技术指标
三峡水库的建设是长江治理开发的关键性工程,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自2003年初步建成并投入试运行以来,逐步实现了防洪、发电、航运这三大设计目标。但随着三峡水库蓄水运行水位抬高,库区水沙运动特性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库区泥沙逐渐淤积。长此以往将侵占防洪库容,降低水库调节能力,影响发电,严重时可造成碍航,故泥沙淤积问题是三峡研究中最重要课题之一。坝前水位过程和水库淤积的发展关系密切,通过变动的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