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照料对子女经济福利与健康福利的影响研究——基于CFPS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5101679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传统“孝”文化的影响及对“天伦之乐”的追求,家庭养老一直是我国大多数老人和子女的第一选择。但在人口结构变化和家庭结构核心化的背景下,家庭在承担老年照料责任时面临着多重问题。面对全社会沉重的养老负担及家庭在老年照料时面临的困境,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并明确指出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老年照料是家庭养老功能的重要内容,照料者与被照料者是老年照料最为重要的两个主体。然而,目前我国的研究侧重于研究家庭照料对被照料者(老人)的影响,对家庭照料者的研究较少,仅有的以家庭照料者为对象的研究,多将配偶、子女等家庭照料者作为整体考察,针对子女照料者的研究不足,且研究内容侧重考察老年照料与子女照料者劳动参与的关系,未能直接、全面地体现子女老年照料的后果。在我国文化背景下,子女是最为重要的老年照料服务供给主体,与配偶照料者相比,子女照料者面临着多种相互冲突的压力。本文以子女照料者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老年照料行为与照料负担对子女照料者经济福利与健康福利的影响状态,明晰子女照料者因提供家庭老年照料而造成的福利损失状况。不仅能弥补当前对子女照料者这一主体及其研究内容方面的局限;同时为我国家庭照料者政策支持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促进家庭照料可持续,提高家庭抵抗老年风险的能力,进而化解全社会的老龄风险,真正实现积极的人口老龄化。本研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微观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与逻辑回归方法对老年照料行为、照料负担与子女照料者的经济福利及健康福利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照料行为导致子女经济收入至少减少约21.2%;就照料负担来看,与不照料父母的子女相比,仅照料1位老人的子女陷入收入贫困的可能性是其1.227倍,而同时照料父母的子女陷入收入贫困的可能性是其1.306倍。此外,照料行为与子女的健康福利间无直接相关性,子女照料者的健康福利仅与照料负担有关,且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仅照料父亲或母亲的子女的健康福利受损严重,而同时照料父母的子女的健康福利损失却不明显。同时照料父母的子女其经济福利损失更为严重,而仅需照料父亲或母亲的子女的健康福利损失更为严重。针对该研究结论,采用工具变量法(IV)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纠正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结果仍然成立。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基于福利多元主义,从政府公共管理角度对建立我国家庭照料者支持体系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在内部经济转型升级和外部国际产业竞争背景下的重要战略性产业,其在满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抢占下一轮产业技术竞争高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新基建产业发展受到政策、经济等诸多因素影响,但人才作为产业竞争中最关键的一环,是决定新基建产业发展的核心因素,也是支撑产业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新基建产业人才对于新基建产业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引领产业发
学位
为提高生育率和改善人口结构,我国于2016年开始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但因育儿支持体系发展不足,家庭成员特别是职业女性的育儿压力重大。同时,职业人士工作时间长,加班频繁成普遍现象,在工作时间长且育儿责任重的双重压力下,极易产生工作与家庭冲突,育儿家庭成员的工作满意度和生活幸福感受到了影响。在此背景下,催生了社会对家庭友好政策的迫切需求,需要政府、市场、组织和社区等为育儿家庭提供支持,以增进儿童福利
学位
关注公众的实际需要、提高公众对公共服务的感知质量以及促进公众参与是建设服务型政府不可或缺的内容。社区作为社会最小有机体和基本公共服务的落脚点,是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场域。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社区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组织好社区居民和单位,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随着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由政
学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已然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国是全球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增速最快的国家,深陷“未富先老”、“未备先老”、“孤独终老”的养老困境。相较城镇地区,我国农村地区老龄化水平更高,高龄老人、失能老人和空巢老人占比逐年增多,社会化照料却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照料需要,以致兼具便利性、亲情化的家庭照料仍是农村地区老年照料的首选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女性就业率逐年上升,
学位
“大病风险”是每一个个体都会面临的风险。“大病风险”以及大病带来的“经济冲击”可能会给城乡居民大病患病家庭带来致命的打击,因此,提高该类人群大病保障程度对于每个家庭尤其是每一个经济困难家庭来说都至关重要。为了缓解“大病风险”给患者带来的经济负担,我国建立了包括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大病保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和社会捐赠四个部分的城乡大病保障体系。上述四个部分共同作用,对我国大病患者大病保障起到非
学位
纵观整个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其基于精细化管理原则发展出三条主要线索:一是划分公共问题类型;二是下沉网格管理人员,形成问题传导源;三是通过建立中枢平台实现信息互通与跨部门协同。三条线索相互联动致力于实现基层公共服务管理中从确定资源需求、协调运转到资源提供的链条式运作,然而随着实践的深入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也呈现出了一些发展困境,大多数研究倾向于从国家-社会角度以及社会治理视角展开讨论,认为网格化服务
学位
人口老龄化进程难以逆转,并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难题。我国老年人群体绝对数量庞大,并且老龄化速度超过许多发达国家,老龄化形势严峻。与老龄化相伴而生的便是失能老人的快速增加,失能老人往往具有高龄、患慢性病、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等特征,呈现出多样化、不同程度的日常照料需求。在我国家庭养老的传统背景下,家庭主体承担绝大部分照料责任。与此同时,家庭结构核心化、家庭规模小型化的发展趋势对这一照料模式造成冲击。一方
学位
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也是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数量大幅上升。《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关键政策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从分散试点,区域示范的摸索发展逐步迈向系统建设、统筹规划的新阶段。然而,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重基建轻应用,重试点轻推广,重技术轻教学等许多问题。基础教育作为我国的基本公共事业,其信息化
学位
在现代中国社会,教育获得受宏观结构性因素、制度性因素和微观家庭因素的综合影响。20世纪初的政治变迁、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教育扩张等宏观因素,以及包括教育制度和非教育制度在内的各种制度性因素,特别是家庭内部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等微观因素都对我国中小学生教育获得产生着重要影响,导致不同群体的教育获得差异明显。而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优质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中小学生教育获得的竞争越来越从
学位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为核心的民生工作成为政府工作重要布局。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完善,社会经济发展从高速转向高质量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越来越幸福。组织也越来越重视工作中的幸福体验。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使工作幸福感的研究逐渐开始转向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提升员工工作幸福感成为组织管理目标之一。聚焦到医疗行业,因医患关系紧张、高工作强度,医务人员工作幸福感水平有待提升。从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