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公共服务感知质量对居民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成都市C区的实证分析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ole_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注公众的实际需要、提高公众对公共服务的感知质量以及促进公众参与是建设服务型政府不可或缺的内容。社区作为社会最小有机体和基本公共服务的落脚点,是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场域。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社区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组织好社区居民和单位,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随着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由政府主导的一元化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互动模式转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已成为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目标的重要举措。笔者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居民根据自身享受公共服务的真实体验对公共服务质量产生了不同的感知和主观评价即公共服务感知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参与行为,亦有不少学者指公共服务感知质量与公民参与意愿、参与动机之间有一定的影响。那么,公共服务感知质量是否对居民参与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如果有,公共服务感知质量通过何种路径对居民参与行为产生影响。为此,本研究尝试通过对成都市C区进行实证研究来回答公共服务感知质量是否对居民参与行为存在影响,以及如何影响的问题。本研究在新公共服务理论、公民参与理论和治理理论的基础上对城市社区公共服务感知质量与居民参与行为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服务质量模型(SERVQUAL模型)为基础,参考相关研究,构建了城市社区公共服务感知质量对居民参与行为影响的研究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在成都市C区以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了8个社区进行问卷发放获取数据,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78份,其中有效问卷347份,形成了本研究的样本数据。运用SPSS24.0和AMOS24.0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考察城市社区公共服务感知质量与居民参与行为的影响关系。本研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12条研究假设中,共有8条研究假设成立,1条研究假设部分成立,3条研究假设不成立。由此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城市社区公共服务感知质量是影响居民参与行为的主要因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城市社区公共服务感知质量在直接影响居民参与行为的同时,也通过影响居民对社区形象的评价对居民参与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第二,社区形象在感知质量影响居民参与行为的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第三,影响机制在不同群体中有差异,年龄、职业、月收入以及社区居住年限的不同均会调节城市社区公共服务感知质量对居民参与行为的影响路径。由此,本文从城市社区公共服务感知质量和社区形象的角度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第一,注重居民需求的识别和反馈,实现服务有效供给,强调以居民需求为导向进行公共服务精细化供给,提高公共服务感知质量;第二,提高社区人员工作水平,增强社区服务有效性,强化公共服务公平性,促进居民参与;第三,强化制度保障,促进居民参与,通过细化社区参与制度,培育居民公民意识和参与能力,来实现参与意愿向具体参与行为的转化;第四,依托“互联网+”打造智慧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信息性,提升社区服务响应性,促进居民参与。同时,本文还反思了研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进一步研究可能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2018年6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且越来越呈现出自然与人为致灾因素相互联系,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作用,既有社会矛盾和新生社会矛盾相互交织等特征。应急管理已经进入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相互联系、影响、转化、叠加、耦合的新常态。如今,为了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和伴随应急事件次生的社会风险,应急管
学位
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和显著标识,伴随持续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一同产生的是一系列“城市病”问题,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核心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为破解众多城市发展与治理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案选择,即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由于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和基本治理单元,因此智慧社区建设也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后一公里。智慧社区建设固然需要政府扮演主导角色,但是社会公众的参与
学位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发展失衡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显著低于城市地区,“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提升消费潜力、走向共同富裕的战略短板。十八大以来,为了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党和国家开展了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等两项系统性战略工程。处在国家政权与乡村社会的交汇点上的乡镇政府承担着推动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到“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任务、也扮演着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重要角色。自精准扶贫系列
学位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给我国乃至全世界造成了严重的人身和经济损失。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我国采取社区防疫的基本理念,利用网格化管理的优势,通过加强对社区的摸排管控,力争“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网格员作为联系社区和人民的纽带,在二者间起到了上传下达的作用。一方面,网格员作为党和政府防疫方针政策的直接执行者,承担了有效落实防疫政策的义务;另一方面,他们
学位
在这个不断追求创新的时代,组织成员向组织分享有助于组织效能提升的知识和想法对于组织实现变革和成长至关重要。乡镇干部作为公共政策的直接执行者和公共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在国家与普通群众间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相较于上级领导掌握更多的信息资源。因此,在建设创新型和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乡镇干部积极建言献策显得尤为必要。但既有研究却发现基层普遍存在干部“失语”的现象,因此探讨导致乡镇干部沉默行为的原因,继而施加
学位
城市群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已成为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中心,对区域协调发展起着重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然而,城市群的聚集效应使得城市群人口密度增大、产业集中,随之而来的是资源能源消耗增加,污染物排放增多。同时,由于大气污染的负外部性和流动性,使之呈现出跨界连片式复合型污染,即在特定范围内出现污染叠加和加剧现象,导致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城市群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能够加强区域协同,
学位
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世界各国要想进行科技创新,无不都要进行产学研合作,无论是国家层面的,还是区域层面的,这已经成为未来科技创新的一个发展趋势。在产学研创新网络中,知识流动贯穿创新的整个过程,联结各个创新主体。由于合作主体之间利益分配冲突、道德风险、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导致知识流动不畅、知识本身具有的默会性、难以复制性等特征,进而影响知识流动,使得产学研创新网络内外各创新主体之间成功合作的概率
学位
“城邦的建立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随着城市化、工业化推进所带来的一系列“空间不正义”问题对城市未来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公园城市发展目标旨在回归城市建设的初心,重建绿色宜居环境是现代城市发展关注的重要问题。公园城市的提出是城市发展理念的重大飞跃,在该理念下城市如同一座大型公园。公园社区是公园城市的基本单元,建设“公园城市”应当先从城市的基本单元“公园社区”入手。公园社区的发展探索是
学位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在内部经济转型升级和外部国际产业竞争背景下的重要战略性产业,其在满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抢占下一轮产业技术竞争高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新基建产业发展受到政策、经济等诸多因素影响,但人才作为产业竞争中最关键的一环,是决定新基建产业发展的核心因素,也是支撑产业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新基建产业人才对于新基建产业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引领产业发
学位
为提高生育率和改善人口结构,我国于2016年开始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但因育儿支持体系发展不足,家庭成员特别是职业女性的育儿压力重大。同时,职业人士工作时间长,加班频繁成普遍现象,在工作时间长且育儿责任重的双重压力下,极易产生工作与家庭冲突,育儿家庭成员的工作满意度和生活幸福感受到了影响。在此背景下,催生了社会对家庭友好政策的迫切需求,需要政府、市场、组织和社区等为育儿家庭提供支持,以增进儿童福利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