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声调密度和语音相似性对粤语声调感知的影响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5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的语言大体上可被划分为声调和非声调语言两种,其中,声调语言,占世界语言总数的70%以上,而讲声调语言的人占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对大多数亚洲语言而言(汉语,泰语及日语等),声调(音高变化)起到了区分词义的作用。但对非母语者来说,声调学习并不容易,甚至难于音段学习。学习者的语音感知能力与正确产出息息相关,因此学者在语音感知层面做了大量研究。前人研究发现:非母语语音感知主要受到两大因素的影响:母语经验和心理声学。其中,母语经验作为一个较为复杂的因素,虽然过去几十年来有大量文献对其进行探究,但并未形成系统的定论。相比音段层面,超音段层面的研究更加匮乏。以前对非母语声调感知的研究大多关注声调语言和非声调语言背景之间的对比,一些学者认为声调经验可促进非母语声调感知,而另一些学者对此持相反的观点;但对于声调语言之间以及子类型音高重音的比较研究甚少——声调语言中的声调数量能否影响,如何影响学习者去感知非母语声调还未可知。前人研究对于声调的选取上多集中于汉语,而对东南亚的声调语言研究甚少。另一方面,从心理声学角度来说,声调语音相似性如何影响学习者感知声调也需进一步探究。为弥补这一研究空白,本论文分别选取日语(低声调密度)、普通话(中等声调密度)、越南语(高声调密度)母语者作为受试,主要探讨不同声调语言母语者对粤语声调的感知情况,旨在进一步探究声调密度以及语音相似性对于非母语声调感知的影响。此外,本文还通过对比语音和非语音刺激下各个语言背景受试的感知情况,进一步深入探究母语韵律特征对于非母语声调感知的影响。本文将具体探讨以下三个问题:1.日语、普通话、越南语母语者在语音和非语音刺激下感知模式上存在什么差异?2.母语的声调密度是如何影响粤语声调感知的?3.声调的语音相似性是如何影响粤语声调感知的?本研究共有52名受试,分别是母语为日语、普通话、越南语的实验组以及一组粤语控制组。每组13人。每组受试都经过严格的筛选,对语言背景和音乐经历都进行了控制。实验材料为粤语单音节/ji/和/fu/,这两个音节在被试的母语中都存在从而避免了音节熟悉度对结果的影响。另外,作者通过Praat软件对刺激/ji/提取了音高并生成了非言语模式下所需要的纯音刺激,并对所有刺激的时长和音强都进行了归一化处理,确保刺激间只存在音高的差异。本实验分为两个部分:区分实验和感知同化实验。受试要求先完成区分实验再完成感知同化实验。实验的呈现和数据的收集全部在Praat中进行。本研究采用A prime值来衡量受试的区分表现,最后数据通过SPSS 25.0进行分析。本文主要有以下发现:1.在言语刺激模式下,普通话母语者的区分敏感度最高,其次是日语母语者,最差的是越南语母语者。普通话母语者和日语母语者之间,日语母语者和越南语母语者之间在区分表现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普通话母语者在区分粤语声调对上总体显著优于越南语母语者。此外,实验也发现不同母语背景受试在感知模式上也存在差异,具体体现在声学线索权重上。普通话和越南语母语者倾向依赖音高曲拱变化来区分声调,而音高重音语言日语母语者倾向于利用音高的高度变化来区分声调。但三组受试在个别声调对的表现上也存在着相似性,表现出一致的优越性或困难度。与言语刺激模式相对比,在非言语刺激模式下普通话和越南语母语者都没有出现显著性变化,但日语母语者的区分表现出现了显著的提升,同时显著超过了越南语母语者。2.母语的声调密度的确会影响非母语声调感知。本文选取的三组受试都来自亚洲声调语言背景,在类型上存在较高的相似性。从区分表现上说,越南语受试表现最差,说明母语声调数量多不一定会促进非母语声调感知,另外从受试感知同化模式也可看出,母语声调密度高会造成声学空间压缩,从而降低受试同化的一致性。3.声调语音相似性也会影响非母语声调感知。语音相似度高的声调对会对所有背景受试都造成较大困难,甚至对于粤语本族语者也是如此。而语音相似度较低的声调会更加容易区分。声调本身的这种声学特性对感知的影响是所有母语背景者共有的,但本文也发现了这种影响的大小也会受到语言背景的影响,相比起越南语和普通话母语者,日语母语者在区分困难对时表现相对较好,可能是由于日语者本身对音高高度变化更加敏感。以上结果表明,声调密度和语音相似性会共同影响受试去感知非母语声调。一语语言经验对声调感知的影响是复杂多样的,这也为前人研究关于声调经验在非母语声调感知中的影响得出了不一致的结论提供了解释。另外,本研究对于理论应用和二语教学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语言理解不仅依赖词汇单元的顺序输入,而且取决于高层表征信息对句子结构的预测。现有的暂时歧义句在线加工研究仅关注限时任务中动词信息是否可以全部激活,抑或仅关注歧义的自然消解过程,至于两者间的关联尚无定论。据此,本文将前人分歧进一步概括为局部解读观和整体解读观。局部解读观认为,动词本身完全可以消解歧义,成功预测后续句子结构,这符合一定的认知原则;而整体解读观则认为,动词和其他语言因素在歧义消解过程中必
学位
语言习得创造性和保守性共存,学习者基于有限的语言输入创造性地输出新颖表达的同时如何规避不合语法的表达,这历来都是语言学家研究的重点,也是争议的焦点。前人研究主要试图从语音、句法、语义方面进行突破,但确实存在语音合理、句法被证实、语义可理解的情况下,句子仍然不被接受或接受度低的情况。针对这种现象,Goldberg提出了统计优选效应,该观点认为在某一语境中,若学习者预期听到构式A,但实际反复听到的却是
学位
范畴越位的实质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翻译不对等的现象,现已成为翻译领域的研究重点。目前国内外对范畴越位的研究多关注建构范畴越位的类型、认知机制、认知动因等层面,对范畴越位的认知特点关注较少。同时,现有研究以各类语料为研究对象,关注探究范畴越位的共性规律,并没有从完整的译本出发,忽视了个体差异性。《边城》作为中国优秀的文化作品之一,目前已有四种英文译本,其中金介甫译本在国外具有重要地位。但国内学界对金介甫
学位
中动构式是一种既常见又特殊的语言现象。不同于主动构式及被动构式,中动构式以主动的形式表达被动的含义。该构式因其特殊的句法形式和复杂的语义特点,一直是国内外语言学界兼具争议与热度的研究话题之一,同时也是二语学习者语言习得中的难点所在。前人研究中,各路学者多从中动构式的生成机制、典型特征、构句条件及与其他相似构式的对比研究等角度入手,力求对中动构式进行全方位地解读与阐释。相较于理论研究的百花齐放,以中
学位
交互作为智慧教室的主要特征之一,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还包括人与技术、学习资源以及教室的学习环境之间的互动。无数学者以智慧教室的建设以及教学研究为研究主题,开展大量的理论以及实践研究,但对高校智慧教室的互动研究较少,尤其是大学生国际交流实用英文写作课堂中的互动研究。智慧教室为培养高校生的英语综合素养提供了高交互的信息化环境,为教学的改革创新提供了适宜的教室环境。为了深入了解智慧教室中的互动特征
学位
范畴感知作为两个基本的感知模型之一,其研究范围已从音段扩展到超音段,甚至从语音领域延伸到非语音领域。在已有定论以及尚待解决的研究中,普遍认为辅音和曲折声调是范畴性感知,而平调和元音间的感知则趋向于非范畴性,甚至是连续性的。先前有关范畴感知的研究大都侧重探索外部因素对语音感知的影响,但关于内部因素,尤其针对特殊群体(如:耳蜗植入儿童),对范畴感知的影响知之甚少。外在因素是指语音信号本身之外的东西,例
学位
逆序计数是一种古老的计数方法,能够反映出远古先民独特的计数思维方式。这种计数法与现今通用的顺序计数法有所不同。顺序计数法遵循从小数到大数的原则,依次计数。与之相反,逆序计数法倾向于从更高层级开始计数,主要突出低位数值。逆序计数法所生成的数词被称为“逆序数词”。由于这种计数方式与现代人的常规思维大相径庭,因此近年来吸引了国内外各个领域学者们的关注和思考,由此衍生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目前,从类型学角度
学位
体范畴一直是国内外语法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关于汉语体貌系统的研究成果丰硕,而关于汉语方言的体貌研究相对薄弱。乡话作为一门濒危的汉语方言,其体貌系统中不仅有和汉语对应的动态助词,还有一些独有的动态助词和表达手段。因此,本文以湘西古丈乡话为研究对象,参照Comrie(1986)和戴耀晶(1997)对体的定义和分类,结合乡话事实,对乡话的体貌系统进行全方位探索,力求解决下列三个核心问题:1)乡话的
学位
汉语方言包括八个区,湖南方言常澧片属汉语方言官话区中的西南官话区。在湖南方言常澧片,复数标记广泛活跃于当地的口语之中,其使用灵活、色彩浓厚,是常澧片方言中较为特殊的一类语法现象。复数标记不是陌生的话题,在普通话中,我们主要使用“们”来表示指人名词或者部分有生名词的多数,例如“你们、孩子们”,极少数情况也可以用于非指人的有生名词后表示复数,例如“鸭子们、狗子们”,但是在常澧片方言中,复数标记不仅可以
学位
《围城》是中国现当代一部经典的长篇小说,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广泛关注。当前对《围城》英译的研究主要是从翻译策略和方法、译者主体性、翻译批评等方面进行的,比较少的将系统功能语法应用于《围城》的翻译研究,对《围城》人际意义翻译的研究更少。虽然有一些关于人际意义和翻译的理论探讨,但并不具体和系统。《围城》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典型的人物形象既是小说的主要内容,也是人际功能理论的重要语言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