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双分子穿插构筑聚合物/富勒烯共混体系三相形貌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聚合物/富勒烯体相异质结中,由聚合物结晶纯相、富勒烯结晶纯相以及无定形聚合物与富勒烯形成的共混相所构筑的三相结构形貌有助于电池性能的提高。三相模型中共混相能够提供瀑布式能级,驱动给受体界面处电荷转移态分离;结晶纯相形成载流子连续通路,利于载流子传输至相应电极。另外,共混相和结晶纯相的比例要适中,共混相含量过高将增加载流子非成对复合,结晶纯相过多则降低激子扩散效率。然而,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手段精确调控共混相及结晶纯相比例。因此,正确认识共混相的作用以及如何控制结晶纯相和共混相之间的比例是进一步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关键所在。  本论文以含双分子穿插行为的聚(2,5-双(3-十四烷基噻吩-2-基)噻吩并[3,2-B]噻吩)/[6,6]-苯基-C71-丁酸甲酯(PBTTT-C14/PC71BM)体系为研究对象,其中双分子穿插相中富勒烯穿插进入聚合物侧链间形成共混相。我们利用溶液陈化的方法,通过控制聚合物聚集程度调控共混相含量,实现三相模型中共混相中共混相含量的定量调控。在此基础上,我们研究了共混相含量对界面处能级偏移及载流子迁移率的影响,建立了共混相含量与器件性能间的关系。主要内容如下:  1.证实了尺寸效应及分子间静电力作用是PBTTT-C14与PC71BM间形成双分子穿插的必要前提,并通过溶液陈化实现了共混体系中双分子穿插含量的控制。我们利用不同尺寸的富勒烯共混聚合物,发现仅当富勒烯尺寸小于聚合物侧链间距且聚合物与富勒烯间存在静电力相互作用时,PBTTT-C14:PC71BM体系中才能够形成双分子穿插相。同时,我们发现PBTTT-C14在溶液中发生聚集可抑制双分子穿插行为。因此,我们利用陈化控制PBTTT-C14在溶液中的聚集程度,实现了共混体系中共混相含量的控制。  2.调控PBTTT-C14/PC71BM共混体系双分子穿插程度,建立共混相含量与器件性能间关系。通过陈化,我们实现了共混相含量的调节。研究表明共混相含量高,相分离程度小,有利于激子的扩散,但成对复合严重。结晶纯相含量高,利于形成双连续通路,利于载流子传输,但给受体界面处无能级偏移,不利于电荷转移态分离。只有当共混相含量与结晶纯相含量达到均衡时,既利于电荷转移态分离,又利于载流子传输,短路电流提高了3倍。
其他文献
近年来,作为一类重要的“刺激-响应”型智能材料,形状记忆材料(SMM)是指一种能够感知外界环境变化的刺激(如温度、光、pH、电场和磁场)并通过调整其状态参数(如形状、位置、颜色)响
运用纯培养法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硇洲岛海域沉积物样品中可培养细菌(含放线菌)的多样性进行研究。用补充0~2.0 mol/L NaCl的MA、ISP 2、NA、SWA和HAA培养基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由于具有多孔结构、超高的比表面积、较低的密度、结构和孔径的多样性和可调性等优点,因而在化学和材料领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
背景:丙二酰辅酶A脱羧酶(Malonyl Coenzyme A decarboxylase, MCD)缺乏症(OMIM 248360)是极其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性疾病,亦称丙二酸尿症(malonic aciduria)。1984年Br
论文主要研究配煤煤质与单煤煤质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数学模型,着重研究配煤灰熔融性温度与单煤灰熔融性温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单煤及配煤煤质分析,得知配煤水分、灰
乳链菌肽(nisin)是由某些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产生的含有34个氨基酸的阳离子抗菌多肽,属于第一类羊毛硫细菌素,可有效抑制包括多种食物腐败菌和病原菌在内的革兰氏
温和型,环境友好型表面活性剂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洗涤剂中.脂肪酸酯具有优异的生物降解性,以及对人体和环境的安全性,近年来人们对脂肪酸酯的应用开发十分重视.本文以脂肪酸、
肿瘤是多因素作用下,多阶段演化而成。随着各种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学科之间的渗透,一些肿瘤生物指标从最初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发展到化学检测。本论文以分析化学的检测方法毛细管电
酯酶(Esterase)是一种水解酶类,又称羧酸酯酶,可催化酯水解、酯交换、酯合成、多肽及内酯合成等众多反应,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及环保等领域。微生物酯酶作为重要的工业酶,具有反应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同时伴随着日益严重的土壤安全问题。据统计,全国约有1/6的耕地受到污染,其中大部分是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可通过扬尘进入大气,也可以被动植物吸收,进入食物链,从而对人体健康构成危险。但是,目前尚未出现理想的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许多大型真菌具有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因此采用大型真菌有望成为一种新的修复方法,但目前对其重金属的耐受性和吸收能力了解有限。本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