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文学思想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l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适文学思想是胡适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众多的研究路径不同,论文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的角度,论述胡适文学思想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导论部分主要阐述胡适思想的历史命运、胡适思想中的文学思想和胡适文学思想中的重要问题。胡适思想的重要地位,从90年代产生至今未衰的“胡适热”可以看出。胡适思想研究,已成为一门专门学问,即胡适学。文学思想是胡适思想一个组成部分,它的研究也在升温,但也面临着一个研究难题:胡适在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中的成就与本人文学素养不是很相称。实际上,胡适的专业是哲学,胡适思想与受黑格尔体系影响的杜威实验主义是分不开的,胡适文学思想只不过是实验主义的一种体现,它不仅因实验主义而可贵,而且中国文学与实验主义的结合,其结合永远超出了两者之和。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研究胡适文学思想,必须运用当代的视角。在分化引起冲突日趋尖锐的现代社会,胡适文学思想的意义,在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具体到价值领域上,主要涉及科学与文学的结合、文学与政治的结合。他的成功与失败,都具有一定的典范意义。   第一章是对胡适文学思想进行概述。胡适文学思想的形成,首先与中国追求现代性的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中国追求现代性,由器物层面、制度层面转到文化层面。科学与民主,成为当时的新思潮,文学充当科学与民主的启蒙重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是胡适文学思想的主导倾向。科学精神主要体现为科学的方法,胡适通过科学方法将科学与文学沟通起来。人文精神,与胡适人本主义的哲学观分不开的,是通过“人的文学”观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有其哲学基础--杜威的实验主义。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的主导倾向下,胡适文学思想呈现出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以“活的文学”观、“人的文学”观和从著者、时代和版本出发的古典文学批评观等为主要内容;以其一辈子大力提倡的科学方法论为基础;以中西思想为理论资源进行整合。   第二章论述胡适文学思想中的科学方法论基础。胡适治学最为讲究的,是科学方法的运用,他特别指出文史学科运用科学方法的重要性。与文学相关的科学方法,是指大胆怀疑、注重假设和重视证据,还有文学的历史观。他的科学方法,注重变化、演化,深刻地体现了一种极其现代的科学精神,与波普尔等人的观点有很多相似之处。胡适科学方法的哲学前提,主要是杜威的实验主义、进化论思想,其中科学精神又渗透着人文精神。胡适将科学方法与文学结合起来,是根据因果律的普遍性。但胡适没有了解到科学与文学的结合,是不能忽略各自不同的特性。胡适没有重视直觉在文学中的独特性,更没有探讨逻辑与直觉的复杂关系,造成了文学革命成功背后的不足。   第三章论述“活的文学”观。胡适认为文学革命应该从形式入手,是很有胆识的。胡适的形式革命,包括语言与文体两方面内容。在语言方面,既有传统的语言为文学的工具观,又有极其现代的语言观,比如,语言与权力的关系,语言与文学互为本体,在文学理论上的现代意义不容低估。除这些语言观之外,胡适还提出语言科学化的思想,即语言风格的科学化和语言有机观。胡适要求语言的明晰、准确和严谨,注重语言的理性分析。语言有机观,是注重语言与实际环境的交互,在交互中显示生死,语言的有机观又导致文学的有机观。在文体的要求上,胡适除了前文的准确之外,还要求美,反对语言的僵化,追求语言对人的感性满足,与西方语言的陌生化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除了美之外,胡适要求文体的自由。“活的文学”观中,既呈现了科学精神,又不乏人文精神。   第四章论述胡适“人的文学”观。胡适“人的文学”观,是文学思想中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即要“有我”与“有人”。“有我”与“有人”是平等的,在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上都有相应的体现,其中对真实性的重视,就是科学求真精神在文学上的要求。胡适“人的文学”观是与自由主义的政治理想是紧密联系的,也就是文学是服务于政治理想。具体来说,“人的文学”观,就是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结合、自我与他人平等的自由主义思想体现。这种自由主义思想,又是科学精神的一种运用。文学服务政治、影响政治的理想,是传统“立德、立功、立言”思想的体现,也是杜威实验主义的体现。“人的文学”观的倡导和传播,离不开刊物、出版社和学校等文学制度。但胡适将文学与政治结合时,没有认识到政治领域的轴心原则及其“超级场”地位,最终没有成功地通过思想文化影响政治。   第五章论述从著者、时代和版本出发的古典文学批评观。学界往往重视讨论胡适对《红楼梦》研究的具体结论,而忽视研讨他的批评观在文论上的意义,或者只是以考证笼统概括。胡适的古典文学批评观,是对《红楼梦》旧索隐派脱离文本、缺乏证据进行批判的直接产物,是其渗透着人文精神的科学方法的延伸,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讲究材料的真实可靠性,注重“真事”与“文本”的张力,是一种较全面涉及“时代、作者、作品、读者”各要素的批评方法。它主要是外部批评,但不乏内部批评。它主要注重考证材料与文本之间的张力,另外,版本研究就是一种文本的演化研究。胡适还超越了单纯的版本研究,进行文本的比较研究,在艺术手法等方面,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提出人物性格塑造的多样性复杂性、方言对文学的重要性等见解,都是很有见地的。在文本研究上,胡适也有不少谬见,是因为强调科学方法而忽视直觉、体悟的作用。   第六章论述胡适文学思想的传统根源。胡适文学思想与传统关系,也是现代性与传统的关系。胡适并没有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彻底的破坏,破坏的只是不适合现代性的部分,同时也吸取了适合现代性的部分。胡适注重寻找现代性的传统基础,挖掘人本主义和理智主义的传统资源,不仅是感情上的难舍,还有为接受新思潮的便利、身份安全的考虑,更是实验主义真理观的一种体现。胡适文学思想相关的传统根源,在科学方法、“活的文学”观、“人的文学”观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体现。当然,胡适的文学思想,并不是传统思想的直接延伸。传统的基础,只是他按照实验主义等尺度衡量的结果,是胡适对传统的一种发现,一种创造。在这个尺度下,胡适对传统进行了必要的超越。   总之,论文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的角度,对胡适文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方法论基础以及传统根源进行剖析,探讨胡适的成功与失败,评价胡适文学思想应有的历史地位和现代意义。  
其他文献
煤矿井下供电采用传统的方式容易出现一些问题,特别是大电容值对井下的工作人员来说有造成生命安全的威胁,对煤矿行业来说需要用电容电流自动补偿器来降低电容值,并改变低压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红花标记杂交棉新品种鲁05H9及其亲本材料进行多态性检测,从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98对SSR核心引物中筛选出12对在双亲间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在F1中表现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商妇形象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沿着历史的长河一路发展而来,它在魏晋南北朝的初现期、隋唐五代的发展期、宋元的兴盛期的演变过程中,呈现了独特的面貌,形成了鲜明
本文对唐代永州地区文士进行了研究。文章从考证唐代永州地区文士出发,立足于史实,全面细致地搜集资料,最大限度地系统考证了唐代永州地区的文士情况,并尽可能还原唐代永州地区的
论文以承载原史文化的原史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志”、“语”文献是论文探讨的核心。原史文献中的“志”、“语”文献是贯穿论文的主线,论文的三个方面都是围绕此核心展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