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民族书写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c26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史记》中的民族史传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史记》民族书写的形成、书写方式以及形成原因。通过对民族史传史料的分析,归纳总结出司马迁对各种资料的借鉴,分析民族史传的史料来源情况,并探寻《史记》民族书写对后世史学与文学的影响。本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史记》民族书写的史料来源”。司马迁在《史记》中首次设列六篇民族史传,在当时的社会情境和新的认同体系下,构建了有关少数民族的系统性知识。《史记》民族史传取材丰富,既有对前代文献的整合,也有对朝廷诏策、廷议、四方往来文书的参阅,而司马迁的游历调查为民族书写提供翔实的实证基础。当然,汉与周边民族交往的深入,使者、降者、商人以及各族实物也都丰富了时人及司马迁的民族认知。第二章,“《史记》民族书写的体例”。司马迁遵循五体义例,为匈奴、南越、东越、闽越、朝鲜、西南夷、西域等族(国)设列传记,按地区系统撰述各民族历史,其断限基本都在《史记》的整体断限之内。司马迁选择书写这些民族,主要与当时的政治格局、民族关系等方面有关。民族史传编次上大体是以各民族与中央政权交往的先后为序,穿插于诸列传之间而错杂编排,形成了与其他列传互为并列关系。第三章,“《史记》民族书写的叙事策略”。本章主要借助传统的叙事学方法,借鉴西方叙事学理论,对《史记》民族史传及相关篇目中的材料进行分析,从叙事观念、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结构等角度细致观察,分析司马迁在书写时是如何进行组织、裁度与处理材料的,进而了解书写者的书写目的、书写焦点、历史观等。第四章,“《史记》民族书写形成的原因”。在多元文化交互影响的背景下,华夏族体形成并不断发展壮大,在民族交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稳定的汉民族。汉武帝先后对四方民族开展的用于构建其“大一统”的行动,对司马迁书写民族史传有一定的影响。武帝时期积极实践的“大一统”思想,不仅包括政治一统、思想文化一统,也包含民族一统。司马迁尤为重视记载匈奴前部族史及汉匈和战史,主要是出于“设备征讨”时“参彼己”的思考。然而司马迁能够打破传统夷夏有别的观念,将各民族纳入到统一政治体中进行考察,形成了夷夏同源共祖于黄帝的新的民族认知。第五章,“《史记》民族书写的价值与意义”。司马迁在记录周边民族历史以及与中原王朝关系史的同时,丰富了先秦文献记载的内容,刻画了一些典型生动的民族人物,形成了兼具历史性与文学性的史传。司马迁在大一统观念的影响下所开创的为少数民族立传的先例,对后世正史历史撰述影响深远,形成了后世撰写民族史的优良传统。
其他文献
本文将电影置入媒介融合的传播语境中,遵循“电影作为媒介”的研究范式,对电影媒介属性的变化以及众多新的电影形态和“电影”景观进行考察。本文主要运用大众传播学、媒介环境学、媒介学理论、“媒介化”理论和技术哲学等理论方法,将媒介研究和电影现象研究进行有机整合。进而提出,从模拟技术时期到融媒技术时期,电影的媒介属性在不断地生成、拓展、强化和变革。它积极地与新媒介进行互动和融合,通过“再媒介化”的转型,在自
当今世界,尤其是巴基斯坦,正面临着巨大的动乱和混乱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巴基斯坦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几十年来,巴基斯坦常发生宗教、政治、越境、宗派、民族主义和种族武装冲突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最显著的原因是其社会的解体。在这样的情况下,教育是终止不同地区间仇恨、歧视和偏见,从而促进和谐的唯一手段。因此,在巴基斯坦,和平教育必须着眼于解决这些冲突的根源,如,以种族、阶级、种姓和教派为基础的分歧。要改
科特迪瓦自开始实行商品出口以来,农业政策可以算是经历改革次数最多的政府决策系统之一。科特迪瓦的农产品市场以可可,咖啡,棉花和腰果等为主导出口产品,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科特迪瓦的农产品市场偶尔会进行短期的暂时调整。自科特迪瓦实现国家独立以来,政府就对可可市场进行规范的监管,以保障政府的出口收入。可可占科特迪瓦全国出口收入的50%以上,对国家投资有隐性的影响。1960年至1978年,科特迪瓦在独立后第一
河中地区是连接唐代两京的纽带,河中府的设置时间仅次于京兆府和河南府,河中镇也是安史之乱期间在内地最早建立的一批方镇之一,反映了唐政府对河中地位极为重视的态度。学术界对于河中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盐政、历史地理、文人交流等方面,对唐代河中镇与中央的政治、军事、经济关系研究极少,对五代时期其与中央的关系则未见有人涉及。唐五代时期的河中镇作为一个与中央关系密切的近畿藩镇,在这一历史时期具有特殊的地位,对其进
自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后,丰富多彩的西域文化随之传入中原地区,从而对中原地区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广泛影响。到了唐代,盛唐时期西域文化的盛行使得西域成为此期诗歌书写的重要题材之一。本文以唐代诗歌中的西域书写为研究对象,对其内容、特点、情感意涵、价值意义等方面进行全面解读,以期从诗歌书写的角度来认识唐代诗歌中的西域形象,并通过与史籍、图志以及其他文学体裁的对比来凸显出唐代诗歌西域书写的独特价值
普通高中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普通高中体育教学对于保障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深度教学是基于知识的内在结构,旨在让学生从符号学习走向学科思想和意义系统的理解与掌握,深入认识和体验知识背后蕴含的方法、逻辑、思维、意义,实现知识丰富价值的教学。在“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落实体育核心素养的现实需要下,深度教学为普通高中体育教学带来了新
新疆曲子,民间称“小曲子”“曲子戏”,是新疆地区唯一用汉语演唱的地方曲种、剧种。新疆曲子自清末民初形成至今已流行有年,是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曲艺艺术,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不少文艺工作者和艺人收集了大量曲子唱本,也有一些戏曲界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不过,将其剧本唱词作为语言学研究对象并运用语言学理论研究的尚不多见。戏曲是一门表演艺术,也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是
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史,传统经济国家转变为现代化国家并非一帆风顺,除了日本、韩国等少数国家成功迈进发达国家之列,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长期并存先进的、现代化的城市经济与落后的、传统农业经济,无法实现二元经济结构的成功转换,成为现代化国家。中国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城乡经济差距产生的失衡现象和社会矛盾也越发凸显,分析城乡经济差距的深层次原因,探讨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路是新时代面临的重要课题。经
人类社会发展已经历了对自然顶礼膜拜的原始文明阶段、改造自然的农业文明阶段和征服自然的工业文明阶段,当前正迈步于遵循自然的生态文明阶段。在每个社会文明发展阶段,人们的精神生产能力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不断地改变着社会发展的模式。从手工时代、机械化时代、信息化时代到现今的智能化时代,每次社会发展模式的改变,都存在着科学技术变革的巨大推力。每次精神生产能力的提高在推动社会的巨大进步和发展
任何一部文献,尤其是学术文献,其在学术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利用与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界对该文献学术价值的接受与认可,文献的价值是文献得以流传“动力”所在。《隋书·经籍志》(以下简称《隋志》)是继《汉书·艺文志》之后的第二部史志目录,其著录范围基本涵盖了唐前的典籍,反映了唐前的学术发展与文献流传的情况,故可以将《隋志》视为一部以文献为记载对象的反映汉唐之间学术发展变化的学术史著作。清代是我国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