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皮支链皮瓣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maig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1973年McGregor和Morgan(?)根据直接皮肤血管和肌皮血管的皮肤穿支在皮肤内的口径大小、走行方向和供血范围的不同,首次提出了轴型皮瓣(axial-pattern flap)和随意型皮瓣(random-pattern flap)的概念。国内钟世镇等于1984年通过对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按血供来源对其进行分类,阐述了轴型皮瓣的血供规律,认为皮瓣的血供来源,是决定皮瓣类型的要素,从而奠定了轴型皮瓣的理论基础。穿支皮瓣(perforator flap)的概念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Kojima、Krolll、Wei、 Kimura Blondeel等是这方面的先驱代表。穿支皮瓣是轴型皮瓣的微型化,被称为超级显微外科(supramicrosurgery)。由于具有对供区损害小,皮瓣设计灵活等诸多优点,近几年来国内外掀起了对其研究的热潮。皮瓣的解剖学研究从粗到细,呈现出皮瓣小型化、微型化和随意化的趋势,从而使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于皮瓣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强调微创,美观,功能恢复好,供区损伤小的原则。顺应皮瓣研究的微型化趋势,近年,丁自海、王增涛等在皮瓣解剖学研究中,发现某些轴心动脉各皮支之间沿其长轴方向形成一恒定的皮支链,以皮支链远或近端皮支为蒂,可切取小型带蒂或转位皮瓣,顺行或逆行修复手部等小范围的皮肤缺损。他们把这种皮瓣称为皮支链皮瓣(cutaneous branches-chain flap)。此种皮瓣的血供基础是轴心动脉发出的皮支终末分为恒定的升、降支,相邻升、降支相互吻合,形成与轴心动脉长轴平行的皮支链。这种血管吻合形式以四肢远段最为典型,其次是腹部。皮支链皮瓣是在轴型皮瓣和穿支皮瓣基础上开发出的微型皮瓣,以皮支链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临床应用证明是可行的。目前临床开展较为广泛的皮支链皮瓣有:①掌背动脉皮支链:以指蹼动脉为蒂可分别形成掌背动脉皮支链皮瓣,逆行转位修复指背近、中节软组织缺损;②指掌侧固有动脉皮支链皮瓣:以中节近侧皮支为蒂逆行修复指腹及周围软组织缺损。关于皮支链的形态学描述,程开明等对第二、三掌背动脉皮支皮瓣进行了相关解剖学研究。陈启康等对前臂尺动脉和桡动脉的皮支链皮瓣进行了初步解剖学的研究,但对其详尽的解剖学数据及形态学照片还有不足之处。2010年,Saint-Cyr M等对桡动脉穿支蒂皮瓣血供形式进行了详尽研究,也验证了皮支血管链的存在,并确定在前臂远端1/5及近端1/3两处桡动脉皮支血管集中簇的位置。但对其远、近段皮支的位置及直径缺少解剖学数据。目前关于前臂背侧骨间后动脉还缺乏相应的解剖学研究。基于以上几点,我们对前臂皮支链皮瓣展开研究,以前臂骨间后动脉、桡动脉、尺动脉前臂三条动脉皮支进行详尽解剖学研究,为临床应用前臂皮支链皮瓣修复小范围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我们的研究主要分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章骨间后动脉皮支链皮瓣的应用解剖目的为骨间后动脉皮支链皮瓣的带蒂或游离切取提供解剖学数据。方法选用新鲜男尸正常上肢标本14侧,分别进行乳胶灌注显微解剖、过氯乙烯和牙托材料混合填充剂制作铸型标本、聚乙烯醇-氧化铋灌注平铺X线动脉造影三种方法方法研究骨间后动脉皮支的解剖形态学特点。对直径0≥0.2mm皮支纳入统计分析,聚类分析求得远、近两段皮支血管丛聚集点位置。结果①每侧骨间后动脉发出皮支6.2支,以尺骨小头桡侧缘到肱骨外上髁的连线为标准距离,远段皮支血管丛聚集点在21.24%的位置,包含皮支3.3支,近段皮支血管丛聚集点在47.86%位置,包含皮支2.9支;②距离尺骨茎突近端(5.82±1.22)cm,肱骨外上髁远端(10.34±0.98)cm分别有直径为(0.50±0.04)mm,蒂长(16.79±5.12)mm和直径(0.60±0.08)mm,蒂长(21.20±12.28)mm粗大皮支从骨间后动脉发出;③相邻皮支间吻合形成与骨间后动脉平行走行的血管链。结论本研究证明以骨间后动脉皮支为蒂设计的游离或者转位皮支链皮瓣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第二章桡动脉肌间隙远、近段皮支链皮瓣的解剖学基础目的为桡动脉肌间隙远、近段皮支链皮瓣带蒂转位修复腕部及肘部小范围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用新鲜男尸正常上肢标本12侧:10侧乳胶灌注显微解剖,2侧制作铸型标本。研究桡动脉从肱桡肌与桡侧腕屈肌肌间隙发出皮支的解剖形态学特点。以桡骨茎突至外上髁连线中点为分界划分前臂远、近两段。结果(1)桡动脉发出肌间隙皮支9.1支,其中前臂远段发出皮支6.8支,直径(0.45±0.14)mm,蒂长(1.2±0.48)cm;前臂近段发出皮支2.3支,直径(0.68±0.12)mm,蒂长(1.9±0.53)cm。桡动脉在前臂远、近两段发出的肌间隙皮支的参数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桡骨茎突近端(3.0±0.67)cm和肱骨外上髁远端(9.01±1.74)cm,分别有直径(0.59±0.08)mm,蒂长(1.41±0.26)cm和直径(0.67±0.09)mm,蒂长(1.87±0.62)cm恒定粗大皮支从肌间隙穿出;(3)相邻皮支穿深筋膜后,其终末支间形成与肌间隙长轴平行的血管链。结论以桡动脉肌间隙远、近段皮支设计带蒂转位皮支链皮瓣可用于修复腕部及肘部小范围软组织损伤,避免了其主干动脉的破坏。第三章尺动脉皮支链皮瓣的应用解剖目的为尺动脉皮支链皮瓣带蒂转位修复腕部及前臂小范围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选用新鲜男尸正常上肢标本14侧,分别进行乳胶灌注显微解剖、过氯乙烯和牙托材料混合填充剂制作铸型标本、聚乙烯醇-氧化铋灌注平铺X线动脉造影三种方法研究位于指浅屈肌与尺侧腕屈肌肌间隙尺动脉皮支链皮瓣的解剖形态学特点。对直径≥0.2mm皮支进行统计分析。聚类分析确定远近段皮支密集区。结果①聚类分析显示豌豆骨近侧缘至内上髁连线的22.34%和58.73%的位置周围为尺动脉皮支密集区②豌豆骨近端(4.57±0.59)cm和内上髁远端(7.73±1.14)cm分别有直径(0.63±0.09)mm,蒂长(1.49±0.34)cm和直径(0.75±0.15)mm,蒂长(1.46±0.54)cm粗大皮支从指浅屈肌与尺侧腕屈肌肌间隙穿出。③皮支密集区内,相邻皮支间吻合形成平行于指浅屈肌与尺侧腕屈肌肌间隙走形的血管链。结论在前臂远段1/4和近段1/3为尺动脉皮支的密集区,以密集区内尺动脉的远、近段粗大皮支设计带蒂转位皮支链皮瓣可用于修复手部及前臂软组织损伤。
其他文献
2000~2006年对黑龙江省两栖爬行动物的种类及分布进行大范围的调查,并结合历史资料及现代有关成果,应用3种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方法(丰富度、均匀度和G—F指数),对黑龙江省的两栖爬
李劼人先生曾两度翻译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其名作《死水微澜》的创作与之关系密切。本文分析了《死水微澜》对《包法利夫人》某些"亦步亦趋"的模仿与借鉴,也揭示出在宗教
虽然宇文所安已是著名的美国唐诗研究专家,但却很少有人关注《中国文学选集:从先秦到1911》这部体现宇文所安认知中国、认知唐诗思想过程的文本。其实通过对这部中国古代作品
期刊
随着电子元器件体积功率的剧增,自然冷却及强迫风冷的冷却方式已难以满足电子元器件热设计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工程实例和研究都集中在强迫液冷的冷却方式上,而冷板作为一种高效
有关资本结构的问题是这些年来研究的一个焦点,该课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资本结构直接相关于企业的财务状况、税收地位以及代理成本,它不但直接影响企业的资本成本
本研究是在“草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指导下,探讨游牧文化传统观念与传统装饰艺术之间交互影响的初步尝试。蒙古族的传统装饰艺术在形成过程中,继承了从红山文化以来匈奴、突厥
高校图书馆应当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根据社会需要,深入开发文献信息资源。在做好为校内教学、科研服务工作的同时,与公共图书馆一起,积极面向
第一部分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纳米载体的制备及结构表征目的制备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纳米载体,表征载体结构、检测有无细胞毒性及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靶向性和转染效率。方法1、制备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