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高频容性氩气放电中亚稳态与气体加热效应的实验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ne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等离子体密度高、离子轰击能量低等特点,甚高频(Very-high-frequency,VHF)容性耦合等离子体(Capacitively Coupled Plasmas,CCPs)被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产业的材料刻蚀和薄膜沉积等工艺过程。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氩气是最常用的原料气体之一,经常与碳氟气体、氧气、氮气等混合使用,由此了解氩气放电中的亚稳态原子密度、中性粒子温度和等离子体密度等重要参量的演化规律,对于了解其中的物理机理,更好地发挥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针对甚高频驱动的容性耦合氩气放电,利用多种实验诊断方法对氩的亚稳态原子、中性气体加热效应和驻波效应等几个热点物理问题开展研究。在第一章中,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的发展概况和一些常用的实验诊断方法,并详细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诊断方法—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传感器,最后综述了 CCP中氩的亚稳态原子、中性气体加热效应和电磁效应等几个热点物理问题的研究进展。在第二章中,首先介绍了小面积和大面积两套甚高频CCP放电装置,随后对实验中用到的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法、微波共振探针、FBG传感器和悬浮双探针等几种实验诊断系统进行介绍。在第三章中,针对甚高频双频CCP中氩的两种亚稳态原子(1s5和1s3),利用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法系统地考察了高频功率、低频功率、放电气压和氧气含量等参数对其密度的影响,并结合简化的理论模型讨论分析了亚稳态原子的主要产生和损失机制。结果表明,由于简并度的差异,氩的1s5态原子密度比1s3态高一个数量级,但因为处于相近的能级,两者随不同放电参数的变化趋势却非常相似。随着高频功率的增大,纯氩放电中的亚稳态原子密度先快速增大,后趋于饱和,而在含5%或者10%氧气的混合气体放电中,亚稳态原子密度在更高的高频功率下达到饱和值。在双频驱动的等离子体中,低频功率的大小对亚稳态原子密度的影响较弱。随着放电气压的增大,亚稳态原子密度先快速升高,并在某一气压条件下达到峰值后缓慢降低,而随着气体组分中氧气含量的增大,亚稳态原子密度将在更低的放电气压下达到最大值。实验还发现,少量氧气的加入会导致亚稳态原子密度大幅度降低,这是因为在混合气体放电中,由于氧气分子碰撞而导致的亚稳态原子淬灭损失过程起主导作用,而这种效应在更高的放电气压下更为显著。结合简化的理论模型得知,氩亚稳态原子主要产生于高能电子碰撞激发基态氩原子,并通过扩散、低能电子碰撞淬灭和中性分子碰撞淬灭等过程损失,而在与氧气混合的气体放电中,氧气分子对氩的亚稳态原子的淬灭作用非常显著。在第四章中,首次将FBG传感器应用于CCP中,对氩气放电的中性气体温度进行测量,并分析了中性气体的加热效应。FBG传感器对温度的测量是基于传感器和中性气体分子之间的热平衡,相对于光谱诊断手段,此技术具有成本低、测温结果准确、不受等离子体中电磁场干扰等优点。实验发现,随着放电气压的增加,FBG传感器与中性气体之间的热传导增强,热平衡特征时间减小。随着高频功率的增加,中性气体温度增加。与之前一些研究默认的“室温”和“均匀分布”不同的是,发现在某些实验条件下,中性气体温度比室温高10到100℃,并在空间上呈现极大的不均匀分布。此外,在不同的放电气压下,中性气体温度与离子密度的空间分布类似,验证了之前的模拟结果。这表明中性气体的加热主要源于高能离子在鞘层区的弹性碰撞和随后的热传导过程。此外,实验结果也证实了 FBG传感器可用于精确诊断CCP中的气体温度。在第五章中,针对甚高频驱动的大面积CCP,分别利用微波共振探针和FBG传感器两种方法对氩放电中的驻波效应和等离子体径向均匀性开展研究。(1)利用微波共振探针测量了等离子体密度的径向分布。实验发现,在低放电气压甚高频放电时,存在非常明显的驻波效应,等离子体密度呈现“中心高”的径向分布。随着射频功率的增加,驻波效应增强,由于高次谐波影响,在空间上呈现“多波节”分布;随着放电气压增加,驻波效应减弱,并出现了电磁波传播的“截止带”现象,验证了之前的理论模拟结果。此外,为了提高等离子体均匀性,在甚高频驱动放电时引入了一个低频源,发现在合适的实验条件下可利用低频源产生的边缘效应来中和驻波效应,并获得较为均匀的等离子体。(2)利用FBG温度传感器测量了中性气体温度的径向分布,系统研究了不同放电气压和射频功率下驻波效应对中性气体加热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低气压甚高频(100 MHz)放电时,中性气体温度呈现“中心高”的径向分布,这表明较强的驻波效应存在。随着射频功率的增加,这种“中心高”的分布更加明显,表明驻波效应在增强。随着放电气压的增加,这个“中心峰”不断减弱,并出现“截止带”效应。作为对比,在低频放电时(27MHz),中性气体温度在所有放电气压下均呈现“边缘高”的径向分布,表明此时存在较强的边缘效应(而非驻波效应)。此外结果表明,中性气体温度的径向分布和相同实验条件下的等离子体密度分布定性吻合较好。在电正性氩气放电中,中性气体温度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此时的等离子体密度分布,并表征甚高频CCP中的驻波效应等物理现象。在第六章中,给出了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创新点和未来的研究计划。
其他文献
猪是我国重要的肉用畜种,通过遗传改良提高其胴体性状是猪育种工作的重要目标。采用基于数量遗传学为基础的常规育种方法进行胴体性状的遗传改良,进展较慢,且无法解析其遗传和变异的本质。采用数量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手段进行遗传改良,可以加速遗传进展。分子遗传学可为数量遗传学的数学建模提供指导,而分子遗传学在现阶段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借助数量遗传学做出比较合理的推断。本研究通过对一个大白猪群体的胴体性状进
结构动力学设计的核心任务之一是优化结构的特征值和固有模态等动力学性质。具有良好动力学性质的结构在减振降噪、避免共振影响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考虑特征值的动力学拓扑
山羊地方性鼻内腺瘤(Enzootic nasal adenocarcinoma of goat,ENAG)是由地方性鼻内肿瘤病毒2型(Enzootic nasal tumour virus 2,ENTV-2)感染山羊鼻内筛骨与鼻甲骨上皮黏膜组织引发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在全球多地均有发生,近年我国也有较多报道,但在广西广东地区尚未见到,此外病毒检测方法比较紧缺、对当地病毒株全基因序列特征一无所知。因
因为三环传动自身具有承载能力强、传动比大、效率高、结构紧凑、载荷分布均匀、适用性范围广等优点,所以三环传动一直以来在很多领域广泛使用。对于三环传动,裂纹是影响齿轮传动系统的主要因素。在极端的工况下,齿轮容易出现疲劳微裂纹,进而造成裂纹扩展直至断裂,引起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从仿真角度研究齿轮裂纹,对于齿轮系统的齿轮故障监测、识别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和潜在实用价值。本文运用机械疲劳理论和断裂力学理
本文以提高一氯均三嗪反应基团亲核取代活性为目标,通过将苯磺酰胺及其衍生物结构引入到三嗪环上,利用砜基的强吸电子作用降低三嗪环上的电子云密度,达到提高一氯均三嗪结构
单链磁体是一类在分子尺度表现出缓慢磁弛豫行为的分子纳米磁性材料,有望应用于高密度磁存储器件。围绕信息的写入与擦除问题,重大的挑战是如何利用光快速可逆控制单链磁体性
大跨桥梁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安全运营直接关系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如何通过高效可靠的现代技术监测大跨桥梁的运营状况,是打造智慧城市的一项内容。近年来,国内许多桥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PMSM)具有结构紧凑、功率密度与工作效率高等优于异步电机的特性,其高效节能优势与我国高速铁路与轨道交通绿色、可持续
中国是世界甘蔗生产第四大国,甘蔗渣(Sugarcane Bagasse,SCB)作为制糖业的副产物,同时也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广西是我国最大的甘蔗产区,具有丰富的甘蔗资源,为了使甘蔗渣能够高值化资源化利用,需要找到可以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或酶,在酶解前需破坏甘蔗渣纤维原料的“顽抗性”,用以增加酶与底物的可及性,达到更好的酶解效果。甘蔗渣具有可再生、低成本、可生物降解、来源集中等优点,适用于工
认知心理学家经过大量详尽的实验研究表明,人类具有快速获取视觉场景中显著的或者感兴趣的目标的能力。为了使现代计算机也具备类似的信息处理能力,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对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