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催化剂形貌、含量对气体扩散电极锌电积性能的影响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法冶金作为目前主流的炼锌方式,由此得到的金属锌占到了锌总产能的80%。在传统电沉积锌工艺中,铅基合金阳极上发生的析氧反应带来了高反应电位,导致整个过程电能消耗较大。使用氢气扩散阳极(HDA)代替传统铅基阳极进行锌电积,通过改变阳极反应可以降低槽电压,达到节能的效果。本文着重研究用以催化HDA上氢氧化反应(HOR)的铂催化剂,从对铂催化剂进行表面形貌设计入手,并对其掺杂量进行调控,研究它们对电沉积锌的影响。本文还对HDA的制备工艺进行了探索。本文以氯铂酸、乙二醇、二甲基甲酰胺和商业炭黑作为原料,用水热法制备了碳载铂催化剂。通过调节各组分的比例,诱导铂催化剂形成特定的表面结构。构造了具有八面体形貌和四面体形貌的铂纳米颗粒催化剂,对这些催化剂的形貌、含量和催化性能间的关系进行表征和研究;以碳布、铂催化剂、商业炭黑、异丙醇和聚四氟乙烯为原料,制备了气体扩散电极。通过在电极上掺杂不同形貌的催化剂以及对催化剂的掺杂量进行调控,并将电极应用于电沉积锌的反应中,对其槽电压、电流效率以及直流单耗进行了相关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制备出具有四面体形貌和八面体形貌的铂纳米粒子催化剂,其中四面体铂纳米粒子催化剂具有较好的HOR催化性能,极限电流密度达到3.28 m A/cm~2,反应过电位仅为10 m V,在40 m V超电势下具有42.9 m A/mg的质量活性;在经过5000次电位循环后,其极限电流密度还能保持循环前的86%,在一氧化碳沉积毒化后仍保留约60%的质量活性,相比于商业铂碳催化剂有着明显优势,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2)制备了不同铂负杂量下的碳载铂催化剂,对其HOR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后发现:制备的铂质量分数为5%的铂催化剂与铂质量分数为20%的商业铂碳催化剂的极限电流密度相当,表明在保证HOR催化性能的前提下采用本文制备的制备方法可减少铂使用量,降低反应成本。(3)通过涂覆、冷压、烧结、热压制备了不同催化剂形貌、含量下的HDA并用于锌电积。经参数调整优化表明,催化剂在电极上的掺杂量为5%的时候,电极的成型性能和经济效益最高。用四面体铂催化剂所制备的电极进行锌电积时,槽电压仅为1.19 V,电流效率达到89%,直流单耗为1180 k Wh/t,节能效果优于用商业铂碳催化剂制备的电极。
其他文献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效的将化学能转化为可利用的电能的能量转换装置,其具有环境污染小、转化效率较传统热能机高以及启动温度需求低等优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制约因素之一是燃料电池的水管理问题。水管理的目的是保证质子膜和催化层内ionomer电解质充分润湿以减小质子传导阻抗,同时避免多孔传输介质内的“水淹”并阻塞气体的传输。微孔层,作为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件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实现燃料
学位
基于导电水凝胶的表皮传感器可以将生理活动信号转化为可检测的电信号,在智能电子皮肤、个人健康监测和智慧医疗方面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有望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然而,已报道的由导电水凝胶组装的传感器通常表现出较弱的机械强度、较低的导电性、有限的传感性能和较差的自修复性能。迄今为止,各种基于导电水凝胶的柔性表皮传感器在个人健康监测的应用已经得到很好的开发,但不能兼顾医疗诊断和创伤修复。因此,我们设计了柔性
学位
在车用汽、柴油中添加酯类等含氧化合物,可以减少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并提高其燃烧能力。但醋酸仲丁酯,碳酸二甲酯等酯类化合物过量添加会产生发动机动力性能下降、油品质量损失以及腐蚀汽车零件等危害,因此对酯类化合物进行准确识别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常用色谱等方法识别和测定汽油中的含氧化合物,但仅适合在实验室中使用,过程繁琐耗时,不适合现场监测,而且大多数方法只能用于识别数量有限的含氧化合物。红外光谱技术具有
学位
作为一种充放电迅速、寿命持久和对环境友好的储能装置,超级电容器(SCs)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在高温下存在诸多问题(电解液沸点低,电极材料循环稳定性差等),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于在室温下工作的SCs,鲜有报道涉及对高温SCs的开发和研究。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的储能设备(如电动汽车和切换5G信号的大型通信站)需要具备在高温下工作的能力。因此,急需开发一种能在高温下稳定运行的SCs,以扩大其应用范围。
学位
杜仲籽油是自杜仲科植物种子中提取的高营养植物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包含约60%的亚麻酸。亚麻酸属于人体必需脂肪酸,它有利于预防糖尿病、抑制癌症、降低血压血脂等。由于其高含量的不饱和脂肪分子链结构,使得杜仲籽油在运送和贮存过程中易于发生氧化酸败。添加抗氧化剂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以有效抑制氧化速率、延长油品保质期。随着人们对于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加之合成类抗氧化剂存在的副作用被逐步发现
学位
金属有机框架(MOF)是一类具有独特的金属离子或团簇与有机配体周期性规则排列的特殊结构的材料,只需将MOF进行简单的热处理,就能得到具有吸波性能的金属和碳的衍生物。与石墨烯、MXene等低密度的二维片层材料复合,能制备出更加轻质的吸波材料。本文制备了三种不同的钴基MOF作为三个体系,研究了不同的杂化、热处理温度以及结构对钴基MOF衍生复合吸波材料性能和机理的影响:(1)通过湿化学法制备Co-Fe
学位
本文利用Wright’s染色技术,观察了平均体质量为(324.24±214.7)g的达氏鳇(Huso dauricus)外周血形态特征、血细胞发生;将调整浓度后的血液和酵母液加入灭菌后的离心管中充分混合30 s,30℃恒温水浴锅孵育40 min后涂片,干燥后用2.5%戊二醛固定6 min, Wright’s染色、封片,进行血细胞吞噬实验,分析其免疫功能。结果表明,达氏鳇外周血细胞由红细胞、血栓细胞
期刊
宇航用有机硅热界面材料目前遇到的突出问题是其在服役过程中承受高低温交变、高真空、高能电子辐照等作用时出现聚硅氧烷的迁移问题(航天热控称为“爬油”),严重影响器件的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本论文提出通过对硅凝胶拓扑网络结构设计并在导热硅凝胶体系中引入“氢键”可逆相互作用,在有效抑制聚硅氧烷迁移的同时,还能保证硅凝胶具备良好的涂覆性。完成的主要工作内容与结果如下:(1)多支链聚硅氧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成功
学位
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电催化剂是新能源产业中重要的研究领域。其中,非贵金属掺杂碳基催化剂被认为有望成为工业化应用的电催化剂。其成本较低、耐久性好,并且碳结构中可以掺杂杂原子如N、P,进一步提高催化剂整体性能。由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双重调控方法来制备具有稳定Fe/Co掺杂的3D类蜂窝状结构碳基催化剂。通过对其物化性质进行研究,从而推测其催化反应机理,并且在电催化以及锌空气电池的应用中实际测试。在本文的合
学位
金属锌在现代工业体系下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冶炼方式为湿法冶炼。在湿法冶炼过程中存在能耗高、污染严重、产品质量低等问题,而在工业生产中引入气体扩散电极代替传统合金阳极能有效解决以上痛点问题。气体扩散电极通过阳极反应的改变,能有效降低冶锌能耗、减少环境污染、提升产物品质,故研究氢气扩散阳极在电积锌中的应用具有很强的实际价值。本论文研究了气体扩散电极制备工艺对电极性能的影响规律。从电极浆料入手,通过优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