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甘蔗渣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糖液脱色作用的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dogl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甘蔗渣为原料,通过环氧氯丙烷/乙二胺对其进行改性,以获得吸附能力高、成本低廉的一种新型的纤维素类吸附剂,并研究了这种改性甘蔗渣吸附剂对糖液的脱色作用。本文对改性甘蔗渣吸附剂的制备条件,结构特征,其对糖液中色素的吸附机理以及吸附剂再生实验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以改性甘蔗渣中氮元素含量(N%)为指标,确定了甘蔗渣胺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二胺浓度为27%、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5h,碳酸氢钠浓度1.5%,在此最佳条件下,获得的改性产物中氮元素含量达到最大值,为0.92%。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扫描(FTIR),热重分析(TGA)以及扫描电镜(SEM)对改性甘蔗渣吸附剂的物化性质和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比较改性前后甘蔗渣的性质变化。结果表明: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经过碱处理的甘蔗渣,纤维素晶型发生了改变,由纤维素I型变成了纤维素II型,但是经过环氧化和胺化反应后的到的产物仍保持纤维素II型的晶型结构;FTIR分析结果表明改性甘蔗渣吸附剂发生了胺化反应,并且其对糖液的脱色能力是由于胺基基团的嫁接;TGA结果显示与原甘蔗渣比较,改性甘蔗渣热稳定性明显提高; SEM结果显示改性后甘蔗渣表面形态的变化说明改性甘蔗渣吸附剂发生了环氧化和胺化的改性反应。用曲线拟合方法分别处理甘蔗渣以及预处理甘蔗渣的红外图谱,通过对比可知,预处理甘蔗渣的红外光谱出现了新的分子间氢键吸收峰,表明未处理甘蔗渣在经过氢氧化钠溶液预处理后,晶型已经变为纤维素II型。以锤度为10Brix的赤砂糖溶液为脱色对象,确定了改性甘蔗渣吸附剂对糖液脱色能力的较优工艺条件为:改性甘蔗渣吸附剂添加量为5g/100mL糖液、pH值为5、脱色温度60℃以及接触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改性甘蔗渣吸附剂对糖液中的色素有较好的吸附能力,脱色率达到58.63%。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拉格朗日假二级吸附模型以及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能更好描述吸附剂对糖液的吸附过程,这表明改性甘蔗渣吸附剂对糖液中色素物质的吸附属于多分子层的化学吸附过程;此外,用0.1mol/L盐酸溶液对饱吸吸附剂再生后,吸附剂还可循环使用,且循环9次后再生率仍然保持在86%以上。
其他文献
随着小汽车的迅猛发展,交通领域碳排放占碳排放总量的比重越来越大,各国纷纷将交通部门作为减碳的重点行业。我国也在2009年提出,要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交通体系,并将减排
<正>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是指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对于因各种原因不宜手术和其它治疗的肺癌,尤其是中央型肺癌及合并咯血、上腔静综合征时,使肿瘤局部药物浓度高出同剂
会议
研究1,3-二溴-5,5-二甲基海因(DBDMH)水溶液中的有效溴、溴离子和溴酸根离子在紫外(UV)辐照下的转化过程,并探讨pH、光照波长和氨氮等因素对次溴酸溶液的光促歧化反应的影响。研
<正> 根据“纲要”的进一步加快教学改革步伐的精神,根据学院的“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根据学院领导制定的“1994年工作要点”,我们研究了舞蹈教学的特殊规律,参照有关院校
针对光学卫星视频运动目标跟踪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种鲁棒的特征描述和匹配跟踪方法.引入相关滤波的思想,首先利用样本集的Hu不变矩和中值滤波,建立目标的跟踪模板并进行目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国民越来越重视环境的保护.为了进一步促进可持续发展策略,在现阶段的城市环境建设中,人们就应当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注重对市政污水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进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都将通识课程作为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将公共选修课程纳入了通识课程平台,但在具体实施中却面临课程不足、师资缺乏、课程质量不高等问题。基于慕课
红枣(Ziziphus jujube),又名大枣,是鼠李科(Rhamnaceae)枣属植物枣树(Ziziphus jujuba Mill)的果实。枣树起源于我国,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种植历史。红枣不仅具有很高的营养
熔喷驻极非织造材料具有高效低阻、纤维线密度小、比表面积大、耐化学腐蚀性等一系列优良性能,在亚高效和高效低阻过滤材料、普通中央空调和家用中央空调过滤材料以及电子工
“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是毛泽东同志对习仲勋的高度评价。在长期革命生涯中,习仲勋始终忠实地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心系群众,关心群众利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