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之情感批评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zzss11223344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长之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是一位个性鲜明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家,也是当时少数职业批评家之一。他一方面浸染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一方面又深受西方哲学、美学思想的影响,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倡导“感情的批评主义”,从而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即兼容理性的情感批评。“情感”是李长之文学批评理论及实践中的高频词,李长之将情感体验视为批评信仰,将情感作为文学批评的核心,“情感批评”是他树立的一种文学批评范式。李长之的文学批评理论中,有很多抽象的理论概念,“感情的型”是李长之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其文学批评的标准,这一核心概念既体现了中国古代文论的延续性,又能看到李长之对西方文化、文论思想的吸纳与借鉴。“理智的硬性”是李长之批评理论逐渐深化的标志性概念,这一概念体现了他文学批评观念上的一个重大转向,也是其文学批评的科学性追求。“批评精神”是李长之对批评家的品格要求,这一核心概念可概括为反奴性与独立求真的精神,强调的是批评家的独立品格,这些核心概念在李长之的文学批评理论中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它们既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又体现了严谨的理论结构。李长之的批评文章较多,并且能够抓住文艺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发出异于流俗的批评见解,将自己批评主张运用到批评实践中去,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批评文风。李长之正是以自己热情洋溢的批评文风,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批评界独树一帜。本文拟从李长之批评理论中的几个核心概念出发结合其批评实践,意图进一步探讨其文学批评的理论立场、科学性追求,文化构想,分析其文学批评的价值与局限性,由此透析李长之文学批评对今后中国文学批评学的学科建构和文艺理论发展的借鉴与启发意义。
  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绪论部分概括了本论文的选题价值与意义、论文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本论文创新点等内容。
  第一章主要分析李长之情感批评的理论立场。“感情的型”是李长之情感批评的理论立场,这一核心概念有其复杂的历史传统与理论渊源,既扎根于中国古代文化和文论的悠久传统,也得到了王国维“境界说”与克莱夫·贝尔“有意味的形式”理论的启示。
  第二章论述李长之情感批评的科学性追求。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批评界,部分批评家虽积极吸纳西方文论中的先进理论与方法,但在实际运用中却是浅尝辄止。此外,李长之极力反对当时批评界存在的随感式批评、盲目跟随世风的批评。故在四十年代,李长之在其文艺批评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智的硬性”这一核心概念作为“感情的型”的理论补充,同时也以此作为他的文学批评原则。“理智的硬性”要求文学批评应当从文学本身的审美属性出发,反对功利主义和阶级立场为中心的文学批评。李长之站在批评家的坚定立场上,极力使文学批评摆脱社会时代框架、文学功用性以及政治理性的束缚,从而回到精神活动领域。这一原则的理论内涵主要是指李长之文学批评中极力张扬的批评精神与文艺批评整体性思想。
  第三章则结合李长之的批评专著探讨其文学批评实践。李长之在文学批评实践中,极力调和理智与情感,用“感情的型”作为核心要素以此检验文艺作品是否体现根本性的情感形式,用“理智的硬性”鞭策自己作为批评家的品格要求。李长之在中国古典文学批评与现代文学批评领域都写下了许多批评专著,不论是他的文论著作还是其批评专著,对他批评理论中的核心概念都有所体现。他的古典文学批评主要运用人格—风格论以及传记批评的模式,现代文学批评主要是作家论和书评。
  第四章将李长之的情感批评置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文论的语境中,简要分析李长之情感批评的价值与局限性。
  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性概括,对李长之的情感批评作一个总体评价,作为一位有着坚定批评信念的批评家,李长之不应被忽视。
其他文献
“玉蜻蜓”是明清流传甚广的故事,有弹词、传奇、宝卷、鼓词、小说等多种文体作品,一直到现代还有不少改编本,活跃在曲艺和戏剧舞台。目前学界对“玉蜻蜓”故事的整体研究还较为缺乏,有可待补充的空间。  本文的结构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为选题的意义和相关研究现状。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探讨“玉蜻蜓”故事产生问题。首先,在故事作者和产生时间方面,立足于现有研究和相关史实,针对《思益堂集》中的王锡爵门客作书说
学位
清代是四川地区的一个重要转型时期,随着“湖广填四川”大潮的结束,很多地区逐渐趋于平静,社会经济开始恢复,文化也开始复兴。  在川东北地区的巴中、广元、达州和南充等地,今存清代墓碑、祠堂碑、记事碑等碑铭文献,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数量巨大,保存较好,所载信息十分丰富,真实、形象地反映出当时、当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诸多方面的内容,作为一种濒危文化遗产,被称为“立体活史书”,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本
学位
早期中国侦探小说中的侦探形象虽然脱胎于西方侦探小说,但在几十年的本土化发展中造就了与西方侦探形象不同的人格、精神特征。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济世情怀、侠义精神,时而流露出来的清高淡泊、寄情山水、超然于世的处事态度,以及针砭时弊、审视社会,面对深陷泥淖的国家感到焦虑无力的一面,都体现出早期中国侦探小说中侦探形象不同于西方古典侦探小说中侦探形象的独异之处。在构建这些侦探形象的时候,作家都沿袭了中国古典文学
学位
《比丘尼传》成书于南朝梁,作者为释宝唱。全书约有20000字,可划分出3721个词语,其中单音词1732个,复音词1960个,熟语29个。论文采用共时与历时相结合、解释与描写相结合、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书中的词语进行了分类。  学界对《比丘尼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献学、历史学等方面,而对《比丘尼传》词汇研究只有两部作品,分别为贾禄娟的《复音形容词研究》以及台湾南华大学硕士王粮禧(释常褆)的《复
学位
“数+量”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常规的组合,在中间插入形容词就构成“数+形+量”。本文以“数+形+量”为研究对象,以构式语法理论、主观量理论为基础,语言的三大元功能为框架,对该结构的语义进行分析描写,在此基础上观察其在篇章中、在人际交往中最显著的语用功能:衔接功能和主观评价功能。全文共五章: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梳理了“数+形+量”在语义、语法、语用方面的研究成果,整理出目前学界关于“数+形+量”的研究
学位
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ng,1911-1993)是英国20世纪最为瞩目的作家之一。其小说《直至世界的尽头》(Tothe Endsof theEarth,1991),又称作“海洋三部曲”,由《越界仪式》(Rites of Passage,1980)《近距离》(CloseQuarters,1987)和《甲板下的火焰》(FireDown the Below,1989)构成,其中第一部《
学位
戴璐是清代乾嘉时期颇具学识的一位学者,一生著作颇丰,其代表作《藤阴杂记》为一部笔记小说,全书录存了众多的文人诗词,对清代的一些轶闻掌故、北京的历史古迹皆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载,具有珍贵的文学、文献及史学价值。一直以来,涉及戴璐及其《藤阴杂记》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目前虽有一些关于《藤阴杂记》的研究成果,但多为只言片语的论述,关于戴璐的生平、家世、交游及《藤阴杂记》的材料来源、史料价值、影响等的全面研究还尚
学位
本文以凉山彝族自治州由东至西相邻六个县市的方言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的田野调查,再结合实验语音学、音韵学、方言学等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系统地将各点声母、韵母、声调同《广韵》音系做了纵向比较,与成都话、崇州话、自贡话、昆明话的音系做了横向比较,以期看出方言的语音特点和发展变化的线索。  通过此次调查发现西昌等六县市有如下语音特征。声母方面:雷波、金阳不分平翘,昭觉、西昌、盐源、木里分平翘;雷波、金阳、
学位
斯拉沃热·齐泽克是国际上著名的学者,一方面,他继承了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拉康精神分析等学说。另一方面,他又对当今的文化现象、大众文化、政治现象及宗教感兴趣。齐泽克花了大量的笔墨谈论电影,他注意到电影中有他秉持的哲学智慧,即黑格尔辩证法与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相结合的哲学体系。他以该理论作为哲学根基,以此构筑其电影理论。通过对电影理论的重塑,齐泽克回应了后理论者们的诘难并发掘了哲学的活
学位
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国各地报刊纷纷建立,报刊上所刊载的辞赋作品的逐渐增多,将有助于现代学者思考探讨辞赋如何在近代发生突变,如何反映社会生活,如何由雅入俗等等。  赋这个非诗非文、亦诗亦文的特殊文体,从形成到成熟到嬗变,再到最后的衰落已经历经两千多年,在现代思潮和西方新思想的夹击下,其浮华的形式遭到现代学者的冷落已是必然的趋势。然而作为中国特有的古老文体,它的演进与兴变并不会因为时代的发展而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