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九溪卫变迁研究

来源 :吉首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ruiqiangk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朝洪武年间随着王朝的建立,在全国开始推行卫所制度,为此,卫所制度研究一直是民族学研究重要领域。明廷为了加强对湘西北地区苗蛮控制,拱卫驿道安全,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创建了九溪军民卫。九溪卫的建立,不仅防御周边土司,而且在土司与州县之间,形成了一道广阔的缓冲地带,构成了天然屏障。本文依据田野调查与文献的资料,对九溪卫从明朝洪武年间建立到清朝雍正八年(1730)废除过程进行探讨。全文分成如下五个部分。第一章“导论”部分。对选题缘起进行了简单介绍,并且对卫所研究现状分块的进行了梳理,且对本文研究理论方法、思路、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同时还对田野点慈利县江垭九溪村的基本概况进行了阐述。第二章主要介绍对九溪卫设置的历史背景和过程进行探讨。明朝初年出于防患苗蛮、监控土司,拱卫湖广至云南滇黔驿道的需要,加之九溪卫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平定夏得忠叛乱为契机,在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建立九溪卫。九溪卫辖有麻尞、添平、安福等千户所。就九溪卫性质而言,笔者认为它具有实土卫所及“汉制”与“夷制”兼有的混合结构。第三章主要对九溪卫从卫所到安福县的转变过程进行研究。清朝建立后,出于国防建设的需要,于雍正年间对西南地区实施改土归流,随着湖广改土归流的推进,雍正八年撤废了九溪卫,设置了安福县,完成了行政管辖方式转化,与此同时,清廷还以绿营军取代卫所军制,实现了军事制度的变革;以州县里甲制取代了卫所旗甲制,完成了基层管理制度的变革。第四章主要对九溪卫从军屯到民屯的变迁过程进行研究。军屯是明代卫所制度重要内容,九溪卫建立后,军士进行了屯田,从现有资料来看,九溪卫屯田分布范围广,除了少量分布在九溪卫城,大量屯田分布在周边的州县之间,分布较为复杂。而且呈现出卫与卫之间以及与州县之间相互插花、犬牙交错,军田与民田交杂在一块,构成了一个杂乱的屯田地域板块等特点。第五章主要对九溪卫由于移民迁入而导致的居民构成发生的变化进行研究。从现有资料和田野调查来看,明清时期九溪卫有较大的移民涌入。其移民前期以军事性移民为主,后期以民间自发性移民为主。移民迁入必然对九溪卫原有的土著居民产生冲击,进而引起了当地居民构成的变化。当然移民与土著居民之间的交流,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九溪卫地区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清廷对当地少数民族特殊政策,也导致了九溪地区的军户以“本地人”自称,在后来的50年代民族识别时,这部分军户改称为“土家族”。总之,本文对明清时期九溪卫创建背景、建立过程、性质及州县化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探究,一定程度上复原了明清九溪卫的历史过程。还可以为卫所制研究提供一个例证,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对卫所制度研究有所展拓。这乃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所在。
其他文献
人们以往对宋代女性的印象,总认为她们缠着足,弱不禁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家没有说话的地位,没有财产权与工作权;再加上程颐说过女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所以在大家印象中,宋
半导体压力传感器在压力探测应用方面提供一种实现高可靠性和高性能的经济方法。完全集成的MPX5100(0~15PSI)系列压力传感器提供经过温度补偿和校准的高度线性输出,这种输出适合于与很多线性控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在湘鄂渝黔边区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土家族。他们能歌善舞,有着千百年的文化底蕴,他们有着自己的信仰。土家族的舍巴日仪式舞蹈,是土家族历史发展过程文化事实的建构与展现
发包的项目来说,如果由发包方自身完成的话,无论从时间还是金钱上都是成本较高的;这一点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方面,发包的项目是企业中的非核心业务,无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完成;另
近年来,民族学人类学的宗教研究对多元宗教信仰状况的关注逐渐增多。本论文的田野调查地点热贡赛姆耘也是一个制度性宗教与民间信仰并存的多元宗教地区。这一地区在地理上属于
巴姆巴拉人有一句名言:Ni muso kelen kalanna du kono, o du bo nogola, odugu be ta niè, jamanayere beyiriwa。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文化的妇女能够使家庭幸福,使村庄
学位
从教学信息化视角出发,针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主干课程群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进行了教学改革探讨,提出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主干课课程群的课程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曾经,家后面那座郁郁葱葱的小山,是我的乐园.我喜欢到山上采回一朵朵映山红,还喜欢去松树林下捡回一颗颗松果……rn然而好景不长.前几年,乡亲们蜂拥上山开垦茶园,从山脚一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