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文化与中国汉族统一王朝强盛时期的大战略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ddddd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崛起引起世界前所未有的关注。不仅中国的今天和未来发展成为学界研究的焦点,中国历史也成为一个新的兴趣点。其中对基于历史基础上的战略文化研究就是一个热点。这是本文选题的背景。  在对中国战略文化的研究中,多数学者采取“经典文本的战略导向归纳—→决策者的战略取向归纳—→王朝战略行为分析”的实证模式;在案例选择时偏好于明代或宋代;在文本分析中偏向《武经七书》或帝王实录、诸子文本等。虽然这些研究所采取的方法有一致之处,但因为选择的分析文本不同而结论有所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影响了类似研究的说服力。  本文在方法上采取不同的路径,用“王朝战略行为的分析—→决策者的战略取向归纳—→文化本源(或相关经典文本)的大战略导向归纳”三个步骤探讨中国文化与中国战略行为之间的关系。即:以二十四史等正统史书为主要分析文本对象,兼顾帝王实录、廷臣奏议,以及与战略决策直接相关的文本(如《新语》、《新书》、《盐铁论》等),在此基础上,首先考察八个汉族统一王朝(包括秦、西汉、东汉、西晋、隋、唐、北宋与明代)在强盛时期的大战略行为的总体特性。第二步,分析王朝决策者大战略取向的特点,发现其一致特征。第三步,通过决策者战略取向的文化来源,考察文化本源(即相关经典文本)的大战略导向特征及是否存在主导性文化形态。  本文发现,在大战略行为方面,相关王朝强盛时期的大战略行为具有一致性,在总体上以和解性战略为主,虽然也不乏积极性与扩张性战略。  在决策者的大战略取向方面,各王朝表现出了王道与霸道两种政治,而以王道政治为主,并且决策者的大战略取向所依据的文化本源指向了儒、法、道三个流派。  在文化本源的大战略导向方面,儒家与老子推崇王道、良治,主张与民休息、轻徭薄赋,以国内安定与繁荣为目标,反对武力以及统治者的贪婪诉求,带有明显的和平主义色彩。故而,可以将儒家和道家视为同一种王道型战略文化。相反,法家代表霸道型战略文化,对内主张高压政策,对外青睐扩张与征服。总起来看,前者属于主流,后者居于末流。  综上,中国战略文化是以王道为主的和平文化;而相关王朝在强盛时期的大战略实践也是以和解战略为主的。这两个方面(即文化与行为总体特征)的一致性表明,战略文化确实对行为发挥了重要约束作用,现实主义并不能全部解释中国的大战略实践。在大多数情况下,文化对战略行为是有着重要约束作用的,尽管这种作用不是机械的、高度决定性的。文化视角对国际关系的解释,即使不能完全替代现实主义视角,但至少并不逊色。从政策启示上说,中国政府在较长时间内,仍然要理性地做休养生聚的努力,以和平的手段推进中国的发展。其他国家也应该以平和、积极的心态对待中国崛起,与中国共同营造一种合作型文化。
其他文献
2005年中国房地产进入蓬勃发展新阶段,精装修楼盘的大幅增加是其标志性特点。各类装修材料的选购成为房地产商的一个难题,特别是对精装主材之一木地板的选购更使房地产商头疼
本文选取了“村庄集体利益”作为观察和思考的基点,从村庄集体利益容易受损的现象入手,看村民自治、村庄治理和公民权利。按照提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的逻辑,本文着重分析
从实际施工过程和施工模拟出发,给出了SRC超高层建筑竖向变形施工计算的实用方法,以金茂大厦为例,提出了施工控制依据、控制标准、施工顺序、超前楼层等施工控制的策略,可为
幸福一直是人类生生不息所追求的境界,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凝聚与积淀起来的一种意识和情感。费尔巴哈曾这样说:“人的任何一种追求也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随着我国经
本文尝试运用社会现象学的方法,直观个案中的宗族活动现象,用民族志的方式呈现一个"宗族俱乐部"的生长历程。受近年来"宗族社团"研究路径的启发,本文尝试运用个案材料,重新讨论半
中国木材流通协会在2001年开始首推的全国“30家”实木地板质量及售后服务双承诺活动,已历时四年,全国“30家”多层实木复合地板双承诺活动也跨越了一个年头(以下简称“30家
期刊
池田大作是一位出生于日本大正时代、蜚声于国际舞台的日本佛教思想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和文学家,他非常关注伦理道德并希望世界变得美好。也许他不能称之为普遍意义上的艺
期刊
自1969年美国学者劳伦斯·弗里德曼提出“法律文化”这个概念以来,各国学者相继开展了诸多研究,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法律作为一种人类文化现象,在其形成过